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盒盖板的冲压模具设计
日 期: 【摘要】一辆汽车由几十万个大大小小的零件构成,这些零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具来制造出来的。冲压模具是在汽车上运用的最多的一种模具。冲压是现代汽车制造业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先进,高效、节能等优点,模具也被人形象的称为工业之母。冲压是在金属弹性形变的基础上,在常温下利用压力机对模具施加一定的冲压力,让在模具行腔中的材料发生一定的改变,如尺寸,大小,形状等,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零件。冲压很大程度的解放了我们生产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模具可谓是无处不在,几乎每个零件都要用到模具,这对模具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我在实习期间,结合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所设计的一篇冲压模具设计,其中包括了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凹凸模的设计,以及加工生产中遇到一些问题。
目录
引言 1
一、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2
(一)零件结构和图纸 2
(二)结构工艺分析 2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2
二、工艺设计计算 3
(一)排样设计 3
(二)冲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4
三、模具的主要结构设计 4
(一)模具类型的选择 4
(二)定位方式的选择 4
(三)出料装置的设计 5
(四)模具的闭合高度 5
(五)模具的总装图 6
四、刃口的设计与计算 6
(二)刃口尺寸计算 7
(三)凹模凸模间隙对零件的影响 8
五、凹凸模的设计 8
(一)材料的选择及其加工方式 8
(二)凸模长度的确定 8
(三)凹模的确定 9
六、压力中心的计算及冲压机的选择 9
(一)压力中心的选择及计算方式 9
(二)压力机的选用 10
七、各类零件的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10
(一)材料的选择 10
(二)各类板件的加工工艺 10
八、模具的装配 10
(一)复合模的装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二)凹凸模间隙调整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也是从以前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奢饰品”,慢慢变成我们平常人家的“必需”品。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汽车制造工艺的进步,制造一辆汽车的时间和成本越来越少。这和模具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的。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模具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作用。采用模具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具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生产效率高,极大地节约了时间,还有精度高,节约材料等优点,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模具设计机加工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比如高精度的CNC机床和线切割的机床应用,提高了模具的精度,也就改善了零件的质量。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模具,模具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本文是我在实习期间,根据自己的实习内容和在校所学的知识,完成的一篇冲压模具设计文章。
一、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结构和图纸
零件的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产品各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1产品的三维图 图12产品的2D图
(二)结构工艺分析
盖板零件属于简单零件,不难看出由三道工序组成分别是:落料、冲孔、折弯。材料为CR210LA、厚度为t=0.7mm,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零件无特殊的公差精度要求,所以落料用IT11冲孔用IT10,普通冲裁就能满足要求。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方案分类: 初步分析可由四中方案组成。
方案一:采用三套模具进行生产,分别是落料、冲孔、折弯。
方案二:落料、冲孔、折弯一起连续进行,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冲孔同时进行,最后进行折弯,用两套套模具生产。
方案四:先落料再进行折弯冲孔,用两套模具生产。
2.方案的比较分析。
各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相对简单,比较利于生产制造,但是三套模具就提高了模具的制造成本,生产时也需要进行三次冲压,生产效率低下,所以不选择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冲压每一次就能出来一个零件,生产效率比较高。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难于制造装配,结构复杂,成本难以把握,而且该方案有弯曲的工序,设计中的计算也比较多,精度分析难以保证,因此也被排除。
方案三:模具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但是弯曲时冲孔难以保证精度,所以也排除。
方案四:结合零件的自身结构,采用两套模具更合理,模具成本适中,易生产制造,零件的精度要求易于把握,所以选此方案。
二、工艺设计计算
(一)排样设计
1.排样方法。零件在排样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把材料的浪费要减到最小,但也要兼顾生产的可操作性。从零件的结构来看,不能做到无废料排样和少废料排样,所以只能采用有废料排样。根据零件形状来看,采用斜排有废料排样,是最佳的排样方式,排样方式如图21所示。
图21零件排样方式图
2.搭边值的确定。查阅教材得该零件的最佳搭边值a=2.3mm
3.条料宽度的确定。根据上面的搭边值的确定条料宽度B=(D+2a+Z),查阅教材得Z=0.5所以B=83.2
4.画出排样图,如图22所示:
图22零件排样图
(二)冲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1.冲裁力的计算
零件的冲裁周长如图23所示L=292.2mm
图23零件的冲裁周长
落料冲孔力:F=Lσt=292.2×0.7×500N=102270N。
卸料力:F1=K1F=0.07×102270N=7158.9N。
顶料力:F2=K2F=0.14×102270N=14317.8N。
总冲压力为|:F总=F+F1+F2=102270N+7158.9N+14317.8N=123747N。
压力机公称压力为:F公=(1~1.2)×123747=(123747~148496)N。
2.校正弯曲力
弯曲校正力FJ=q A
其中q为单位校正力(MPa)
A为工件被投影部分投影面积(mm2)
查阅教材得q=35Pa
F=35ⅹ10413=364.5KN
三、模具的主要结构设计
(一)模具类型的选择
根据以上的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和折弯单工序模,即通过两套模具生产零件。
(二)定位方式的选择
1对于复合模,由于该模具的原材料采用的是条料并且同时进行冲裁冲孔,所以采用弹簧弹顶来控制送料送进方向和送料步距。弹顶零件如图31所示:
2对于弯曲模,落料冲孔件放在凹模的凹槽里,再加两个定位销定位,定位销如图32所示。
图31复合模弹顶 图32弯曲模定位销
目录
引言 1
一、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2
(一)零件结构和图纸 2
(二)结构工艺分析 2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2
二、工艺设计计算 3
(一)排样设计 3
(二)冲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4
三、模具的主要结构设计 4
(一)模具类型的选择 4
(二)定位方式的选择 4
(三)出料装置的设计 5
(四)模具的闭合高度 5
(五)模具的总装图 6
四、刃口的设计与计算 6
(二)刃口尺寸计算 7
(三)凹模凸模间隙对零件的影响 8
五、凹凸模的设计 8
(一)材料的选择及其加工方式 8
(二)凸模长度的确定 8
(三)凹模的确定 9
六、压力中心的计算及冲压机的选择 9
(一)压力中心的选择及计算方式 9
(二)压力机的选用 10
七、各类零件的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10
(一)材料的选择 10
(二)各类板件的加工工艺 10
八、模具的装配 10
(一)复合模的装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二)凹凸模间隙调整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也是从以前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奢饰品”,慢慢变成我们平常人家的“必需”品。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汽车制造工艺的进步,制造一辆汽车的时间和成本越来越少。这和模具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的。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模具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作用。采用模具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具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生产效率高,极大地节约了时间,还有精度高,节约材料等优点,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模具设计机加工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比如高精度的CNC机床和线切割的机床应用,提高了模具的精度,也就改善了零件的质量。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模具,模具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本文是我在实习期间,根据自己的实习内容和在校所学的知识,完成的一篇冲压模具设计文章。
一、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结构和图纸
零件的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产品各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1产品的三维图 图12产品的2D图
(二)结构工艺分析
盖板零件属于简单零件,不难看出由三道工序组成分别是:落料、冲孔、折弯。材料为CR210LA、厚度为t=0.7mm,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零件无特殊的公差精度要求,所以落料用IT11冲孔用IT10,普通冲裁就能满足要求。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方案分类: 初步分析可由四中方案组成。
方案一:采用三套模具进行生产,分别是落料、冲孔、折弯。
方案二:落料、冲孔、折弯一起连续进行,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冲孔同时进行,最后进行折弯,用两套套模具生产。
方案四:先落料再进行折弯冲孔,用两套模具生产。
2.方案的比较分析。
各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相对简单,比较利于生产制造,但是三套模具就提高了模具的制造成本,生产时也需要进行三次冲压,生产效率低下,所以不选择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冲压每一次就能出来一个零件,生产效率比较高。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难于制造装配,结构复杂,成本难以把握,而且该方案有弯曲的工序,设计中的计算也比较多,精度分析难以保证,因此也被排除。
方案三:模具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但是弯曲时冲孔难以保证精度,所以也排除。
方案四:结合零件的自身结构,采用两套模具更合理,模具成本适中,易生产制造,零件的精度要求易于把握,所以选此方案。
二、工艺设计计算
(一)排样设计
1.排样方法。零件在排样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把材料的浪费要减到最小,但也要兼顾生产的可操作性。从零件的结构来看,不能做到无废料排样和少废料排样,所以只能采用有废料排样。根据零件形状来看,采用斜排有废料排样,是最佳的排样方式,排样方式如图21所示。
图21零件排样方式图
2.搭边值的确定。查阅教材得该零件的最佳搭边值a=2.3mm
3.条料宽度的确定。根据上面的搭边值的确定条料宽度B=(D+2a+Z),查阅教材得Z=0.5所以B=83.2
4.画出排样图,如图22所示:
图22零件排样图
(二)冲裁力和弯曲力的计算
1.冲裁力的计算
零件的冲裁周长如图23所示L=292.2mm
图23零件的冲裁周长
落料冲孔力:F=Lσt=292.2×0.7×500N=102270N。
卸料力:F1=K1F=0.07×102270N=7158.9N。
顶料力:F2=K2F=0.14×102270N=14317.8N。
总冲压力为|:F总=F+F1+F2=102270N+7158.9N+14317.8N=123747N。
压力机公称压力为:F公=(1~1.2)×123747=(123747~148496)N。
2.校正弯曲力
弯曲校正力FJ=q A
其中q为单位校正力(MPa)
A为工件被投影部分投影面积(mm2)
查阅教材得q=35Pa
F=35ⅹ10413=364.5KN
三、模具的主要结构设计
(一)模具类型的选择
根据以上的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和折弯单工序模,即通过两套模具生产零件。
(二)定位方式的选择
1对于复合模,由于该模具的原材料采用的是条料并且同时进行冲裁冲孔,所以采用弹簧弹顶来控制送料送进方向和送料步距。弹顶零件如图31所示:
2对于弯曲模,落料冲孔件放在凹模的凹槽里,再加两个定位销定位,定位销如图32所示。
图31复合模弹顶 图32弯曲模定位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