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动系统,其作用也愈来愈突显。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每年因为制动故障导致的车祸占总的交通事故30%以上。由此可见,制动系统这块也显得异常重要。本课题将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阐述在不同情况下制动系统所发生的故障,并着重针对不同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维修,希望对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工作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目 录
引言 1
一 制动系统的历史 1
二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2
(一)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2
(二)制动器的分类 3
三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3
(一)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3
(二)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3
(三)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4
(四)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4
四 案例分析 4
结束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引言
汽车制动系的用途是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时间、距离里将车停下,并能让汽车可靠地停放在斜坡上,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汽车中的重要系统。汽车制动系一般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这两个系统。那些交通事故几乎都跟制动距离过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了侧滑现象甚至有制动失灵的现象等脱不开关系。汽车的制动性能,跟行车的安全、动力性的充分发挥和运输效率等发面直接挂钩。驾驶员本人在预防事故中起主要的作用,汽车上的被动安全设备主要是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对乘客保护有重要作用,而事故避让与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的故障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制动系统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汽车技术领域在全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运用及推行。ABS将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集成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升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机动性。防抱死装置一般由控制器、压力调节器以及传感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传感器将车轮的运动参数传达到控制装置。控制单元计算并比较给定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后,发送指令到压力调节器。(ABS的布置形式如图11所示)
1.前轮速度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分配阀 9.制动轮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图11 ABS的布置形式
1936年,博世申请了电液控制ABS装置的专利,推动了ABS的发展。1969年,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置。这些早期的ABS装置性能有限,成本又较高。1979年 奔驰推出了一套性能可靠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独立控制液压助力器。1985年,美国研制出了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死的设备。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也应运而生,ABS已成为性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1992年,ABS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份,已经有超过20%的车辆安装了ABS系统。并且有的国家已经制定了使ABS成为汽车标准设备的法律法规[1]。
二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一)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1.制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制动系统主要由踏板、助力器、主缸、比例阀、轮缸、驻车制动器、油管等零部件组成。(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如图21所示)[2]
图21 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2.制动原理: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3.制动器控制装置大体分为简单式,气压式,加力式这三个类型[3]。
(二)制动器的分类
常见的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它主要是由制动卡钳、制动器摩擦片、制动盘、轮缸活塞、油管等零部件组成的。制动盘由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着车轮转动而转动。活塞泵由液压油管来输送液压,推动摩擦板按制动盘摩擦制动的作用,就像用钳子夹住旋转板,强迫它停止转动。盘式制动器散热很快、重量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特别是高负荷的时候,它耐热性好、制动效果稳定、不怕泥浆侵入、冬季行驶和路况恶劣等恶劣情况。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比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好。有的盘式制动器在上面弄了不少小眼用了提升其制动的状况。然而,再看看鼓式制动器,由于它自身的散热性能不太好,在平时的制动过程中热量很难散发掉。因此制动蹄片和制动轮鼓在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制动不良、制动性能下降的状况[4]。
因此车辆上的制动器大多都是用的盘式制动器。
三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一)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1.故障现象
(1)车辆制动的时候不能迅速减速或者停车。制动的距离比较长。
(2)车子行驶过程中,制动踏板踩到底部,踏板不升高并且没有阻力,制动失灵。
(3)制动时,已经松开制动踏板,但是有的车轮没有完全缓解,行驶的时候感觉乏力,行驶了一定距离之后,即使没有使用制动器,但是仍然有制动盘发烫。并且对车辆的重新启动、加速或滑行的动作等有较大的影响[5]。
2.故障原因
(1)油路损坏、有漏油、堵塞等现象。
(2)车轮制动故障。
(3)制动器故障。
(4)真空增压装置的故障。
(5)踏板的行程故障。
(6)液压制动总泵故障。
(7)液压制动分泵故障。
(二)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首先先启动发动机,多踩动几次制动踏板,然后依据踏板的高度状况进行分析诊断。要是制动踏板踩上去感觉软绵绵的那么应该先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少,有无杂质及含水量状况。再检查油管等零部件有无破损外漏的地方。如有缺失,就先将制动液添满再做进一步的检测。若制动液没有问题同时也没有制动液外泄,下一步则应该检查主缸或轮缸皮碗的状况。如果制动踏板才上去感觉硬硬的,那么就直接踩住踏板然后检查。踩动踏板之后,发现踏板能升高并且制动情况变好了,那么就检查踩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标准,有需要的话就进行适当调整。若踩住踏板后发现踏板慢慢的向下降,那么应该检查是否有零部件破损漏油。要是没有漏油现象的话,就检查主缸、轮缸的皮碗密封的性能状况是否正常,检查其回位弹簧有无异况,主缸回油阀和出油阀有无损坏,然后根据情况更换新的零部件。如果踩动制动踏板感觉弹性比较好,那么就应该是液压系统内有空气或制动液气化,要进行排放空气处理。若踩制动踏板发现高度适中,但感到踏板比较硬并且制动状况比较差,不理想,那么应该就是个别车轮制动器出现问题了,应该检查车轮的制动软管有无堵塞、磨损现象,然后根据情况更换制动器、软管等零部件。如果各个车轮的制动状况都不理想,那么就应该检查主缸皮碗、密封圈的状况有无异常,活塞有无卡滞现象,否则要检查各轮缸制动器的运行情况[6]。
目 录
引言 1
一 制动系统的历史 1
二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2
(一)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2
(二)制动器的分类 3
三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3
(一)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3
(二)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3
(三)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4
(四)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4
四 案例分析 4
结束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引言
汽车制动系的用途是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时间、距离里将车停下,并能让汽车可靠地停放在斜坡上,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汽车中的重要系统。汽车制动系一般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这两个系统。那些交通事故几乎都跟制动距离过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了侧滑现象甚至有制动失灵的现象等脱不开关系。汽车的制动性能,跟行车的安全、动力性的充分发挥和运输效率等发面直接挂钩。驾驶员本人在预防事故中起主要的作用,汽车上的被动安全设备主要是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对乘客保护有重要作用,而事故避让与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的故障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制动系统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汽车技术领域在全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运用及推行。ABS将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集成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升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机动性。防抱死装置一般由控制器、压力调节器以及传感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传感器将车轮的运动参数传达到控制装置。控制单元计算并比较给定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后,发送指令到压力调节器。(ABS的布置形式如图11所示)
1.前轮速度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分配阀 9.制动轮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图11 ABS的布置形式
1936年,博世申请了电液控制ABS装置的专利,推动了ABS的发展。1969年,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置。这些早期的ABS装置性能有限,成本又较高。1979年 奔驰推出了一套性能可靠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独立控制液压助力器。1985年,美国研制出了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死的设备。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也应运而生,ABS已成为性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1992年,ABS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份,已经有超过20%的车辆安装了ABS系统。并且有的国家已经制定了使ABS成为汽车标准设备的法律法规[1]。
二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一)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1.制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制动系统主要由踏板、助力器、主缸、比例阀、轮缸、驻车制动器、油管等零部件组成。(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如图21所示)[2]
图21 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2.制动原理: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3.制动器控制装置大体分为简单式,气压式,加力式这三个类型[3]。
(二)制动器的分类
常见的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它主要是由制动卡钳、制动器摩擦片、制动盘、轮缸活塞、油管等零部件组成的。制动盘由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着车轮转动而转动。活塞泵由液压油管来输送液压,推动摩擦板按制动盘摩擦制动的作用,就像用钳子夹住旋转板,强迫它停止转动。盘式制动器散热很快、重量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特别是高负荷的时候,它耐热性好、制动效果稳定、不怕泥浆侵入、冬季行驶和路况恶劣等恶劣情况。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比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好。有的盘式制动器在上面弄了不少小眼用了提升其制动的状况。然而,再看看鼓式制动器,由于它自身的散热性能不太好,在平时的制动过程中热量很难散发掉。因此制动蹄片和制动轮鼓在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制动不良、制动性能下降的状况[4]。
因此车辆上的制动器大多都是用的盘式制动器。
三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一)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现象及缘由
1.故障现象
(1)车辆制动的时候不能迅速减速或者停车。制动的距离比较长。
(2)车子行驶过程中,制动踏板踩到底部,踏板不升高并且没有阻力,制动失灵。
(3)制动时,已经松开制动踏板,但是有的车轮没有完全缓解,行驶的时候感觉乏力,行驶了一定距离之后,即使没有使用制动器,但是仍然有制动盘发烫。并且对车辆的重新启动、加速或滑行的动作等有较大的影响[5]。
2.故障原因
(1)油路损坏、有漏油、堵塞等现象。
(2)车轮制动故障。
(3)制动器故障。
(4)真空增压装置的故障。
(5)踏板的行程故障。
(6)液压制动总泵故障。
(7)液压制动分泵故障。
(二)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首先先启动发动机,多踩动几次制动踏板,然后依据踏板的高度状况进行分析诊断。要是制动踏板踩上去感觉软绵绵的那么应该先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少,有无杂质及含水量状况。再检查油管等零部件有无破损外漏的地方。如有缺失,就先将制动液添满再做进一步的检测。若制动液没有问题同时也没有制动液外泄,下一步则应该检查主缸或轮缸皮碗的状况。如果制动踏板才上去感觉硬硬的,那么就直接踩住踏板然后检查。踩动踏板之后,发现踏板能升高并且制动情况变好了,那么就检查踩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标准,有需要的话就进行适当调整。若踩住踏板后发现踏板慢慢的向下降,那么应该检查是否有零部件破损漏油。要是没有漏油现象的话,就检查主缸、轮缸的皮碗密封的性能状况是否正常,检查其回位弹簧有无异况,主缸回油阀和出油阀有无损坏,然后根据情况更换新的零部件。如果踩动制动踏板感觉弹性比较好,那么就应该是液压系统内有空气或制动液气化,要进行排放空气处理。若踩制动踏板发现高度适中,但感到踏板比较硬并且制动状况比较差,不理想,那么应该就是个别车轮制动器出现问题了,应该检查车轮的制动软管有无堵塞、磨损现象,然后根据情况更换制动器、软管等零部件。如果各个车轮的制动状况都不理想,那么就应该检查主缸皮碗、密封圈的状况有无异常,活塞有无卡滞现象,否则要检查各轮缸制动器的运行情况[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