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约束下的三级供应链协调研究

最近几年,随着能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我们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差,尤其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急速增加而导致了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全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发起一场“低碳革命”,同时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一直在推出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的数量。这种情况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在看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碳排放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运用与低碳供应链有关的理论,将传统的理念与碳排放约束这一条件相结合,随后分析了碳排放约束对三级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文章先是对低碳管理以及供应链的有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碳排放约束对供应链中的釆购环节、产品的生产环节以及产品的销售环节分别产生的影响。在供应商和制造商都进行减排行为的前提下,分别在自然条件下和引入了收益共享契约之后对供应链成员的最佳收益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供应链的协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及结构 4
1.4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理论基础 6
2.1 供应链管理 6
2.2 供应链协调 6
2.3 低碳供应链 7
第三章 碳排放约束机制及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分析 9
3.1国内外碳排放约束政策 9
3.1.1国际社会碳排放约束机制 9
3.1.2国内碳排放的相关政策法规 9
3.2碳排放约束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分析 10
3.2.1采购环节 10
3.2.2生产环节 11
3.2.3销售环节 12
第四章 碳排放约束下的三级供应链协调模型构建 13
4.1 研究对象及假设 13
4.1.1研究对象 13
4.1.2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13
4.2 协调模型构建 15
4.3 模型比较 18
第五章 数值分析 21
5.1参数选择 21
5.2模型分析 22
5.3对策建议 22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很多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是不太可能的。他们都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处在供应链中的企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竞争,而应该是相互合作,极力使顾客满意,在严峻的外部竞争里实现共赢。在供应链著作《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文中,作者马丁克里斯多夫这样说:“在市场中其实是没有企业的,有的也只是供应链,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其实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而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大,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将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很多的沿海国家甚至岛国很有可能会被淹没,这一系列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承担的。而且随着煤炭燃烧的增加,雾霾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主要通过测算PM2.5的值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是雾霾天,这个新的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今年3月初,前央视女主播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发布,关于雾霾的讨论更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每天煤炭燃烧情况及往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全民关注环境问题的大环境下,以及考虑到在2011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也已经明确表态:到2020年以后,将会在一定的条件下接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减排协定。
这样的情况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碳排放控制这一个难题,而构建一条有效的低碳供应链将对企业的运营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供应链是企业为了实现产品的价值构建的,不仅相当的长而且也会很复杂,所以,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所要完成的减排任务也很难摊分。不仅如此,实施碳排放减少策略必然导致供应链中成员的生产成本增加,通过何种形式使其他的成员对这部分成本进行分担,这在构建低碳供应链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有的供应链非常的长,研究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本文讨论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碳排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供应链的协调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所以,之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就是研究的一些情况:
在供应链协调方面
冯蔚东和陈剑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想出了构建企业供应链关系中协调管理的总框架、协调的机理以及协调的方式[]。陈永华的博士论文“供应链的组织协同研究”从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供应链,将协同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运用在分析组织的协同上,并从交易成本和管制成本之间的关联中分析了供应链的组织协同,并且提出了供应链组织协同的评价模型以及这一模型对组织协同的管理方法。阳春乔和陈菊红对虚拟的企业等相似的组织形式的收益协调机制进行了博弈研究,在今后的供应链收益协调问题研究中可以借鉴这一研究成果。王红卫和郭敏研究合作类型供应链协调的层次模型与激励机制模型,得出供应链合作成员间的收益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来配给,包括协调与协商的方式[]。
Steffen Jorgensen等通过探讨制造商以及零售商中存有的利益矛盾,运用合作与非合作博弈来完成制造商与零售商间的利益协调。 Sebadtian J&Garcia D等深入分析了网络对于改进供应链成员间运营方面所存在的影响力,从市场、物流、供应链、经济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出发,构建了六维供应链的框架模型,同时分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供应链协调机制。Gavirneni分析当市场的需求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时候,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间的协调,将三种协调情况放入了思考的范围内,即无协调、部分协调以及完全协调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在可持续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
朱庆华使用构建对策模型的方式来研究政府与核心的企业之间运用绿色供应链后所分别产生的成本与利益,模型研究说明核心企业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与利益外加从政府而来的补助与处罚会对对策结果的影响是直白明了的,在完成政府以及核心企业长时间并且共赢的战略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和进一步修订更有约束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法,并且将相关的环境补助和处罚作为辅助,而核心企业应该要提早运营环境管理来取得环境时间经验,从而对上下游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廖媛红等基于供应链运营的参考模型,把绿色供应链分为采购、制造、支付以及回收等环节分别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型[]。
Geoffrey通过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不是相同种类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把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战略划分为三种类型,就是遵循战略、过程战略和市场战略[]。Guide,V.Daniel.R.Jr等分析了以再制造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问题,突出了以对资源的再次使用为方法而实现生产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最小化,并且减少全工业生产而出现的废弃物[]。Ken Green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法可以起到推动、鼓励与强行迫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从而使他们的活动与环境可以相互兼容的这样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Jeremy Hall将英国和日本的食品零售商以及英国航空工业的案例经过对比分析以后得出,如果整个供应商的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渠道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就会对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有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