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5盲区研究和盲点系统的运用【字数:9114】

摘 要随着宝能集团的入驻,观致汽车的品牌效应逐渐上升,作为观致汽车的主推车型观致5,产量相对得到了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观致5的交通问题。该课题以观致5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观致5车身的盲区的测量、计算、模拟,最后得出观致5的车身盲区。得出观致5的车身盲区范围后,通过安装已有的车辆盲区系统,检测观致5车身周围事物,降低观致5的交通事故。
目 录
1.绪论 1
1.1本文设计目的 1
1.2盲点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本文设计内容 2
2.汽车盲区的研究 3
2.1车辆盲区简介 3
2.2用眼点校核视野应考虑的问题 4
2.3眼椭圆的概念 5
3.观致5盲区的研究 6
3.1 观致5前盲区 9
3.2 观致5后盲区 10
3.3 观致5后视镜盲区 11
3.4 观致5 A、B柱盲区 16
4.盲点系统的选择与运用 19
4.1盲点系统结构 19
4.2盲点系统主要部件 20
4.2.1视频显示器 20
4.2.2 距离显示器 21
4.2.3超声波雷达探头 21
4.2.4摄像头 21
5.全文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绪论
1.1本文设计目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兴起,汽车已经开始进入各家各户,伴随着的是汽车盲区引起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上升。不同驾驶员,其眼点位置也是不同的。驾驶员在开车的时候,其眼点位置是运动的,因此不同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够反映出大多数驾驶员的视野要求。尤其是大型车辆的驾驶员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内外轮差以及后视镜盲区等问题,在转弯的时候会跟行人发生碰撞,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出各个车型的车身视野盲区,并采用适当的车辆盲区辅助系统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由于宝能集团的入驻,作为观致汽车首款SUV 产品——观致5,将作为集团主推车型,销量同时伴随增长。作为汽车行业中高端品牌,观致5采用个性化的设计对观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汽车品牌做出了诠释。搭配舒适的空间以及人性化的智能科技,以及强硬的安全实力,成为了中国品牌行业内的佼佼者。因此,观致5将会有更多机会进入人们的视线。
1.2盲点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在各种汽车安全驾驶的辅助系统中,存在两种技术:行车记录仪和倒车雷达。随着行车记录仪的不断改进,现已具有较为先进的性能,但是也只能停留在记录部分行车数据上。另一方面,倒车雷达进场需要清洗,而且如果在传感器受到雨水或泥水覆盖时,就会失灵,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目前,汽车倒车雷达主要利用的方式有超声波、激光、毫米波等类型 [1]。国内学者王敏, 周树道,彭文星等人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车身周围障碍物[2]。许正凯研究了一种毫米波雷达盲点监测系统,通过雷达传感器监控区域内障碍物[3]。张哲,陈丽银,汪栋等人研究超声波模块的盲区探测系统,利用蜂鸣器发出警报,使驾驶员注意盲区 [4]。李忠东在《科技兴安》里写到的福特SMAX盲点监测系统,运用了雷达探测系统以及显示屏来显示障碍物 [5]。熊建昌,肖悦,项郑壘等人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来监测右转弯盲区范围内的障碍物 [6]。黄娜,李恩光利用超声波以及显示屏,实现了对接近车辆两侧盲区的自动报警[7]。国外也有学者对此做出研究。Hyun E, Jin Y S, Lee J H利用微波设计出基于ROI预处理的汽车盲点检测雷达系统[8]。Dai J M , Wu L T , Lin H Y等人利用激光雷达设计出汽车碰撞系统[9]。
除了安装盲点辅助系统之外,驾驶员也人为通过一些手段来避免汽车盲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汽车的两侧外后视镜上面各安装一个小圆镜,而且成本低,因此,许多车主都安装了小圆镜。但是如果安装小圆镜时,小圆镜安装的位置不正确,反而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对此,朱爽爽,左聪,孙子琦等人研究后视镜,在原有的后视镜基础上,安装一种弧形曲率镜,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 [10]。由以上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知道,在众多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身盲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占的比例很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研究出汽车车身的盲区并辅以安装盲点监测系统来保障交通安全是很必要的。
1.3本文设计内容
本次课题以紧凑型SUV观致5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或计算,运用软件加以模拟运算,标出观致5的驾驶视野盲区范围,并安装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于汽车上,实时监测观致5的车身周围情况,以此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
2.汽车盲区的研究
2.1车辆盲区简介
汽车盲区主要分为四大视觉盲区和人为盲区[11]。分别为:
1、前盲区: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造成汽车前盲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车身的长度、驾驶员的身高坐姿、车头的高度等都会影响到车身的前盲区。若不能控制汽车前盲区,很可能会压倒一些小物体或者发生追尾。
2、后盲区:即车辆尾部的盲区,驾驶员坐在车内,通过车内后视镜从后挡风玻璃看到的视野到车尾的距离。造成汽车后盲区有诸多因素,如车内后视镜角度,驾驶员坐姿、驾驶员的身高、车身的长度等。若不能控制汽车后盲区,很可能发生汽车刮蹭和追尾。
3、后视镜盲区:即车外后视镜的盲区。车外两侧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的双侧视线,并不能完全收集到车身四周的信息,若是从辅路上主路,则不能从左后视镜观察到周围的车辆,若是加快速度切上最内侧车道,则不能注意到正在最内侧车道高速行驶的车辆,从而发生碰撞。
4、AB柱盲区:A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柱子,B柱是前后车门之间的的柱子。如果车身前挡风玻璃两侧的A柱比较宽的话,那么汽车在转弯的时候,A柱就会把视线遮挡住,产生的盲区就会很大。若是此时有人站在A柱后面,驾驶员则看不见行人,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如果车身两侧的A柱较窄,所造成的盲区就小。汽车B柱的盲区一般是在汽车车身的右侧,当汽车转弯角度大的时候,如右转的时候,B柱会挡住车身右侧的一些靠近车身的物体,若是此时汽车右侧有行驶的车辆,则很容易发生碰撞。
5、人为盲区:即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视觉盲区,比如在车内后视镜挂一些体积较大的装饰品,或者在后挡风玻璃前贴上深颜色的贴膜,以及驾驶员在后挡风玻璃处堆放一些物品盖住视野等。诸如此类都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5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