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住宅价格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分析
为解决人口结构比例失衡这一难题,国家继“单独二孩”政策施行后,又出台了全面二孩政策。为探求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商品住宅价格及其他多种因素对于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249例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居民普遍认为当前房价较高,住房支出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压力来源,约有30%的居民因为压力较大放弃了生育二孩的打算。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对于房价的满意度以及房产数对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均有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 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文献评述 3
二、 商品住宅价格对于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作用路径 4
(一)住房支出的增加降低了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 4
(二)商品住宅价格快速上涨提升了部分家庭生育意愿 4
(三)多种因素协同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居民二孩生育意愿 5
三、 模型确定及实证结果 5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的选取 5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5
(三)实证结果分析 6
四、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商品住宅价格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分析
引言
引言
为严格的控制我国的人口总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生育率降低的同时也导致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也在不断地消失。2013年以来,在"单独二孩"新政策的刺激下的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教育医疗负担的日益减轻,按理说居民的生育率应当上涨。然而,根据国家近年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出生率在2014和2015分别为12.38%和12.07%,这是不是从过去15年的平均水平多不同。由此可见,实施“两孩独生”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没有明显的生育积累现象。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和人口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率是14.9%,这明显高于联合国所制定的传统老龄社会的标准。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上升。将会给我国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压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缓解人口在中国现阶段的老龄化问题,党正式提出开放二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政策,并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趋于成熟,商品住宅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过高的住房成本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约束,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于住房的支付能力,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那么,从房地产角度分析,商品住宅价格在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探究商品住宅价格对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人口政策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商品住宅价格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一、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最早是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在上个世纪50年代,Havey Leibenstein(1958)提出用经济概念和经济理论来解释家庭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效用,并建立了儿童的成本效用微观经济模型。他认为,儿童的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成本、儿童生活和教育的直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间接成本,例如教育机会和减少的工作收入,这是由孩子的父母造成的。儿童效用主要分为享乐效用、经济效用、保险效用、子女承担家庭经济成败的效用、家庭地位的长期维持和扩大家庭规模的效用。Havey Leibenstein(1958)提出了一种“边缘儿童理性选择模型”,即通过比较和平衡一个N个孩子的成本和效用来选择边缘儿童。根据Becker G S.(1960)的分析框架,把家庭的生育意愿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孩子作为消费品不仅受制于总收入的预算约束,它也受到其他消费品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住房和儿童是家庭的两大开销。住房支出的增加势必制约生育意愿。
2.一部分学者从人口学角度探讨了关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
Andreassen(2004)在研究政府扩张程度以及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发现地区的死亡率对该地区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Murphy,Simon and Tamura(2008)证明了死亡风险的程度与生育率的下降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死亡风险越低生育率越低,并且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越低,居民的生育率越高。
3.一些学者试图从房地产经济角度研究居民的生育意愿.
Curtis(2009)使用美国几次十年人口普查的微观统计数据(1940年—2000年)考察住房租金和生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住房价格的上升对家庭的生育决策具有小幅影响,并且这个影响经过统计学检验,证明结果是显著的。Marshall(1920)曾坦言:“新型国家广袤的农村将是促进人口增加的最佳条件,城镇化将会导致生育率的降低,由于这个城市的土价比较贵。”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学者对于住房价格的变动对于生育意愿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住房价格的上涨会对居民的生育率产生抑制作用,Gonzales(2005)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旧金山的人口出生率非常低,部分原因时当地高昂的房价 ;第二种是房价上涨会提高父母的生育意愿,Lovenheimh和Mumford(2013)利用PSID的数据研究发现,父母的房产财富每增加十万美元就会有16%到18%的概率导致他们多生育一个孩子;第三种是住房价个的上涨对居民生育率的影响在有房者和无房者中存在显著差异,Lisa和Melissa(2014)在假设孩子是正常品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房价对无房者和有房者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短期房价的上涨会使孩子的养育成本增加,无房者会相应地降低生育率。但对有房者来说,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家庭财富升值,会促进居民生育率的提高。以美国为样本,他的研究表明房价每上涨1万美元,拥有房产的局面的生育率会提高5%,而没有房产的居民的生育率将下降2.4%。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 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文献评述 3
二、 商品住宅价格对于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作用路径 4
(一)住房支出的增加降低了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 4
(二)商品住宅价格快速上涨提升了部分家庭生育意愿 4
(三)多种因素协同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居民二孩生育意愿 5
三、 模型确定及实证结果 5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的选取 5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5
(三)实证结果分析 6
四、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商品住宅价格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分析
引言
引言
为严格的控制我国的人口总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生育率降低的同时也导致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也在不断地消失。2013年以来,在"单独二孩"新政策的刺激下的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教育医疗负担的日益减轻,按理说居民的生育率应当上涨。然而,根据国家近年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出生率在2014和2015分别为12.38%和12.07%,这是不是从过去15年的平均水平多不同。由此可见,实施“两孩独生”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没有明显的生育积累现象。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和人口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率是14.9%,这明显高于联合国所制定的传统老龄社会的标准。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上升。将会给我国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压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缓解人口在中国现阶段的老龄化问题,党正式提出开放二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政策,并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趋于成熟,商品住宅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过高的住房成本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约束,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于住房的支付能力,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那么,从房地产角度分析,商品住宅价格在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探究商品住宅价格对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人口政策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商品住宅价格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一、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最早是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在上个世纪50年代,Havey Leibenstein(1958)提出用经济概念和经济理论来解释家庭生育子女的成本和效用,并建立了儿童的成本效用微观经济模型。他认为,儿童的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成本、儿童生活和教育的直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间接成本,例如教育机会和减少的工作收入,这是由孩子的父母造成的。儿童效用主要分为享乐效用、经济效用、保险效用、子女承担家庭经济成败的效用、家庭地位的长期维持和扩大家庭规模的效用。Havey Leibenstein(1958)提出了一种“边缘儿童理性选择模型”,即通过比较和平衡一个N个孩子的成本和效用来选择边缘儿童。根据Becker G S.(1960)的分析框架,把家庭的生育意愿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孩子作为消费品不仅受制于总收入的预算约束,它也受到其他消费品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住房和儿童是家庭的两大开销。住房支出的增加势必制约生育意愿。
2.一部分学者从人口学角度探讨了关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
Andreassen(2004)在研究政府扩张程度以及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发现地区的死亡率对该地区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Murphy,Simon and Tamura(2008)证明了死亡风险的程度与生育率的下降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死亡风险越低生育率越低,并且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越低,居民的生育率越高。
3.一些学者试图从房地产经济角度研究居民的生育意愿.
Curtis(2009)使用美国几次十年人口普查的微观统计数据(1940年—2000年)考察住房租金和生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住房价格的上升对家庭的生育决策具有小幅影响,并且这个影响经过统计学检验,证明结果是显著的。Marshall(1920)曾坦言:“新型国家广袤的农村将是促进人口增加的最佳条件,城镇化将会导致生育率的降低,由于这个城市的土价比较贵。”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学者对于住房价格的变动对于生育意愿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住房价格的上涨会对居民的生育率产生抑制作用,Gonzales(2005)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旧金山的人口出生率非常低,部分原因时当地高昂的房价 ;第二种是房价上涨会提高父母的生育意愿,Lovenheimh和Mumford(2013)利用PSID的数据研究发现,父母的房产财富每增加十万美元就会有16%到18%的概率导致他们多生育一个孩子;第三种是住房价个的上涨对居民生育率的影响在有房者和无房者中存在显著差异,Lisa和Melissa(2014)在假设孩子是正常品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房价对无房者和有房者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短期房价的上涨会使孩子的养育成本增加,无房者会相应地降低生育率。但对有房者来说,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家庭财富升值,会促进居民生育率的提高。以美国为样本,他的研究表明房价每上涨1万美元,拥有房产的局面的生育率会提高5%,而没有房产的居民的生育率将下降2.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