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以xx区为例(附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基础教育发展现状2
1.海外 2
2.国内2
(二)基础教育公平性研究2
2.基础教育法律法规政策 3
3.基础教育财政经费制度制度 4
(三)文献评述4
二、模型构建5
(一)变量说明5
1.生均占地面积 5
3.班均学生数 5
(二)数据来源5
(三)模型设定5
(四)参数估计6
(五)模型的检验和修正6
1.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的检验 6
2.计量经济意义的检验 6
(1)相关关系检验 6
(2)异方差性检验 6
(3)正态分布检验 7
三、实证分析8
四、讨论与总结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以xx区为例
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类)学生 薛涵
引言
引言
教育在我国不论何时都是一个重要并且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发展,对实现“中国梦”也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状况因为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进步而有着及其惊人的变化。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的同时,一些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调的现象开始出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优劣的差异日益显著,一些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生源持续地减少,大部分家长都想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这就引起了择校的风潮。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教育公平就成了大多数人关心的热点话题,而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资源如何合理而公平地配置就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的关键。
在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地区教育投入、师资条件和学校硬件条件等多方面,因此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解决分配的不公才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就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缓解一定的社会矛盾,保证我国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在引领教育进步的目标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其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对江苏目前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南京市xx区为例,对2016年xx区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从人力譬如师资力量的不均衡、物力譬如教学硬件设备的差异以及财力譬如教育财政投入的不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实现教育的公平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相对公平。2016年,南京市xx区以打造“江苏最好全国首善”教育现代化强区为目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至16年年底,全区有区属小学46所,占是年南京市小学数量的13.3%,在校小学生数量5.37万人,占是年南京市小学生人数的14.3%,教职工3382人,占南京市教职工总数的14.3%。无论是从xx区的小学数量还是学校质量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突出性,因此,研究xx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对整个南京市都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从社会层面来说,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减轻家长的心理失衡,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缩小各校间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减轻在择校方面给学生和家长的带来的焦虑感。
一、文献综述
(一)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1.海外
除了日本,美国也是海外国家中基础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的对象。在体制方面,张玉永(2009)认为美国20世纪整体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属于分为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三级管理体制,上级对下级的有效调控较好地遏制了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
2.国内
视角转移到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制度导致了目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的现状,也有另一部分学者通过定量分析否定了教育制度的影响,得出了更加具体的结论。张玉永(2009)认为和美国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相比较,中国的义务教育属于自上而下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一致属于同一领导的模式,,其中的较大转变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从“国家领导”逐渐向“地方负责”转变。吴玲(2012)也认为目前这种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有限的资源出现区域、城乡、校际和阶层之间出现差距,不过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梯型、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周荣(2012)选取了我国2009年31个省市的宏观经济、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教育制度四个影响因素为对象进行统计检验,验证了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对其的影响程度。孟兆敏(2013)选取了上海市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结合分析,得出第四次出生高峰、外来人口城市化、中心区人口郊区化是导致上海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二)基础教育公平性研究
再看美国,从二十世纪中期就有许多学者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展开了研究,比如种族问题带来的教育不平等。美国历史学家约翰霍普富兰克林就全面叙述过黑人从贩卖为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为教育平等一直抗争的奋斗史。屈书杰(2002)也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黑人教育的发展史,他指出只有消除教育中的种族歧视,黑人才能获得平等的教育。王瑜(2013)从择校政策、弱势补偿政策和薄弱学校改造政策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公平视角下美国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认为美国联邦政府一边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资源投入来补偿区域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一边以严谨评估问责体系的建立来制定统一的高标准与公平。
2.基础教育法律法规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