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设备更新的决策模型研究(附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建筑企业也不例外。最早的施工企业开展生产工作靠的的主要是人力,现在更多的是依靠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相当于企业的血液,流动在各个分布分项工程中。因此,施工设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设备更新是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地需要做出决策的地方,能否正确做出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要想做出正确决策,要考虑的不只是设备更新的时间,还要考虑更新的类型。更新时间不对,更新早了肯定会浪费企业的成本,更新晚了,就会使得设备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行,肯定会降低设备的生产效率,从而在同行中处于劣势。由于设备更新决策对企业有较深的影响力,建筑企业要想在本行业获得全方面发展,就不得不重视对施工设备更新决策的研究。关键词:设备更新,大修理,现代化改造,磨损,新型替代目 录
1 引言 1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1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 1
2.2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 1
3 建筑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现状 2
3.1 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2
3.2 设备使用年限久,服务役龄长 2
3.3 维修保养不到位 2
4 施工设备磨损情况 3
4.1 设备的有形磨损 3
4.2 设备的无形磨损 3
5 设备的更新方式 3
5.1 设备进行大修理 4
5.2 设备实行现代化改装 4
5.3 设备采取更换方式 4
6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4
6.1 单斗挖掘机的基本构造及使用范围 4
6.2 单斗挖掘机技术参数 5
6.3 挖掘机的送修标准 5
6.4 施工设备大修理的维修费用计算 5
6.5 不同更新形式的费用分析 9
7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10
7.1 计算机的发展及主要构成 10
7.2 计算机更新决策流程图 11
7.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6.2 单斗挖掘机技术参数 5
6.3 挖掘机的送修标准 5
6.4 施工设备大修理的维修费用计算 5
6.5 不同更新形式的费用分析 9
7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10
7.1 计算机的发展及主要构成 10
7.2 计算机更新决策流程图 11
7.3 建筑公司某员工办公室PC更新决策分析 11
7.4 计算机更新的不同形式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1 引言
现代建筑企业施工生产,主要的生产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起重吊装、混凝土工程、装修工程、运输装卸等,这些工程都需要施工机械设备来完成。生产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生产力得到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项目的必要保障。对施工设备更新的正确有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对设备做出的正确更新决策,对完成生产目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生产力,改善施工的工程质量,加快生产进度以及有效控制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施工设备更新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依据生产功能上得到满足,生产技术方面更加先进以及经济上更加合理的原则,适时对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更新决策,重要可以更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化建筑需求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快。施工设备是建筑企业的血液,企业要想正常运行或者更进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施工设备。因此,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状态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设备更新决策对企业的运转弥足重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本文将从当前建筑企业的设备管理现状,设备的磨损形式,设备的更新方式以及对各种更新方式的费用分析等方面入手建立施工设备更新决策模型研究,目的是帮助施工企业对设备更新做出正确的决策。
2.1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
以建筑企业施工设备为例研究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施工设备的更新通常包括大修理、现代化改装和更换三种形式[3]。本文将依据这三个方面建立决策模型,找出适合企业设备更新的最佳决策。本文采用四种决策方案:对施工设备进行大修理;对原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用同型号新设备替换原设备;用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好的新一代设备取代原设备。通过对这四种更新方式的年总费用计算并分析,找出适合该企业的最佳更新方式。
2.2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
以个人计算机为例来研究技术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从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方面入手,考虑下面两种情况的决策:一种是当计算机发生有形磨损影响正常使用时,应该找出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专业的维修以及更换磨损部位,从而对磨损部位做出补偿。另一种是计算机自身技术由于性能上落伍而遭受到无形磨损时,可以采用系统升级和更换新型计算机来补偿它的磨损[4]。由于计算机具有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无形磨损问题不可避免,本文将就计算机的维修和更新进行分析研究。
3 建筑企业施工设备管理的现状
3.1 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因为建筑施工的设备不仅种类众多,而且通常施工周期较长,再加上操作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短缺,操作人员和机械技术人员数量得不到保证。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精简机构,对设备管理人员数量进行盲目的压缩,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混乱的局面,对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造成机械设备往往处于被动的维修状态[5]。
3.2 设备使用年限久,服务役龄长
许多工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认为现代大型设备的工作年限在12年左右比较科学。而且,他们认为设备的役龄在10是最佳。以美国为例,该国为了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速度,对各种施工设备的工作年限作出了相关规定。像机床类的生产设备和一些其他工业设备规定的工作年限一般在12年。反观我国,很多工业生产设备的服务年限在20年以上,而且,这种设备在我国占据了很高的比例,约占50%。另外,设备的新旧程度可以通过“新度”来形容,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工业企业设备的平均新度由90年代初期的0.7降至0.6。到了现在,就更低了,设备新度在0.5以下的企业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工业企业存在,在施工企业是是如此,有的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忽略了对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使得设备超负荷运行,不能以最佳状态工作。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或者提前进入报废状态。这种生产理念是不科学的,企业应该及早终止这种恶化现象[6]。
3.3 维修保养不到位
很多施工企业在设备发生故障的初期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以及及时进行修理,经常在设备的故障进一步扩大,问题进一步恶化之后才去进行修理工作,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虽然可以对设备性能有些挽救作用,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做法
1 引言 1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1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 1
2.2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 1
3 建筑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现状 2
3.1 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2
3.2 设备使用年限久,服务役龄长 2
3.3 维修保养不到位 2
4 施工设备磨损情况 3
4.1 设备的有形磨损 3
4.2 设备的无形磨损 3
5 设备的更新方式 3
5.1 设备进行大修理 4
5.2 设备实行现代化改装 4
5.3 设备采取更换方式 4
6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4
6.1 单斗挖掘机的基本构造及使用范围 4
6.2 单斗挖掘机技术参数 5
6.3 挖掘机的送修标准 5
6.4 施工设备大修理的维修费用计算 5
6.5 不同更新形式的费用分析 9
7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10
7.1 计算机的发展及主要构成 10
7.2 计算机更新决策流程图 11
7.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6.2 单斗挖掘机技术参数 5
6.3 挖掘机的送修标准 5
6.4 施工设备大修理的维修费用计算 5
6.5 不同更新形式的费用分析 9
7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10
7.1 计算机的发展及主要构成 10
7.2 计算机更新决策流程图 11
7.3 建筑公司某员工办公室PC更新决策分析 11
7.4 计算机更新的不同形式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1 引言
现代建筑企业施工生产,主要的生产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起重吊装、混凝土工程、装修工程、运输装卸等,这些工程都需要施工机械设备来完成。生产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生产力得到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项目的必要保障。对施工设备更新的正确有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对设备做出的正确更新决策,对完成生产目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生产力,改善施工的工程质量,加快生产进度以及有效控制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施工设备更新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依据生产功能上得到满足,生产技术方面更加先进以及经济上更加合理的原则,适时对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更新决策,重要可以更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化建筑需求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快。施工设备是建筑企业的血液,企业要想正常运行或者更进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施工设备。因此,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状态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设备更新决策对企业的运转弥足重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本文将从当前建筑企业的设备管理现状,设备的磨损形式,设备的更新方式以及对各种更新方式的费用分析等方面入手建立施工设备更新决策模型研究,目的是帮助施工企业对设备更新做出正确的决策。
2.1 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
以建筑企业施工设备为例研究寿命周期较长设备的更新决策。施工设备的更新通常包括大修理、现代化改装和更换三种形式[3]。本文将依据这三个方面建立决策模型,找出适合企业设备更新的最佳决策。本文采用四种决策方案:对施工设备进行大修理;对原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用同型号新设备替换原设备;用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好的新一代设备取代原设备。通过对这四种更新方式的年总费用计算并分析,找出适合该企业的最佳更新方式。
2.2 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
以个人计算机为例来研究技术寿命周期较短设备的更新决策。从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方面入手,考虑下面两种情况的决策:一种是当计算机发生有形磨损影响正常使用时,应该找出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专业的维修以及更换磨损部位,从而对磨损部位做出补偿。另一种是计算机自身技术由于性能上落伍而遭受到无形磨损时,可以采用系统升级和更换新型计算机来补偿它的磨损[4]。由于计算机具有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无形磨损问题不可避免,本文将就计算机的维修和更新进行分析研究。
3 建筑企业施工设备管理的现状
3.1 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因为建筑施工的设备不仅种类众多,而且通常施工周期较长,再加上操作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短缺,操作人员和机械技术人员数量得不到保证。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精简机构,对设备管理人员数量进行盲目的压缩,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混乱的局面,对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造成机械设备往往处于被动的维修状态[5]。
3.2 设备使用年限久,服务役龄长
许多工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认为现代大型设备的工作年限在12年左右比较科学。而且,他们认为设备的役龄在10是最佳。以美国为例,该国为了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速度,对各种施工设备的工作年限作出了相关规定。像机床类的生产设备和一些其他工业设备规定的工作年限一般在12年。反观我国,很多工业生产设备的服务年限在20年以上,而且,这种设备在我国占据了很高的比例,约占50%。另外,设备的新旧程度可以通过“新度”来形容,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工业企业设备的平均新度由90年代初期的0.7降至0.6。到了现在,就更低了,设备新度在0.5以下的企业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工业企业存在,在施工企业是是如此,有的企业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忽略了对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使得设备超负荷运行,不能以最佳状态工作。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或者提前进入报废状态。这种生产理念是不科学的,企业应该及早终止这种恶化现象[6]。
3.3 维修保养不到位
很多施工企业在设备发生故障的初期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以及及时进行修理,经常在设备的故障进一步扩大,问题进一步恶化之后才去进行修理工作,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虽然可以对设备性能有些挽救作用,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做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