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00dwt散货船405ps分段生产设计(附件)【字数:13188】
摘 要摘 要现代造船工程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生产作业范围广、工作量大、参与工种多、各个部件设备安装复杂、从设计到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我们大有有必要一个完美的系统,来对整体进行规划。生产设计最主要的目标是让设计文件更加切合生产实际,制定出最合理、高效的生产计划,同时其也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生产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难度,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劳动的浪费,也变相的缩短了所需的工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便由此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本文首先介绍了整个船舶制造行业的背景,其中包括了国内玩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散货船的特点,结合现代造船模式介绍了船舶建造工艺,结合船厂实际的施工要领,生产过程中的精度控制等。以该散货船的405P/S分段为代表实例,对分段的建造过程和建造工艺进行分析。运用CAD软件绘制该分段的分段结构图、拼版图、吊马图以及零件明细表。关键词散货船;底边舱分段;生产设计;涂装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
1.1.1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背景 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1.2 散货船简介 5
1.2.1散货船的结构特点 5
1.2.2散货船的发展趋势 6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8
第二章 现代造船模式 9
2.1 现代造船模式 9
2.1.1 现代造船模式的涵义 9
2.1.2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9
2.2 船舶生产设计 10
2.2.1 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 10
2.2.2 船舶生产设计的由来及其发展 10
2.2.3 船舶生产设计的特点 11
第三章 船体生产设计准备 12
3.1 63500DWT散货船概况 12
3.2 船体结构理论线位置 12
3.3 405P/S底边舱分段装配及船台装配对合线的原则 12
第四章 63500DWT散货船405P/S分段生产设计 13
4.1 405P/S分段结构特点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405P/S分段位置 13
4.3 405P/S分段建造方法 13
4.4 405P/S分段焊接要求 14
4.5 405P/S分段精度管理 14
4.6 63500DWT散货船船体生产设计说明 14
4.6.1 船体生产设计图纸的说明 14
4.6.2 零件编码 14
4.6.3 型材端切符号 16
4.6.4 焊接符号 17
4.6.5 绘制405P/S分段结构图 17
第五章 405P/S分段吊环的设计与选用 18
5.1 吊环设置的原则 18
5.2 对吊耳制作与安装的工艺要求 18
5.3 分段吊环的强度检验 19
5.4 分段吊环的选用与安装 19
第六章 分段涂装要领 20
6.1 船舶涂装的重要性 20
6.2 分段的涂装要领 20
6.2.1 船体结构表面处理要求 20
6.2.2 涂装要领 20
结 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背景
船舶制造业是一种现代综合性产业,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都需要船舶制造业提供装备的技术支持和建造,而船舶制造业也能带动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为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制造提供了装备,也在全球多样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世界贸易提供了相互的平台,它还更加是一个国家GDP增长的支柱产业。同样的,船舶制造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若要兴办一个船舶制造厂,几十亿上下的资金投入一般是十分常见的。船舶制造业也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建、扩建船厂,能够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或再就业,提升地方的就业率。造船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具备了各个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并使其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制造出合格的高附加值船舶。
船舶制造业在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情况与国家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船舶工业在世界造船舞台上起步之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在会议中提出了“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以改革促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计划。从邓小平同志发话来中国船舶工业已经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船舶工业在世界船舶工业激烈的竞争中不放过一丝丝寻求突破的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其辉煌成就让世界人民震惊,纷纷高呼“东方睡狮醒了” 1978年,第一艘按国际规范生产的出口船于大连重工被建造之后,到第5年1982年的时候我国年造船产量在世界上位列第17。,1994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并至今连续保持这一水平。当世界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制造产业发展更是展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并且我国廉价的大量劳动力优势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船舶制造业上体现出来,让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短短几年内重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造船产量一跃位居世界第三位并在这位置上牢牢占据,与日韩两国呈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制造的船舶出口到包括北欧的希挪、西欧英德、北美美利坚等世界前九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航运大国打着中国制造、世界航运的旗帜,在全球的海面上给中国船舶响亮的宣传。
虽然我国属于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但与日韩、欧美等造船国家地区相比,我国也仅仅属于造船大国一栏,并不能称得上是造船强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下,国际航运市场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也随之遭到重创,导致了全球的船舶需求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新船的价格暴跌,然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的需求增加。在这场风波中,我国船舶制造业劣势暴露了出来,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老旧的相应生产设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来的船舶大多附加值低、结构产能过剩以及未能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等诸多问题,许多高附加值、高技术的船舶关键技术国内无法自给只能依赖进口,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未能让中国船舶制造业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致使我国船舶制造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寒冬。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
1.1.1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背景 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1.2 散货船简介 5
1.2.1散货船的结构特点 5
1.2.2散货船的发展趋势 6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8
第二章 现代造船模式 9
2.1 现代造船模式 9
2.1.1 现代造船模式的涵义 9
2.1.2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9
2.2 船舶生产设计 10
2.2.1 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 10
2.2.2 船舶生产设计的由来及其发展 10
2.2.3 船舶生产设计的特点 11
第三章 船体生产设计准备 12
3.1 63500DWT散货船概况 12
3.2 船体结构理论线位置 12
3.3 405P/S底边舱分段装配及船台装配对合线的原则 12
第四章 63500DWT散货船405P/S分段生产设计 13
4.1 405P/S分段结构特点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405P/S分段位置 13
4.3 405P/S分段建造方法 13
4.4 405P/S分段焊接要求 14
4.5 405P/S分段精度管理 14
4.6 63500DWT散货船船体生产设计说明 14
4.6.1 船体生产设计图纸的说明 14
4.6.2 零件编码 14
4.6.3 型材端切符号 16
4.6.4 焊接符号 17
4.6.5 绘制405P/S分段结构图 17
第五章 405P/S分段吊环的设计与选用 18
5.1 吊环设置的原则 18
5.2 对吊耳制作与安装的工艺要求 18
5.3 分段吊环的强度检验 19
5.4 分段吊环的选用与安装 19
第六章 分段涂装要领 20
6.1 船舶涂装的重要性 20
6.2 分段的涂装要领 20
6.2.1 船体结构表面处理要求 20
6.2.2 涂装要领 20
结 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背景
船舶制造业是一种现代综合性产业,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都需要船舶制造业提供装备的技术支持和建造,而船舶制造业也能带动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为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制造提供了装备,也在全球多样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世界贸易提供了相互的平台,它还更加是一个国家GDP增长的支柱产业。同样的,船舶制造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若要兴办一个船舶制造厂,几十亿上下的资金投入一般是十分常见的。船舶制造业也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建、扩建船厂,能够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或再就业,提升地方的就业率。造船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具备了各个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并使其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制造出合格的高附加值船舶。
船舶制造业在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情况与国家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船舶工业在世界造船舞台上起步之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在会议中提出了“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以改革促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计划。从邓小平同志发话来中国船舶工业已经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船舶工业在世界船舶工业激烈的竞争中不放过一丝丝寻求突破的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其辉煌成就让世界人民震惊,纷纷高呼“东方睡狮醒了” 1978年,第一艘按国际规范生产的出口船于大连重工被建造之后,到第5年1982年的时候我国年造船产量在世界上位列第17。,1994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并至今连续保持这一水平。当世界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制造产业发展更是展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并且我国廉价的大量劳动力优势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船舶制造业上体现出来,让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短短几年内重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造船产量一跃位居世界第三位并在这位置上牢牢占据,与日韩两国呈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制造的船舶出口到包括北欧的希挪、西欧英德、北美美利坚等世界前九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航运大国打着中国制造、世界航运的旗帜,在全球的海面上给中国船舶响亮的宣传。
虽然我国属于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但与日韩、欧美等造船国家地区相比,我国也仅仅属于造船大国一栏,并不能称得上是造船强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下,国际航运市场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也随之遭到重创,导致了全球的船舶需求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新船的价格暴跌,然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的需求增加。在这场风波中,我国船舶制造业劣势暴露了出来,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老旧的相应生产设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来的船舶大多附加值低、结构产能过剩以及未能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等诸多问题,许多高附加值、高技术的船舶关键技术国内无法自给只能依赖进口,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未能让中国船舶制造业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致使我国船舶制造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寒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