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研究(附件)【字数:9728】
摘 要汽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很方便,但另一方面也让地球污染更加严重使得人的健康受到影响。目前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给改善这方面的困境带来了一道希望的曙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相关的研究热潮大约从1980左右就开始了,目前主要该领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商业化的发展。电动汽车和以往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其电池的布置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样使整车的平顺性有了许多要改进的地方,才可以满足商业化的要求。平顺性是影响着汽车舒适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是在ADAMS软件上的CAR模块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在这软件上建立了前、后悬架子系统、前、后车轮子系统、转向子系统以及车身子系统。在添加四柱试验台的整车装配模型后,开始进行平顺性的仿真实验。并在ADAMS/CAR的 Ride上依据国标的要求,然后再根据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功率谱密度等分别建立我们需要的B级和C级路面的路面谱文件。将得到的结果使用在相应的程序里进行后处理得到加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然后再在B、 C两种不同级别路面上以10秒为间隔,在40到100km/h之间的加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最后我们根据要求依此评价该款汽车的平顺性。
目 录
第一章 电动汽车和平顺性发展情况 1
1.1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1
1.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介绍 2
1.3 国内外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现状 3
第二章 基于ADAMS/CAR的纯电动汽车仿真建模 4
2.1 电动汽车总体结构 4
2.2 ADAMS/CAR建模简介 5
2.3悬架模型的建立 5
2.3.1车辆悬架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5
2.3.2 前悬架子系统的建模 6
2.3.3 后悬架子系统的建模 8
2.4轮胎模型的建立 10
2.5转向系模型的建立 11
2.6车身模型的建立 12
2.7 整车模型的装配 12
2.8本章小结 13
第三章 整车模型的平顺性分析 14
3.1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14
3.2 路面文件的建立 15
3.3整车平顺性仿真 17
第四章 悬架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21
4.1悬架弹簧刚度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1
4.2减振器阻尼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1
4.3参数组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2
4.4本章小结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电动汽车和平顺性发展情况
1.1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最近这些年伴随着经济的腾飞还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昔日昂贵的汽车已走入许许多多的寻常人家中。放眼世界发现全球汽车的总保有量数值每年都在上升,我国也早就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国家的榜首。相关专家预计中国在本世纪20年代我国就将有2亿辆左右的汽车保有总量。这就导致我国汽车所需要使用油总量的上升。10年左右那个时候中国境内汽车保有量的总值为 0.62亿辆,当时一年需要使用的成品油总量大概要1.3 亿吨,和08年消耗量比起来增加了0.16亿吨。国内在石油进出口方面大约从93年起就已经成为净进口国,2011 年更是出现超过一半的石油使用量需要进口,相关人员预估十年后国内的需要 1.3 亿吨石油需要靠进口。
除了汽车保有量成几何倍数增加所导致的国内的生产的不可再生能源不够使用的问题。汽车尾气已经是环保问题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了。在2010年时候国内机动车排放了约5.2 亿吨的污染物,在这些污染当中尾气污染是一项重要的来源。如今汽车尾气已成为各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解决温室效应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着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必要举措。纯电动汽车有着污染排放为零、结构较为简单以及噪音低等一系列的优点,而且它和燃料电池汽车比起来具有产业化的条件。所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下世界的汽车企业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从纯电动汽车产生到如今的现状,纯电动汽车可的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可以说甚至比内燃机汽车还要早些,但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很难有所发展。基础条件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性能的完善,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已经改头换面。各大汽车厂商也都想在未来的汽车产业夺得先机,纷纷对电动汽车的新一轮研发和产业化上加大投入力度。
纵观整个纯电动汽车市场,当今世界电动汽车量产车型较少,研发重心电气化的燃油车,但国外电动汽车研发已经开始在技术创新以及提高整车性能水平上发力。相对来说日本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发展速度要更快些。在2010 年时候日产公司便推出了号称是全球第一台可满足日常使用的纯电动汽车LEAF,该车是在其旗下骐达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使其具有电动车特点,通过对电动机的优化使其能够适应整车的电驱动要求。日本三菱公司紧随其后也推出的能够实现量产的电动汽车并在其国内发售。小型化的设计特点是三菱这款车特点突出表现在整车减重等方面,和以往的该公司电动汽车相比,电池系统占整车的重量已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十五降到了百分之十七。
国内在电动汽车上的研究虽然和国外比起来起步来相对较迟一点,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还是长足的进步。为了实现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发展政府也颁布了很多指导性政策,为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也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以后社会整体上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有了更多的关注。新能源电动汽车由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布置上有了变化,必然会造成像重心高度还有驱动型式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必然导致一些新的技术上的应用障碍。目前电动汽车研发重心主要是动力系统控制这些控制工程等方面,而对于其他新变化缺很少研究,所以当下我们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研究重心需要重新审视。
1.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介绍
汽车平顺性是指车内的人和物体可以免于受到不平路面激励产生的振动而受到损伤的性能。平顺性不仅对于车内人与物都有影响而且对汽车自身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当下汽车行驶平顺性随着高速公路以及车速等方面的提高已经变得很重要。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汽车内部组件之间是有关联的,平顺性也影响车辆其的他性能。比如平顺性太差的话,振动也就会更多,更加剧了磨损也降低了零部件使用寿命。振动越大噪声也就变的越大,噪音大的情况下驾驶人员会很难受变得难以集中精神这样就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些驾驶人员通过降低行驶车速达到减缓车辆的振动的目的,但是这样有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我们都知道燃油车低速行驶时会导致不充分的燃油燃烧,这样就会带来尾气增加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等不利现象。
目 录
第一章 电动汽车和平顺性发展情况 1
1.1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1
1.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介绍 2
1.3 国内外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现状 3
第二章 基于ADAMS/CAR的纯电动汽车仿真建模 4
2.1 电动汽车总体结构 4
2.2 ADAMS/CAR建模简介 5
2.3悬架模型的建立 5
2.3.1车辆悬架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5
2.3.2 前悬架子系统的建模 6
2.3.3 后悬架子系统的建模 8
2.4轮胎模型的建立 10
2.5转向系模型的建立 11
2.6车身模型的建立 12
2.7 整车模型的装配 12
2.8本章小结 13
第三章 整车模型的平顺性分析 14
3.1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14
3.2 路面文件的建立 15
3.3整车平顺性仿真 17
第四章 悬架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21
4.1悬架弹簧刚度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1
4.2减振器阻尼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1
4.3参数组对纯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22
4.4本章小结 23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电动汽车和平顺性发展情况
1.1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最近这些年伴随着经济的腾飞还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昔日昂贵的汽车已走入许许多多的寻常人家中。放眼世界发现全球汽车的总保有量数值每年都在上升,我国也早就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国家的榜首。相关专家预计中国在本世纪20年代我国就将有2亿辆左右的汽车保有总量。这就导致我国汽车所需要使用油总量的上升。10年左右那个时候中国境内汽车保有量的总值为 0.62亿辆,当时一年需要使用的成品油总量大概要1.3 亿吨,和08年消耗量比起来增加了0.16亿吨。国内在石油进出口方面大约从93年起就已经成为净进口国,2011 年更是出现超过一半的石油使用量需要进口,相关人员预估十年后国内的需要 1.3 亿吨石油需要靠进口。
除了汽车保有量成几何倍数增加所导致的国内的生产的不可再生能源不够使用的问题。汽车尾气已经是环保问题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了。在2010年时候国内机动车排放了约5.2 亿吨的污染物,在这些污染当中尾气污染是一项重要的来源。如今汽车尾气已成为各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解决温室效应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着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必要举措。纯电动汽车有着污染排放为零、结构较为简单以及噪音低等一系列的优点,而且它和燃料电池汽车比起来具有产业化的条件。所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下世界的汽车企业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从纯电动汽车产生到如今的现状,纯电动汽车可的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可以说甚至比内燃机汽车还要早些,但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很难有所发展。基础条件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性能的完善,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已经改头换面。各大汽车厂商也都想在未来的汽车产业夺得先机,纷纷对电动汽车的新一轮研发和产业化上加大投入力度。
纵观整个纯电动汽车市场,当今世界电动汽车量产车型较少,研发重心电气化的燃油车,但国外电动汽车研发已经开始在技术创新以及提高整车性能水平上发力。相对来说日本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发展速度要更快些。在2010 年时候日产公司便推出了号称是全球第一台可满足日常使用的纯电动汽车LEAF,该车是在其旗下骐达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使其具有电动车特点,通过对电动机的优化使其能够适应整车的电驱动要求。日本三菱公司紧随其后也推出的能够实现量产的电动汽车并在其国内发售。小型化的设计特点是三菱这款车特点突出表现在整车减重等方面,和以往的该公司电动汽车相比,电池系统占整车的重量已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十五降到了百分之十七。
国内在电动汽车上的研究虽然和国外比起来起步来相对较迟一点,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还是长足的进步。为了实现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发展政府也颁布了很多指导性政策,为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也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以后社会整体上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有了更多的关注。新能源电动汽车由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布置上有了变化,必然会造成像重心高度还有驱动型式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必然导致一些新的技术上的应用障碍。目前电动汽车研发重心主要是动力系统控制这些控制工程等方面,而对于其他新变化缺很少研究,所以当下我们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研究重心需要重新审视。
1.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介绍
汽车平顺性是指车内的人和物体可以免于受到不平路面激励产生的振动而受到损伤的性能。平顺性不仅对于车内人与物都有影响而且对汽车自身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当下汽车行驶平顺性随着高速公路以及车速等方面的提高已经变得很重要。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汽车内部组件之间是有关联的,平顺性也影响车辆其的他性能。比如平顺性太差的话,振动也就会更多,更加剧了磨损也降低了零部件使用寿命。振动越大噪声也就变的越大,噪音大的情况下驾驶人员会很难受变得难以集中精神这样就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些驾驶人员通过降低行驶车速达到减缓车辆的振动的目的,但是这样有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我们都知道燃油车低速行驶时会导致不充分的燃油燃烧,这样就会带来尾气增加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等不利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