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调查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普及,机动车保险不仅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也与保险公司密不可分,车辆保险经营结果对于财险公司的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目前国内机动车保险费率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篇论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机动车保险费率和国外机动车保险费率的对比,采用分析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提供一个完整全面的评估系统。划分车险费率的成型的要素和权重的因素,让车辆保险费率趋于合理的构成,并且大幅度地降低车辆保险费率的总体水平,在车辆保险的程序中表现真正的公平。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现状 1
1.3国外车辆保险费率的情况 2
1.4车辆保险费率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我国汽车保险制度的介绍 4
2.1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介绍 4
2.2车损险介绍 4
2.3第三者责任险介绍 4
2.4附加险介绍 4
第三章 国内车辆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6
3.1目前国内车辆保险市场费率模式介绍 6
3.2目前国内车辆保险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6
3.2.1保险公司“只修不换”原则 6
3.2.2保险公司“无责免赔”条款 8
3.2.3保险公司“三者险”的风险 9
第四章 针对目前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优化设计 11
4.1目前国内车辆保险费率分析 11
4.1.1从车因素 11
4.1.2从人因素 12
4.2针对目前国内保险费率中从人因素的研究 12
4.2.1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选取从人因素 12
4.2.2使用单因素法分析从人因素 13
4.2.3针对汽车保险费率的厘定选定模型 20
4.2.4 使用SAS分析损失频率及损失幅度的结果及评价 22
结束语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如今汽车逐渐普及,汽车保险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意外事故和外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汽车的使用中,其中在事故中存在汽车第三者责任情况的损失需要自我补偿就会比较困难。车辆保险就是把可能会遭受的风险以保险公司作为中介方,把缴纳的保费作为条件,以转接的方法完成最大程度的抵御及分散这些风险的重要方法。车辆保险是不定值的,保险标准就是自身的利益。车辆由基本险(主险)和附加险组成,前者由车损险及三者险组成,后者由全车盗抢险及30多种险种组成(表1)。
当前国内车辆保险份额达到总保费的50%以上,是财保险中最大的险种,车辆保险策划的好坏非常重要的影响了财险公司的经济效益,更是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发展远景,对财产险产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极大得意义。自从保险行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国内本土的车辆保险行业慢慢面临着被争夺市场的份额等一系列挑战。同时,国内本土的车辆保险业在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情况,使得三者险、车损险等相关的条款产生许多争议。
本文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车损险和三者险展开研究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车险费率制度不完善、保险品种贫乏、保险费率单一和保险市场竞争行为不规范等不适应于机动车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现状,并给出国内机动车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正视和妥帖办理这一程序中存在的抵牾和问题,这系列措施不仅对车险市场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对于其他险种费率改革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2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现状
汽车保险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经济发展,我国对汽车保险费率市场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改革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出现大幅度降费的恶性竞争以及费率一连串的进行调整,这些都与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不相适应的局面,甚至背道而驰。实行有效的监管机构制度和推行保险费率市场化都显得非常重要。
大量的调查后显示:随着如今技术越发成熟及科学日益发展,车辆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已经是交通事故而不是车辆自身的机械故障。但由于汽车保险公司承保的数量巨大、事故多发、赔偿多等原因使得保险公司管理的难度很大,这一直都是国内的保险行业业务操作的难点及重点。基于该情况,汽车保险费率的评估基本只会根据机动车辆类型、车辆所在地区等因素直接和汽车性能能挂钩的风险因素,对机动车辆的风险投保遵照“从车主义”原则来进行,从而忽略从驾驶员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嗜好、违章记录、职业等因素对车险损失率往往会带来更严重影响的方面来评估。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从人主义”是车辆保险行业更加重视偏向的方面。国内以车辆本身机械原因而产生风险因素来计算车辆保险费率,存在弊端和缺陷,车辆保险费率的改革势在必行。
1.3国外车辆保险费率的情况
和我国车辆费率计算有所差异,美国、日本等发达的国家按照投保人的驾驶情况、安全行车的情况,投保人可以得到一些优惠。相反的是,有危险驾驶记录的投保人不仅保险的费用高,还会受到部门严格的监督。
在2000年以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实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的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得自由化,从而正式宣布日本进入了保险的险种、费率的多样化的竞争时代。日本的车险最主要分为综合、普通、驾驶人第三者责任保险等三类,费率的系数再分别按照车辆类别,使用用途,驾驶者年龄,地域,事故发生状况录等等级分别计算,可划分为16个等级。通常的情况下,投保人除了不满21岁的情况外,随年龄增加,危险性将提高,保险费率的系数也提高。最多可能有百分之三十的优惠在对于驾驶安全的投保人在保费上单项的优惠。与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同样,日本也设立了保障投保人利益的保护基金以防范保险行业风险,引入最低赔偿能力制度。
就美国而言,美国在全国的范围内的监管方面没有设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而是让每个州郡按各自的自身情况来自行制定保险的法案,由美国保险监督官协和民间保险监管会配合举行信息的管理及监督。而且监管所配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最全面、严格、完善的,所以,企业或着个人递交了申请之后还是要由各州政府来最终的决定是否有设立机构和开展车辆保险业务的资质。民间的协会着重于实行早期的预警信息系统,按公司的财务比率状况来判定监察的深度,筛选出监督公司,让其所在的州郡的保险监督机构调查其原因并且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改正,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可能会产生的偿还危机。
在德国,车辆保险将机动车及驾驶者的因素分成责任险、事故险和意外险三类,与机动车辆归属种类、使用的年限及登记注册城市这些因素相关。当地得治安状况、拥堵状况、失窃和受破坏性能力的大小等因素也决定了保险费的等级。为保证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专门成立由交通事故受害者协会来管理专门的三者险基金。基金可以按照保险监管部门制定的可浮动的比例,从三者险保费中提出的保费,一般针对于肇事车辆逃逸的或者一些未投保及对方恶意行为这三种情况来进行赔付。其中,德国的法律也规定了三者险对人身伤害的赔偿没有上限。
1.4车辆保险费率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将分析目前国内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结合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车损险和三责险的费率模式,指出我国费率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目前国内现有费率分析并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费率模式代替“以车为本”的费率模式。建立一套新的三责险和车损险的费率模式,增加相关调整系数。从往年的事故纠纷案例中选择几个进行分析,对比新旧费率模式,对所建立的费率模式进行修改。从而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客观”的费率模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现状 1
1.3国外车辆保险费率的情况 2
1.4车辆保险费率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我国汽车保险制度的介绍 4
2.1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介绍 4
2.2车损险介绍 4
2.3第三者责任险介绍 4
2.4附加险介绍 4
第三章 国内车辆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6
3.1目前国内车辆保险市场费率模式介绍 6
3.2目前国内车辆保险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6
3.2.1保险公司“只修不换”原则 6
3.2.2保险公司“无责免赔”条款 8
3.2.3保险公司“三者险”的风险 9
第四章 针对目前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优化设计 11
4.1目前国内车辆保险费率分析 11
4.1.1从车因素 11
4.1.2从人因素 12
4.2针对目前国内保险费率中从人因素的研究 12
4.2.1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选取从人因素 12
4.2.2使用单因素法分析从人因素 13
4.2.3针对汽车保险费率的厘定选定模型 20
4.2.4 使用SAS分析损失频率及损失幅度的结果及评价 22
结束语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如今汽车逐渐普及,汽车保险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意外事故和外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汽车的使用中,其中在事故中存在汽车第三者责任情况的损失需要自我补偿就会比较困难。车辆保险就是把可能会遭受的风险以保险公司作为中介方,把缴纳的保费作为条件,以转接的方法完成最大程度的抵御及分散这些风险的重要方法。车辆保险是不定值的,保险标准就是自身的利益。车辆由基本险(主险)和附加险组成,前者由车损险及三者险组成,后者由全车盗抢险及30多种险种组成(表1)。
当前国内车辆保险份额达到总保费的50%以上,是财保险中最大的险种,车辆保险策划的好坏非常重要的影响了财险公司的经济效益,更是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发展远景,对财产险产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极大得意义。自从保险行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国内本土的车辆保险行业慢慢面临着被争夺市场的份额等一系列挑战。同时,国内本土的车辆保险业在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情况,使得三者险、车损险等相关的条款产生许多争议。
本文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车损险和三者险展开研究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车险费率制度不完善、保险品种贫乏、保险费率单一和保险市场竞争行为不规范等不适应于机动车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现状,并给出国内机动车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正视和妥帖办理这一程序中存在的抵牾和问题,这系列措施不仅对车险市场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对于其他险种费率改革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2国内车辆保险费率的现状
汽车保险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经济发展,我国对汽车保险费率市场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改革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出现大幅度降费的恶性竞争以及费率一连串的进行调整,这些都与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不相适应的局面,甚至背道而驰。实行有效的监管机构制度和推行保险费率市场化都显得非常重要。
大量的调查后显示:随着如今技术越发成熟及科学日益发展,车辆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已经是交通事故而不是车辆自身的机械故障。但由于汽车保险公司承保的数量巨大、事故多发、赔偿多等原因使得保险公司管理的难度很大,这一直都是国内的保险行业业务操作的难点及重点。基于该情况,汽车保险费率的评估基本只会根据机动车辆类型、车辆所在地区等因素直接和汽车性能能挂钩的风险因素,对机动车辆的风险投保遵照“从车主义”原则来进行,从而忽略从驾驶员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嗜好、违章记录、职业等因素对车险损失率往往会带来更严重影响的方面来评估。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从人主义”是车辆保险行业更加重视偏向的方面。国内以车辆本身机械原因而产生风险因素来计算车辆保险费率,存在弊端和缺陷,车辆保险费率的改革势在必行。
1.3国外车辆保险费率的情况
和我国车辆费率计算有所差异,美国、日本等发达的国家按照投保人的驾驶情况、安全行车的情况,投保人可以得到一些优惠。相反的是,有危险驾驶记录的投保人不仅保险的费用高,还会受到部门严格的监督。
在2000年以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实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的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得自由化,从而正式宣布日本进入了保险的险种、费率的多样化的竞争时代。日本的车险最主要分为综合、普通、驾驶人第三者责任保险等三类,费率的系数再分别按照车辆类别,使用用途,驾驶者年龄,地域,事故发生状况录等等级分别计算,可划分为16个等级。通常的情况下,投保人除了不满21岁的情况外,随年龄增加,危险性将提高,保险费率的系数也提高。最多可能有百分之三十的优惠在对于驾驶安全的投保人在保费上单项的优惠。与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同样,日本也设立了保障投保人利益的保护基金以防范保险行业风险,引入最低赔偿能力制度。
就美国而言,美国在全国的范围内的监管方面没有设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而是让每个州郡按各自的自身情况来自行制定保险的法案,由美国保险监督官协和民间保险监管会配合举行信息的管理及监督。而且监管所配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最全面、严格、完善的,所以,企业或着个人递交了申请之后还是要由各州政府来最终的决定是否有设立机构和开展车辆保险业务的资质。民间的协会着重于实行早期的预警信息系统,按公司的财务比率状况来判定监察的深度,筛选出监督公司,让其所在的州郡的保险监督机构调查其原因并且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改正,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可能会产生的偿还危机。
在德国,车辆保险将机动车及驾驶者的因素分成责任险、事故险和意外险三类,与机动车辆归属种类、使用的年限及登记注册城市这些因素相关。当地得治安状况、拥堵状况、失窃和受破坏性能力的大小等因素也决定了保险费的等级。为保证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专门成立由交通事故受害者协会来管理专门的三者险基金。基金可以按照保险监管部门制定的可浮动的比例,从三者险保费中提出的保费,一般针对于肇事车辆逃逸的或者一些未投保及对方恶意行为这三种情况来进行赔付。其中,德国的法律也规定了三者险对人身伤害的赔偿没有上限。
1.4车辆保险费率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将分析目前国内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结合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车损险和三责险的费率模式,指出我国费率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目前国内现有费率分析并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费率模式代替“以车为本”的费率模式。建立一套新的三责险和车损险的费率模式,增加相关调整系数。从往年的事故纠纷案例中选择几个进行分析,对比新旧费率模式,对所建立的费率模式进行修改。从而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客观”的费率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