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撬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0200123185735]
【摘要】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工艺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装备制造业在2007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的高速增长,为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本次综合实训设计接线片的复合冲压模具,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到模具结构的设计再到工艺计算,一直到最后的模具装配图。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接线片、冲压、复合模具、设计
引 言 - 1 -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 3 -
(一)材料 - 3 -
(二)工件结构 - 3 -
(三)尺寸精度 - 3 -
二、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 4 -
(一)方案种类 - 4 -
(二)方案比较 - 4 -
(三)方案的确定 - 4 -
三、选择模具结构形式 - 5 -
(一)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结构比较 - 5 -
(二)模具类型的选择 - 5 -
(三)操作与定位方式 - 5 -
(四)卸料、出件方式 - 5 -
(五)确定送料方式 - 6 -
(六)确定导向方式 - 6 -
四、必要的工艺计算 - 6 -
(一)排样 - 6 -
(二)冲压力的计算 - 8 -
(三)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 10 -
(四)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 11 -
五、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 14 -
(一)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 14 -
(二)卸料板的设计 - 17 -
(三)固定零件设计 - 17 -
六、压力机校核 - 18 -
(一)压力机选用 - 18 -
(二)模柄孔的校核 - 18 -
(三)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 19 -
(四)压力机工作台尺寸的校核 - 19 -
(五)冲裁力校核 - 19 -
七、绘制模具总装图 - 20 -
总 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谢 辞 - 23 -
引 言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工艺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装备制造业在2007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的高速增长,为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除了发展速度继续提升外,我国模具行业在2007年还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模具向大型、精密、复杂方向发展成果突出,如已生产出了单套重量达到100吨的巨型模具及型腔精度达到0.5μm的超精模具和能与2500次/分高速冲床相匹配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等;模具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广东模具企业的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大都已达到或超过了80%等;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如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正在不断趋向合理化等,行业正在形成一个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热潮,发展后劲充足等。
二、是行业骨干队伍正快速形成,集群式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模具行业目前已有8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现在,年产模具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行业也有100家左右。骨干队伍正在起着带动行业的作用。继2006年之后,全国的模具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模具城的产出要比上年增长25%以上。模具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有10%以上的提高。
三、是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模具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因而也为中国模具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出展出访还是来展来访,中国模具行业2007年国际合作方面的活动都要比往年更丰富,参与的企业数和人数更多,成效更加显著。  
在中国模具工业2007年可喜的发展中也有隐忧。
隐忧之一是生产模具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费用不断上涨,2007年又比上年涨了20%左右,致使模具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受挤压,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企业已出现亏损,显得难以为继。隐忧之二是模具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全行业缺乏,这已制约了模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总数量的供不应求,高层次人才的正常流动现在已变得有一些不正常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也显著增加。同时,人才素质也亟待提高。
隐忧之三是在模具行业国内外市场前景良好和现有企业大多利好的情况下,模具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年复一年不断攀升,尤其是外资和民间投资更为踊跃投入,致使某些领域已呈饱和之势和低水平的重复。大量投资的结果虽然对促进模具工业的发展有好处,但也预示着企业今后的竞争更为剧烈。竞争会不会造成今后的大调整而累及行业发展,这已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目前,在部分领域,尤其在中低档市场上,竞争已造成因相互过度压价而损害产品质量的状况。
隐忧之四是中国模具行业总体创新能力薄弱,综合水平仍比国外先进水平落后许多,这对今后发展非常不利。所谓综合水平的落后包括了技术落后、产品落后、管理落后及人的观念和水平落后等。虽然我国模具行业中也不乏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的企业,有些产品也并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就大多数而言,我们必须承认落后,而且总体来说,不是落后一点点,而是落后了许多。总体落后的主要表现是我国模具在结构、精度、效能、寿命及生产周期等方面以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此外,当然还存在装备及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等。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图1.1 撬板零件草图
材料为Q235钢,料厚 。
(一)材料
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二)工件结构
该零件形状简单。孔边距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故可以考虑采用复合冲压工序。
(三)尺寸精度
零件图上 、 尺寸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公差,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其它尺寸已标注公差,按其尺寸精度要求。经查公差表,按“入体原则”标注各尺寸为: 、 、 、 、 和 。
二、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一)方案种类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二)方案比较
方案一: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具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模具寿命低,冲压精度差,操作也不安全,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采用此方案会加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采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三)方案的确定
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零件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本套模具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一次冲压成型.撬板模型如图2.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1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