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口垫片冷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
引言
一、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一) 零件的精度及工艺参数与实物图。 1
(二)零件的材料 2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2
三、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2
(一)模具的类型 2
(二)操作和定位方式 2
(三)卸料与出件方式 2
(四)模具类型及精度 2
四、工艺分析及计算 2
(一)排样方式的设计与尺寸计算 2
(二)冲压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3
(三)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4
五、凸、凹模的设计及零、部件绘图 4
(一)凹模设计 4
(二)凸模设计 5
(三)模具零、部件的绘图。 6
六、模具装配过程及优化措施 7
(一)装配步骤及工具 7
(二)模具结构的改善 9
(三)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式 10
七、组装图 10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辞 14
引言
冲压模是冷冲压里最常见的方式之一,由于金属的属性便于掌握,所以在工业革命的工程中,冲压模具也是常见的工业。当然在模具的行业里还有注塑模、压铸模。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冲压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容易得到控制,并且冲压件的质量很稳定,互换性也比较好,因此冲压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加工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本片论文主要选取空调出风口垫片的设计。相对而言,结构不复杂,一共有两个基本工序,落料、冲孔。所以本片论文的内容也是冲压模具设计里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堆积。根据工序就可以基本确定可以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构,对于工厂里的量产产品。设计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节约模具的生产成本与模具的使用寿命。对此以下会有说明。作为冲压模,了解一些必要的装配顺序与操作也是设计人员的考虑之一。零件及模具的工艺分析,都应从实际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出发。希望本次论文的设计理念可以给学习冲裁模的人员提供到帮助,虽然产品比较简单易懂,但是设计的流程还是比较复合一个冲裁模的常规设计思路的。
一、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精度及工艺参数与实物图。
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形状对称,尺寸较大各项要求均符合冲裁加工要求。材料厚度为0.8mm,对表面划伤的材料不要加工。要求落料片表面光滑无伤痕。在30mm为直径与角度60度的位置上。该零件平面度的要求是0.2,同心度为0.05,毛刺不大于0.15mm。6个直径为4mm的等配孔的环分布如图1-1、1-2。
图1-1空调出风口垫片零件图
图1-2 空调出风口垫片实物图
(二)零件的材料
铝板,软态,板料,抗剪强度τb=255MPa材质是SUS304,断后伸长率38%,零件的实际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与成形能力,具有一定的加工性。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冲裁加工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冲裁工艺的实际适应性,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冲裁工艺方案是指冲裁零件所采用的工序性质、工序数量、工序顺序及工序的组合方式,是设计制造模具和指导冲压生产的依据。
采用模具冲裁的工艺分析,明确了模具的设计方向与理念。也是一次设计理论组成的基础,有时还会体现本套模具的工序与工段及模具的类型。
该零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采用的冲裁工艺方案有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由于零件是工厂里的产品,需要大批量生产,尺寸较小,所以如果采用单工序冲裁效率太低,而且又不节约成本且不便于操作。如果采用复合冲裁,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较好,生产效率也较高,也能节约成本。
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与比较,该零件采用复合冲裁工艺分析方案。
三、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一)模具的类型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与实际分析,选用落料冲裁复合模较为合适。
(二)操作和定位方式
根据模具生产的实际情况,虽然零件的实际生产批量比较大,但是手工送料也能达到生产和批量要求。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进行,且能降低模具成本。所以可以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考虑到零件的实际尺寸较小,材料厚度较薄,便于固定零件的位置可采用外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采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布置。
(三)卸料与出件方式
考虑到零件实际厚度比较薄,可采取使用弹性卸料方式。为了方便操作和减低生产成本,采用手工出件的出件方式。
(四)模具类型及精度
根据实际得到零件厚度薄,冲裁间隙较小,又是复合模结构,所以采用导向平稳的四角式导柱模架。考虑到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冲裁间隙小,因此采用I级模架精度。
四、工艺分析及计算
(一)排样方式的设计与尺寸计算
排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材料利用率、冲裁质量、生产效率、冲裁结构与寿命。工艺排样需要根据实际零件的分析与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参考。制定科学且符合实际操作的方案。该零件材料实际厚度薄,尺寸小,是一个中心对称的物件且零件的形状是一个规则的圆形,因此可以采用并排排样,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生产的合理性。如图4-1、4-2所示。
图4-1空调出风口垫片排样实物图
图4-2空调出风口垫片排样零件图
根据排样图的几何关系,可以了解到两排中心距为47.74mm。
由零件图近似算得一个零件面积为1789㎜2,一个进距的面积B=47.74x47.74=2279㎜2,因此材料的利用率为η=1789/2279=78%
(二)冲压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冲裁力:
根据零件图可算的一个零件的周边长度L=300mm。
F=KLtτb =1.3×300×6×255=597000N
卸料力:
Fx=KxF,Kx=0.06
Fx =0.06×597000=35802N
推件力: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h=6mm,故n=h/t=6/0.3=20。查表取FT =0.07,则FT=nKTF =20×0.07×597000=83580N
总冲裁力:F =F+FX+FT =597000+35802+83580=716KN
应选取的压力机压力:p0 ≥(1.1~1.3)F∑=(1.1~1.3)×337kN=720~830kN 800KN,因此选取压力机为J24-800。
A=(30-0.5×0.5)0+0.5/4 =29.750+0.125(mm)
(三)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式
下模堵料的原因有:落料孔小或偏位;落料孔有倒角;刃口直壁过长;刀口崩,披锋过大造成堵料;下垫板或下模座未冲落料孔;
引言
一、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一) 零件的精度及工艺参数与实物图。 1
(二)零件的材料 2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2
三、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2
(一)模具的类型 2
(二)操作和定位方式 2
(三)卸料与出件方式 2
(四)模具类型及精度 2
四、工艺分析及计算 2
(一)排样方式的设计与尺寸计算 2
(二)冲压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3
(三)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4
五、凸、凹模的设计及零、部件绘图 4
(一)凹模设计 4
(二)凸模设计 5
(三)模具零、部件的绘图。 6
六、模具装配过程及优化措施 7
(一)装配步骤及工具 7
(二)模具结构的改善 9
(三)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式 10
七、组装图 10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辞 14
引言
冲压模是冷冲压里最常见的方式之一,由于金属的属性便于掌握,所以在工业革命的工程中,冲压模具也是常见的工业。当然在模具的行业里还有注塑模、压铸模。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冲压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容易得到控制,并且冲压件的质量很稳定,互换性也比较好,因此冲压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加工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本片论文主要选取空调出风口垫片的设计。相对而言,结构不复杂,一共有两个基本工序,落料、冲孔。所以本片论文的内容也是冲压模具设计里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堆积。根据工序就可以基本确定可以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构,对于工厂里的量产产品。设计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节约模具的生产成本与模具的使用寿命。对此以下会有说明。作为冲压模,了解一些必要的装配顺序与操作也是设计人员的考虑之一。零件及模具的工艺分析,都应从实际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出发。希望本次论文的设计理念可以给学习冲裁模的人员提供到帮助,虽然产品比较简单易懂,但是设计的流程还是比较复合一个冲裁模的常规设计思路的。
一、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精度及工艺参数与实物图。
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形状对称,尺寸较大各项要求均符合冲裁加工要求。材料厚度为0.8mm,对表面划伤的材料不要加工。要求落料片表面光滑无伤痕。在30mm为直径与角度60度的位置上。该零件平面度的要求是0.2,同心度为0.05,毛刺不大于0.15mm。6个直径为4mm的等配孔的环分布如图1-1、1-2。
图1-1空调出风口垫片零件图
图1-2 空调出风口垫片实物图
(二)零件的材料
铝板,软态,板料,抗剪强度τb=255MPa材质是SUS304,断后伸长率38%,零件的实际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与成形能力,具有一定的加工性。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冲裁加工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冲裁工艺的实际适应性,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冲裁工艺方案是指冲裁零件所采用的工序性质、工序数量、工序顺序及工序的组合方式,是设计制造模具和指导冲压生产的依据。
采用模具冲裁的工艺分析,明确了模具的设计方向与理念。也是一次设计理论组成的基础,有时还会体现本套模具的工序与工段及模具的类型。
该零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采用的冲裁工艺方案有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由于零件是工厂里的产品,需要大批量生产,尺寸较小,所以如果采用单工序冲裁效率太低,而且又不节约成本且不便于操作。如果采用复合冲裁,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较好,生产效率也较高,也能节约成本。
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与比较,该零件采用复合冲裁工艺分析方案。
三、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一)模具的类型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与实际分析,选用落料冲裁复合模较为合适。
(二)操作和定位方式
根据模具生产的实际情况,虽然零件的实际生产批量比较大,但是手工送料也能达到生产和批量要求。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进行,且能降低模具成本。所以可以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考虑到零件的实际尺寸较小,材料厚度较薄,便于固定零件的位置可采用外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采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布置。
(三)卸料与出件方式
考虑到零件实际厚度比较薄,可采取使用弹性卸料方式。为了方便操作和减低生产成本,采用手工出件的出件方式。
(四)模具类型及精度
根据实际得到零件厚度薄,冲裁间隙较小,又是复合模结构,所以采用导向平稳的四角式导柱模架。考虑到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冲裁间隙小,因此采用I级模架精度。
四、工艺分析及计算
(一)排样方式的设计与尺寸计算
排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材料利用率、冲裁质量、生产效率、冲裁结构与寿命。工艺排样需要根据实际零件的分析与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参考。制定科学且符合实际操作的方案。该零件材料实际厚度薄,尺寸小,是一个中心对称的物件且零件的形状是一个规则的圆形,因此可以采用并排排样,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生产的合理性。如图4-1、4-2所示。
图4-1空调出风口垫片排样实物图
图4-2空调出风口垫片排样零件图
根据排样图的几何关系,可以了解到两排中心距为47.74mm。
由零件图近似算得一个零件面积为1789㎜2,一个进距的面积B=47.74x47.74=2279㎜2,因此材料的利用率为η=1789/2279=78%
(二)冲压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冲裁力:
根据零件图可算的一个零件的周边长度L=300mm。
F=KLtτb =1.3×300×6×255=597000N
卸料力:
Fx=KxF,Kx=0.06
Fx =0.06×597000=35802N
推件力: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h=6mm,故n=h/t=6/0.3=20。查表取FT =0.07,则FT=nKTF =20×0.07×597000=83580N
总冲裁力:F =F+FX+FT =597000+35802+83580=716KN
应选取的压力机压力:p0 ≥(1.1~1.3)F∑=(1.1~1.3)×337kN=720~830kN 800KN,因此选取压力机为J24-800。
A=(30-0.5×0.5)0+0.5/4 =29.750+0.125(mm)
(三)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式
下模堵料的原因有:落料孔小或偏位;落料孔有倒角;刃口直壁过长;刀口崩,披锋过大造成堵料;下垫板或下模座未冲落料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