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多功能收音机设计(附件)【字数:15045】
摘 要摘 要十九世纪以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收音机逐渐被大家熟知,但是传统的收音机体型较大,功能单一。基于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的多功能、稳定性好的收音机,而且便于携带,使用时间长。本文首先讲述了收音机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TEA576模块、VS1053模块、LCD液晶显示和SD卡的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收音机的工作流程和MP3的音乐播放流程。该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TEA5767收音机模块、VS1053音频解码模块、SD卡储存模块和TFTLCD液晶显示模块;软件部分使用KEIL软件进行编写,除了主程序外,子程序主要有收音机子程序、液晶显示子程序、SD卡储存模块子程序和音频播放子程序。最后经过不断调试,本文设计的多功能收音机不仅实现了电台的搜索并对其进行播放的功能,还实现了MP3的音乐播放功能,这些收音机信息和音乐播放信息还可以通过LCD进行显示,最后可成功对MP3的音频信息进行存储。至此,本次设计达到了要求。关键词收音机;mp3播放器;STM32F103;VS1053;TEA5767;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3
2.1 发射装置 3
2.2 收音机的接收装置 3
2.3 STM32F103开发板 3
2.4 TEA5767 5
2.4.1 IIC协议的描述 8
2.5 VS1053音频解码模块 9
2.5.1 VS1053介绍 9
2.5.2 SPI接口的描述 10
2.6 SD卡 12
2.7 FAT16文件系统 13
2.7.1 DBR区 14
2.7.2 FAT区 14
2.7.3 FDT区 14
2.7.4 DATA区 14
2.8 液晶显示 14
第三章 系统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 16
3.1 设计目标 16
3.2 模块化电路设计 16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模块方案对比 16
3.2.2 收音机模块简介 17
3.2.3 VS1053音频解码芯片 18
3.2.4 SD卡模块 19
3.2.5 液晶显示模块 20
3.3 最终选择的方案 21
第四章 软件程序设计 22
4.1 软件程序建设 22
4.2 程序设计流程 24
4.3 各模块软件系统设计 24
4.3.1 收音机设计流程 24
4.3.2 液晶显示流程 26
4.3.3 SD卡读写模块设计 28
4.3.4 mp3音乐播放流程 29
4.4 程序设计结果 30
第五章 测试和调试 31
5.1 运行过程 31
5.2 调试结果 31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 绪论
选题背景
当无线电技术在十九世纪被人们发现的时候,收音机技术也随着无线电的发明更加的成熟了一些。增加了人们获取社会信息和享受生活的方式。而无线电的发明不仅仅是通信技术上的一次提升,更是我们科技发明的一次重要的成就。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广播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享受。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无线电已由旧式向新型无线电发展,在这次的科技革命中,收音机作为突出领袖,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们固步自封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们的娱乐活动,使人们逐渐走向世界。而随着电子网络的迅速发展,科技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收音机也从老式发展成现在的新型收音机,如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而且收音机的外形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得便携、小巧。
在近几年里,随着DSP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传统的硬件用软件来代替,这又是无线电的一次值得飞跃,即降低了收音机的制造成本,又增加了收音机电台的稳定性,在2006年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收音机的发明更是代替了传统的模拟收音机,说明我们已经来到了被收音机带入了数字世界。简而言之,数字FM收音机由天线反射到无线电模拟信号接收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处理,最后缩小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过程,由于数字FM收音机比较小巧,容易携带,而且不是很重,可以供人们用很久,不像是有些电子产品只能用一年,而且它的频率很稳定,电台没有杂音,操作很方便,具有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课题的设计,我们在充分了解数字调频收音机原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其原理,用TEA5767收音机模块通过STM32完成收音机的制作,并在收音机的基础上,加入mp3音乐播放的功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网络发展和传媒通信时最有发展前景的,而作为传统旧时代的新闻媒体,发展全新的声音传播将会成为新的一种发展机会。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里,电台广播时被人们发明的第一个集成媒体——就是用只有一个终端,但是可以同时接入多个输入源,而现在家家都有的电视机却是第二个集成媒体,在现在的社会中,网络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媒体,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所以在新技术的背景下走出创新性的唯一选择就是更好地提高媒体的集成度,所的具体一点就是要加入更多的功能,增加可选择性。如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播放自己想听的音乐,搜索到更多的稳定的电台,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扩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实自己。
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那些“集成”、“融合”并不只是简单的把独立的功能相加,而是那些媒介功能更深层次的“分化”。到了今天,媒介竞争越来越剧烈,而我们能够吸引广大群众注意的首先要求是必须要让人们的个性化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不可能有一种继承多种媒体的产品来满足各种各样的不同需求。所以,“集成”、“融合”应该以听众的需求为导向。而广播媒体的接触率、公信力持续下降,这应该成为领导们高度关注的重点。在西方媒体的眼里,媒介发展的生命就是公信力。所以说要想发展好广播业,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是一种鼠目寸光,只有发展广播的公信力,才能让广播业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发扬光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体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习惯的旧时代的主要媒体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化。从现在开始,谁会成为主要的媒体方向,这个将会完全取决于市场的抉择。市场的选择可能会与媒体的传播方式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传播媒体在社会和民众中的威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来决定。
1.3 研究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3
2.1 发射装置 3
2.2 收音机的接收装置 3
2.3 STM32F103开发板 3
2.4 TEA5767 5
2.4.1 IIC协议的描述 8
2.5 VS1053音频解码模块 9
2.5.1 VS1053介绍 9
2.5.2 SPI接口的描述 10
2.6 SD卡 12
2.7 FAT16文件系统 13
2.7.1 DBR区 14
2.7.2 FAT区 14
2.7.3 FDT区 14
2.7.4 DATA区 14
2.8 液晶显示 14
第三章 系统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 16
3.1 设计目标 16
3.2 模块化电路设计 16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模块方案对比 16
3.2.2 收音机模块简介 17
3.2.3 VS1053音频解码芯片 18
3.2.4 SD卡模块 19
3.2.5 液晶显示模块 20
3.3 最终选择的方案 21
第四章 软件程序设计 22
4.1 软件程序建设 22
4.2 程序设计流程 24
4.3 各模块软件系统设计 24
4.3.1 收音机设计流程 24
4.3.2 液晶显示流程 26
4.3.3 SD卡读写模块设计 28
4.3.4 mp3音乐播放流程 29
4.4 程序设计结果 30
第五章 测试和调试 31
5.1 运行过程 31
5.2 调试结果 31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 绪论
选题背景
当无线电技术在十九世纪被人们发现的时候,收音机技术也随着无线电的发明更加的成熟了一些。增加了人们获取社会信息和享受生活的方式。而无线电的发明不仅仅是通信技术上的一次提升,更是我们科技发明的一次重要的成就。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广播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享受。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无线电已由旧式向新型无线电发展,在这次的科技革命中,收音机作为突出领袖,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们固步自封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们的娱乐活动,使人们逐渐走向世界。而随着电子网络的迅速发展,科技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收音机也从老式发展成现在的新型收音机,如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而且收音机的外形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得便携、小巧。
在近几年里,随着DSP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传统的硬件用软件来代替,这又是无线电的一次值得飞跃,即降低了收音机的制造成本,又增加了收音机电台的稳定性,在2006年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收音机的发明更是代替了传统的模拟收音机,说明我们已经来到了被收音机带入了数字世界。简而言之,数字FM收音机由天线反射到无线电模拟信号接收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处理,最后缩小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过程,由于数字FM收音机比较小巧,容易携带,而且不是很重,可以供人们用很久,不像是有些电子产品只能用一年,而且它的频率很稳定,电台没有杂音,操作很方便,具有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课题的设计,我们在充分了解数字调频收音机原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其原理,用TEA5767收音机模块通过STM32完成收音机的制作,并在收音机的基础上,加入mp3音乐播放的功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网络发展和传媒通信时最有发展前景的,而作为传统旧时代的新闻媒体,发展全新的声音传播将会成为新的一种发展机会。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里,电台广播时被人们发明的第一个集成媒体——就是用只有一个终端,但是可以同时接入多个输入源,而现在家家都有的电视机却是第二个集成媒体,在现在的社会中,网络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媒体,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所以在新技术的背景下走出创新性的唯一选择就是更好地提高媒体的集成度,所的具体一点就是要加入更多的功能,增加可选择性。如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播放自己想听的音乐,搜索到更多的稳定的电台,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扩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实自己。
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那些“集成”、“融合”并不只是简单的把独立的功能相加,而是那些媒介功能更深层次的“分化”。到了今天,媒介竞争越来越剧烈,而我们能够吸引广大群众注意的首先要求是必须要让人们的个性化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不可能有一种继承多种媒体的产品来满足各种各样的不同需求。所以,“集成”、“融合”应该以听众的需求为导向。而广播媒体的接触率、公信力持续下降,这应该成为领导们高度关注的重点。在西方媒体的眼里,媒介发展的生命就是公信力。所以说要想发展好广播业,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是一种鼠目寸光,只有发展广播的公信力,才能让广播业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发扬光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体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习惯的旧时代的主要媒体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化。从现在开始,谁会成为主要的媒体方向,这个将会完全取决于市场的抉择。市场的选择可能会与媒体的传播方式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传播媒体在社会和民众中的威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来决定。
1.3 研究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