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20191213200125]
4) 论文摘要,中文(400-800字)
5) 论文摘要,英文
9) 正文
10) 参考文献(≥20篇,必须有一篇以上外文参考资料)
11) 附录
12) 毕业设计翻译
其中正文部分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二节. 论文内容介绍
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设计背景分析
第二节. 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第一节. 设计概念阐述
第二节. 设计过程阐述
第四章 作品制作过程
第一节. 制作过程阐述
第二节. 产品测试(互动媒体类必须有此节内容)
第五章 结论
论文格式及打印要求:详见《毕业设计.论文样本》
翻译格式及打印要求:详见《毕业设计.翻译样本》
(三) (四) 作品要求
无论哪一类,所有作品都必须制作成互动多媒体光盘。光盘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① 最终作品展示
② 创作及制作过程展示
③ 论文
(五) 最终作品展示内容
1. 2. 动画
1) 故事梗概
2) 角色设定(所有正式出场角色的彩色静帧效果图)≥1页
3) 场景设定(所有场景的彩色静帧效果图)≥3页
4) 道具设定(所有重要道具的彩色静帧效果图)≥1页
5) 动画(视频文件)播放
3. 录影
1) 内容概述
2) 短片(视频文件)播放
4. 视频广告
1) 广告目的简述
2) 3) 广告(视频文件)播放
5. 互动媒体类
1) 设计说明
2) 互动媒体最终产品
3) 互动媒体被应用时的视频演示
注:所有互动媒体类作品,如能直接链接展示的,即直接链接展示,否则必须制作其作品被应用时的视频演示文件,以显示应用效果,如:网络产品、互动游戏产品、虚拟/仿真产品等。
6. 图形界面作品
1) 界面主题方案
2) 壁纸
3) 图标(可以分组展示,也可以一览全部)
4) 屏幕保护的动画文件
5) 实际应用效果的视频演示
7. 视觉传达作品
1) 视觉基础设计部分(①标志;②标准字;③标准色;④应用规范)
2) 视觉应用设计部分(①名片;②信封;③信纸;④吊牌;⑤手提袋)
3) 视觉应用延展设计部分
(六)
(七) 创作及制作过程展示内容
1. 2. 动画
1) 剧本
2) 角色、道具、场景设计草图
3) 分镜头脚本
4) 动态脚本
3. 录影
1) 拍摄计划
2) 分镜头脚本
3) 拍摄花絮
4. 广告
1) 剧本
2) 分镜头脚本
5. 多媒体及网络产品
1) 组织结构图
2) 交互迁移图
3) 程序流程图
4) 系统设定方案
i 应用系统设定(①字体系统;②色彩系统)
ii 后台管理系统设定(①文件命名规则;②资料分类规则……)
5) 界面设计方案草图
6) 分镜头脚本
7) 原始资料(主要指视频资料)
6. 互动游戏
1) 游戏脚本
2) 角色、道具、场景设计草图
3) 游戏流程图
4) 分镜头脚本(①交互分镜头脚本;②过关(场)动画(视频)分镜头脚本)
7. 虚拟/仿真
1) 地图
2) 漫游流程图
3) 帮助(导航)系统(①流程图;②界面设计草图)
4) 3D模型图(①单个模型;②全场景)
8. 图形界面
1) 界面草图
2) 壁纸草图
3) 图标草图
4) 屏保动画分镜头脚本
9. 视觉传达
1) 所有设计部分的草图
(八)
(九) 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
三、 毕业设计作品工作量要求
(一) (二) 短片类
1. 动画
二维平面动画≥ 5分钟,≥ 50个镜头
纯3D动画≥ 3分钟,≥ 50个镜头
2. 录影(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实拍录影≥ 15分钟,≥ 150个镜头
演示动画(含3D演示动画)≥ 3分钟
3. CG广告≥ 3分钟
(三) 互动媒体类
1. 多媒体
静帧页面(≥ 60页)+ 动态页面(动画、视频)(≥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控件
2. 互动游戏
关(≥ 5关)+ 过场动画(≥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控件
3. 虚拟/仿真
场景(≥ 3个)+ 模型(≥300个)+ 控件 + 演示动画(≥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四) 静帧产品类
1. 图形界面
Windows界面设计
i 桌面主题 ≥ 1套
ii 桌面壁纸 ≥ 3套(每套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尺寸:1024x768,1280x1024,1600x1200)(不得使用Bryce等3D地形软件渲染出的壁纸)
iii 图标包 ≥ 55枚
iv 屏幕保护动画 ≥ 1套
v 实际应用效果演示动画 ≥ 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手机界面设计
vi 桌面主题 ≥ 2套
vii 桌面壁纸 ≥ 2×2套(不得使用Bryce等3D地形软件渲染出的壁纸)
viii 图标包 ≥ 2×15枚
ix 屏幕保护动画 ≥ 2×1套
x 开、关机动画 ≥ 2×1套
xi 手机铃声 ≥ 2×1套
xii 实际应用效果演示动画 ≥ 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2. 视觉传达
1) 标志(加网格、不加网格)
2) 标准字、标准色
3) 应用规范(标志搭配、缩放、剪切;字体,颜色应用规范、禁忌等)
4) 基础应用(名片、信封、信纸、吊牌、手提袋等)
5) 延伸应用(以下4组可任选一组)
A包装(本类必须做出实物)
酒类:瓶贴+瓶形+包装盒(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1-3张
香水类:瓶形+包装盒(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3-5张
食品类:包装盒(内、外包装各一)(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1张
其它:酌情,但必须有包装盒+广告招贴(或MD、陈列POP、日历等)
B平面广告
报纸(正版、半版、三分之一版、四分之一版任选二)+ 杂志(单页或对页)+ 灯箱(车站、霓虹灯、悬幅任选一)+ 静态网页一套(总页面≥10页)
C媒体广告
邮件广告2份+网站旗帜广告3个(网站旗帜广告尺寸≥468×120像素)
互动小游戏广告1个
Flash动画广告或视频广告1个≥10秒
D招贴(≥6张)+ 静态网页一套(总页面≥10页)
四、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1. 2011-2012第1学期,第1-13周,准备课题。
2. 2011-2012第1学期,第13-14周,下达任务书,选择课题,开始进行课题分析和资料收集、分析、整理、汇总工作。
3. 2011-2012第1学期,第15-16周,完成各类设计的概念(动画及广告:剧本、录影:拍摄计划、多媒体及交互产品:脚本方案、界面及视觉传达:设计构思等)。
4. 2011-2012第1学期,第17周,完成各类设计的图表、图示和草图(风格、角色、场景、道具、界面方案等)。
5. 2011-2012第1学期,第18周,完成各类设计的分镜头脚本或情景脚本。
6. 2011-2012第1学期,第19周,制作各类设计的初步模型(动画:动画预览片、录影:影像初剪片、多媒体及交互产品:带链接的初步模型、界面及视觉传达:由导师掌握进度)。
7. 2011-2012第1学期,第20周,作品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
8. 2011-2012第1学期,寒假,整理毕业设计答辩展示文件(作品、作品的相关设定、作品创作及制作过程文件等)。
9. 2011-2012第2学期,第1-5周,准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完善毕业设计作品。
10. 2011-2012第2学期,第6-10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翻译,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展示文件。
11. 2011-2012第2学期,第11周,毕业设计预答辩。
12. 2011-2012第2学期,第12-15周,根据预答辩意见,修改毕业设计作品及论文。
13. 2011-2012第2学期,第16周,毕业设计答辩,提交:
①. 毕业论文(打印稿,并装订成册)及英文翻译(正式文本2本:导师1本,档案1本,);
②. 作品(电子文档,并发布成互动多媒体光盘)
③. 作品展示版面(80×120cm KT板装裱喷绘效果版面)
14. 2011-2012第2学期,第17周,毕业设计作品展。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7
3. 数字艺术论(上下),廖祥忠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
4. 当代科技艺术,张燕翔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Lev Manovich, The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2001
6.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美]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7.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4
8.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正确地设计,设计得正确,[美]巴克斯顿著,黄峰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9. 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第四版,[美]施奈德曼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10. 虚拟艺术,[德]格劳著,陈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11. 动画概论:第三版,贾否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
12. About Face 3 交互设计精髓,[美]库伯,[美]瑞宁,[美]克洛林著,刘松涛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
论文摘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手机几乎逐渐成为21世纪生活中的必需品,而UI设计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UI设计能够给与广大受众不一样的操作体验。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故将以其为研究方向,从设计学科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并制作一款既实用又带有设计感的手机UI,并将技术与艺术设计业完美的融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
  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展开:
  (1)相关UI调研,通过对相关UI的风格及其制作工艺的研究分析,得出UI设计准确的市场地位、发展趋势、主要特征和用户对其的设计需求。
  (2)UI设定。根据相关UI调研结果分析得出课题所需要设计的UI主题风格,运用详细的图稿法将整体框架、元素选择、元素的再创造和技术和艺术设计的融合四方面进行相关阐述,同时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合理利用资源,吸取好的设计理念,统一UI风格,将视觉设计进行到底。
  (3)UI详细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分析。基于主题设定的方案,在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相关软件将创意表现出来,从UI的风格设计、图标设计、壁纸的制作、主题制作、开机动画制作、交互制作、音效制作以及UI整体合成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制作,几乎在每一小节都采用了丰富的草图来表现我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结果,以形成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4)总结与UI的应用前景拓展方向展望,通过对UI成品最终展示与修改总结出UI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及研究成果、研究优势与研究不足,为今后的设计制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论文摘要……………………………………………………………………………….…….….….….…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关键字UI设计、中国元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6) 目录
7) 图目录
8) 表目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 the phone is almost becoming a necessity of life in the 21st century , and UI design whic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good UI design can give a broad audience not the same as operating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opic is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UI Design ", it will be its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disciplines explains how to design and create a sense of both practical and designed with mobile phone UI, a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and design industry , providing services to peoples lives .
  This paper expanded from four parts:
  ( 1 ) UI related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of related UI styl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alysis, the UI design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 , trends , design requirements of its main features and user .
  (2) UI settings. Analysis of survey results obtain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UI design UI issues need themed , using detailed artwork method overall framework, element selection , re-creation and technical and artistic design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while using observation and induction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 to learn good design, unified UI style , the visual design in the end .
  (3) UI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 Based on the theme set by the program , in this part of the main use of relevant software demonstrated creativity , synthesis of eight from the UI style design , icon design , wallpaper production, Theme , boot animation, interactive production, audio production , and the overall UI detailed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are used in almost every section of the rich to show my sketches and production result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form a detailed design.
  ( 4 ) Summary and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I outlook , through the UI display and modify the finished final summed UI related issu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as well as research results, inadequate research strengths and research, designed to provide a good future reference .
  Keywords: UI design, Chinese elements, digital media art and design
图目录
【图2.3-1】 用户使用第三方APP频率图 9 【图2.3-2 2014】 Q1手机桌面app用户选择产品考虑因素10 【图2.3-3 2014】Q1手机桌面app用户更换壁纸频率调查11 【图2.3-4 2014】 Q1手机桌面app用户更换主题频率调查11 【图4.3-1】水墨风格图标 21【图4.3-2】水墨风格壁纸 22 【图4.3-3】棋子风格图标 21 【图4.3-4】棋盘风格图标 22 【图4.3-5】象棋风格关机画面 22 【图4.3-6】象棋风格开机画面 22 【图4.3-7】象棋风格屏保画面 23 【图4.3-8】水墨风格关机画面 23 【图4.3-9】水墨风格开机画面 23 【图4.3-10】水墨风格屏保画面 23 【图4.5-1】象棋风格锁屏主题 25 【图4.5-2】象棋风格桌面主题 25 【图4.5-3】水墨风格主题 25 【图4.5-4】水墨风格锁屏主题25
表目录
【表2.4-1】青花瓷风格主题分析5
【表2.1-1】国内外手机UI调研分析12
【表3.1-1】中国元素的调研分析14
目 录
ABSTRACT.Ⅱ
图目录……………………………………………………………………….……………....……………III
表目录.........................................................................................................................IV
第一章 绪论....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2
1.4. 研究架构4
第二章 相关UI设计现状研究5
2.1.相关UI调研分析5
2.2.中国风UI特征分析8
2.3.Q1手机第三方桌面app的应用案例分析 9
2.4. 小米手机中国风主题案例分析 12
第三章 中国风UI设计.14
3.1.主题风格设定14
3.2.元素深入挖掘17
3.3.界面的艺术性扩充18
3.4.整体界面的综合设计18
第四章 UI界面的设计与制作过程....20
4.1.主题风格的详细设计20
4.2.界面图标的详细设计20
4.3.壁纸、图标、开关机动画的制作21
4.4.中国元素主题制作24
4.5.整体界面效果的后期制作24
4.6.界面开关机的音效制作26
4.7.UI界面演示动画的制作26
第五章 结论..26参考文献29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纪,bit、计算机、数码、网络、虚拟城市、动画、游戏等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显然给高新技术下的数字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个爆炸式的契机,这点在UI设计上更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说数字化设计艺术是一幢独立堂皇的别墅的话,UI设计无疑是这幢别墅中第一时间会进入宾客眼中的门盈。UI设计很好地将技术与艺术融合,创造出奇巧、交互的、更能试用于人类习惯的生活方式。而UI设计行当,用 Deiter Rams的话来说就是:越简单的设计越好。鉴于此,本次课题尝试以“中国元素的UI设计”为研究方向,以UI设计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科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并制作一款既简单又能很好地贴合中国元素主题的UI。
首先,课题的初定源于中国元素的博大与精深,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注定这些点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并吸引着无数国际友人的眼球。目前,它的主要应用在电影,游戏,海报,招贴等,但市场上以中国为主的UI设计还是很少的。中国元素加入UI设计中会使原本单调的界面富有文化底蕴与高致的格调。如果这个课题进行得顺利,后期便可以与一些软件开发者合作完整的将中国元素融入到手机界面的设计中去。
其次,“中国元素的UI设计”这个课题的重点不仅仅落在UI上,更加强调了视觉设计。现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的软件制作者为了在短时间内出品一款软件,不断走跟风路线,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他们的创意受到无止尽的局限,界面风格也变得越来越雷同。而我国目前UI界面市场形成了欧美风格、日韩风格、国产风格三分天下的格局。欧美的写实,日韩的唯美,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但中国UI设计起步较晚,一直以来以学习欧美、日韩风格为主,没有结合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2000年以前国内的UI设计刚开始萌芽,但当时做UI等于做平面设计,基本也体现在网页设计上。2004年随着手机和电脑附加软件等的流行UI的设计才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认识,在2005年往后得到逐步的发展。在此阶段中国的设计师们也在经历从模仿到创新。从局部出新到整个创意发展的变化。所以中国UI设计要得到发展,在这个信息生产为主导的产业链上要有所作为的话,必须依托传统文化底蕴,发挥自身古老文明的优势,逐渐丰富并发扬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