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高被引学者的文献计量研究以数学和化学领域为例
摘要:科研论文的评价是近年来科研人员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文献计量来评价科研论文,通过对发文量及其被引频次来评定论文的质量,是目前通用的方法。以数学和化学领域的高被引学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copus数据库公布的2014年的高被引学者榜单在SCI数据库中下载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其做相关性分析,并对两个领域学者发表的论文的被引频次的四种影响因素——期刊的影响因子、合作者数量、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和学科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与合作者数量和学科类型显著相关。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文献综述 2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三)国内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2
1.国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2
2.国内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3
(四)SCI的相关评价 3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
(一)数据来源 3
(二)数据处理 3
1.数据下载 3
2.数据清洗 4
3.数据格式 4
三、结果与分析 5
(一)期刊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6
(二)合作者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7
(三)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9
(四)不同学科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11
四、结论与讨论 13
(一)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期刊影响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13
(二)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合作者数量显著相关 13
(三)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参考文献的数量相关性不显著 13
(四)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学科类型显著相关 13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A 15
附录B 17
图1 数学领域篇均被引频次随着参考文献数量变化的散点图 10
图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学领域篇均被引频次随着参考文献数量变化的散点图 10
图3 数学领域和化学领域论文被引频次的比较图 12
图4 数学领域和化学领域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比较图 12
表1 Elsevier高被引榜单数学和化学领域前十名学者名单 4
表2 数学领域白中志的一条数据记录 5
表3 SCI高被引排序下数学和化学领域前十名学者名单 5
表4 数学领域论文分布前十位的期刊及影响因子 6
表5化学领域论文分布前十位的期刊及影响因子 7
表6 数学领域有无合作者发文被引情况 7
表7 数学和化学领域2004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 8
表8 数学领域学者2004年发表的100篇论文的被引情况与合作者数的比较 8
表9 化学领域学者2004年发表的100篇论文的被引情况与合作者数的比较 8
表10 数学领域合作者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9
表11 化学领域合作者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9
表12 数学领域参考文献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11
表13 化学领域参考文献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11
表14 数学和化学领域学者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情况 12
基于SCI高被引学者的文献计量研究
——以数学和化学领域为例
引言
科研评价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科研事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发展都会受到科研评价方法的影响。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评价是如今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SCI通过收录一个科研机构、一所高校和一名科研人员的论文的数量及其被引频次来反映一个机构、一所高校和一名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它已成为目前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2015年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公布的2014年的高被引学者榜单,也是对科研人员的一种评价。根据已经公布的高被引学者榜单利用SCI数据库下载、清洗数据来分析高被引学者的发表论文的数量、论文的被引频次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对科研人员做出合理、公正的科研绩效评价,并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2015年2月2日Elsevier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此榜单的研究数据来源于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引起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巨大关注。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的学者,他们所展现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对他们所在的科研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Scopus数据库囊括了海量的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数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
从二十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各国科学发展的关键,所以国家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相关人员的多年探索,我国对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逐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我国已经有多种评价指标。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影响力的增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嘉奖引领学术进步的杰出科研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发布恰逢其时,高被引学者榜单将一千多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评价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客观的、可量化的和易于进行比较的等特点,并且能够对科研产出的能力等重要指标进行较为直观的评价[1]。但是,因为科研评价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性质,目前国家对科研评价的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科技水平、科研实力对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国家对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提高,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等的工作主要由各类科研院所和高校集聚的科研人员来承担,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国家科学的总水平,有利于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发掘优秀的科研人员、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对提高国家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来说意义都十分重要。
(三)国内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1.国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的科研评价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在上世纪中期,德法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对政府所支持的一些科学研究活动进行投入、产出、成果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价[2]。在西方国家中,对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评价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快速成长的产业。其中以美国的发展最为迅速。在上世纪初期,美国为了对科研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评价,成立了国会服务部,这可以被视为是美国科研评价制度的雏形,美国的这套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逐渐引起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关注,甚至有的国家已经开始了效仿[3]。
2.国内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科技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与之相较,我国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且开始对科研评价的研究比较晚。我国对科研的评价更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才开始得到重视的。随之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逐渐增多,先前的科研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够全面有效的对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进行评价,人们对完善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需求在日益强烈[3]。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文献综述 2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三)国内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2
1.国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2
2.国内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3
(四)SCI的相关评价 3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
(一)数据来源 3
(二)数据处理 3
1.数据下载 3
2.数据清洗 4
3.数据格式 4
三、结果与分析 5
(一)期刊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6
(二)合作者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7
(三)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9
(四)不同学科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 11
四、结论与讨论 13
(一)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期刊影响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13
(二)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合作者数量显著相关 13
(三)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参考文献的数量相关性不显著 13
(四)学者论文被引频次与学科类型显著相关 13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A 15
附录B 17
图1 数学领域篇均被引频次随着参考文献数量变化的散点图 10
图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学领域篇均被引频次随着参考文献数量变化的散点图 10
图3 数学领域和化学领域论文被引频次的比较图 12
图4 数学领域和化学领域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比较图 12
表1 Elsevier高被引榜单数学和化学领域前十名学者名单 4
表2 数学领域白中志的一条数据记录 5
表3 SCI高被引排序下数学和化学领域前十名学者名单 5
表4 数学领域论文分布前十位的期刊及影响因子 6
表5化学领域论文分布前十位的期刊及影响因子 7
表6 数学领域有无合作者发文被引情况 7
表7 数学和化学领域2004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 8
表8 数学领域学者2004年发表的100篇论文的被引情况与合作者数的比较 8
表9 化学领域学者2004年发表的100篇论文的被引情况与合作者数的比较 8
表10 数学领域合作者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9
表11 化学领域合作者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9
表12 数学领域参考文献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11
表13 化学领域参考文献数与均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11
表14 数学和化学领域学者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情况 12
基于SCI高被引学者的文献计量研究
——以数学和化学领域为例
引言
科研评价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科研事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发展都会受到科研评价方法的影响。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评价是如今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SCI通过收录一个科研机构、一所高校和一名科研人员的论文的数量及其被引频次来反映一个机构、一所高校和一名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它已成为目前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2015年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公布的2014年的高被引学者榜单,也是对科研人员的一种评价。根据已经公布的高被引学者榜单利用SCI数据库下载、清洗数据来分析高被引学者的发表论文的数量、论文的被引频次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对科研人员做出合理、公正的科研绩效评价,并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2015年2月2日Elsevier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此榜单的研究数据来源于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引起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巨大关注。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的学者,他们所展现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对他们所在的科研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Scopus数据库囊括了海量的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数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
从二十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各国科学发展的关键,所以国家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相关人员的多年探索,我国对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逐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我国已经有多种评价指标。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影响力的增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嘉奖引领学术进步的杰出科研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发布恰逢其时,高被引学者榜单将一千多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评价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客观的、可量化的和易于进行比较的等特点,并且能够对科研产出的能力等重要指标进行较为直观的评价[1]。但是,因为科研评价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性质,目前国家对科研评价的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科技水平、科研实力对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国家对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提高,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等的工作主要由各类科研院所和高校集聚的科研人员来承担,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国家科学的总水平,有利于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发掘优秀的科研人员、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对提高国家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来说意义都十分重要。
(三)国内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1.国外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的科研评价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在上世纪中期,德法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对政府所支持的一些科学研究活动进行投入、产出、成果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价[2]。在西方国家中,对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评价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快速成长的产业。其中以美国的发展最为迅速。在上世纪初期,美国为了对科研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评价,成立了国会服务部,这可以被视为是美国科研评价制度的雏形,美国的这套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逐渐引起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关注,甚至有的国家已经开始了效仿[3]。
2.国内科研评价研究现状
科技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与之相较,我国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且开始对科研评价的研究比较晚。我国对科研的评价更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才开始得到重视的。随之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逐渐增多,先前的科研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够全面有效的对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进行评价,人们对完善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需求在日益强烈[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