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东路路面养护方案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发展及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2 路面破损调查 3
2.1 破损调查概述 3
2.2 损坏类型和轻重程度鉴别 5
2.3 路面损坏的维修对策 7
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8
3.1 路面行驶质量评定 9
3.2 路面强度评定 10
3.3 路面状况指数评定 10
3.4 抗滑能力评定 12
3.5 路面综合评定指标 13
4 正大东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 14
4.1 项目概况 14
4.2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 14
4.3 老路路面状况评定 17
5 调查结果分析 23
6 养护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 26
6.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处治 27
6.2 AC-5改性沥青砂粒式调平缓冲层铺筑 27
6.3 加铺防裂土工材料 28
6.4 铺筑沥青中层和木质素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 考 文 献 3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是以水泥浆为结合料,以碎(砾)石、砂为集料,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搅拌成砼来铺筑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结构形式,具有使用寿命长,养护工作量小,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源消耗少,施工简便,对交通等级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1]。中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24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约9.6万公里,高速公路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中等城市,公路桥梁达71.3万座、3663万米,公路隧道达1万余处、805万米。2013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近435.1万公里[2]。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应用范围很广,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车站码头、乡间道路等处均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3]。但是,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由于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对超载较为敏感,并且受气候、水、温度、地质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导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破坏[4]。由于设计与施工不当,国内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早期破坏,使得其近年来发展受到了限制,出现沥青路面“一边倒”的局势,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于交通基础设施中,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则主要用于一些较低等级的道路。在我国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仅占25%,二级以下公路所占比例约为40%[5]。各个时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要求在原有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起到改善其使用性能的作用。这在我国南方较为普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这使得许多道路超负荷运营,路面病害急剧增加。如果这些水泥混凝土路面得不到较好的养护,病害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则其使用寿命将会大大减少,并且会危害行车安全,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目前淮安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越来越多,交通流量随之激增,尤其表现为机动化程度的飞速发展。但就其公路网发展水平而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只有12.62%,高等级公路比例偏少,路网等级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淮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其中,截止到2013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1万辆,达到210214辆。淮安市目前现有道路大多都承受着较大的交通压力,许多道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尤其是一些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连接淮海南路与天津路的正大东路便是典型的代表。
1.2 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发展及现状
1868年,苏格兰首次在由因弗内斯通往某堆货场的道路上铺筑了混凝土路面,19世纪末传入了美国和德国。早年的混凝土路面大多是用素混凝土按单层就地浇筑而成,少数做成双层式或配设钢筋。20世纪20年代,欧、美各国在公路、城市道路和飞机场跑道上大量采用混凝土路面,美国还开始试铺装配式预制块混凝土路面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至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美、法两国分别于30年代和40年代中期开始试铺。70年代初,美国和荷兰开始试铺钢纤维混凝土路面[6]。
世界各国,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筑技术都一直进行着研究和总结,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技术上日臻完善,在经济上体现优势,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提出长寿命道路的概念。有的提出按50~60年的寿命设计路面结构,不少国家构思修建钢筋混凝土(包括连续配筋路面在内)特强基层,做到50年不维修,必要时5-8年更换沥青混合料功能层,这样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中便表现出了独特优势[8]。
1.2.2 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发展及现状
中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才开始在少数大城市的道路和飞机场跑道上铺筑混凝土路面的。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到了50年代,混凝土路面开始大规模应用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干道以及飞机场跑道上。70年代初以来,某些省在公路干线上开始铺筑混凝土路面,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在沥青供应不足等情况下,开始较多地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较为系统地开展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研究。到了80年代,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里程的增长,时间经验的积累,以及科学研究的深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筑技术逐步改进,质量也不断提高,加之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性及抗灾能力强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现代化交通的需要,并且水泥材料可就近供应,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9]。
目前我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总量巨大,特别是三级以下公路中硬化路面基本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农村“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激增[10]。其中,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比重约为7.3%;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比重约为40%;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比重约为57%[11]。截至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达165.32万公里,较上一年增长14.10万公里,约占公路总里程的40%,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12]。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并且,无论是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相关文献规范,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及养护技术,我们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c)全厚度修补或换板。
d)面层表面金刚石研磨或冷磨。
纵缝张开 L,H
填缝料损坏 L M,H
纹裂或网裂和起皮 L,M M,H M,H
磨损和露骨 磨损 露骨 磨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2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