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管乐团训练的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关于高校管乐团训练的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20200505144058]
摘要:随着交响乐、管弦乐在中国的普及,管乐团也在中国各地的高校中逐步发展。高校管乐团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有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的。通过对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的调查和访谈,确定了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乐团的人员配置问题;2.乐团的训练方式问题;3.乐团的训练强度问题;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确保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5.乐团实践的问题。研究者参考部分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拟解决措施。以期帮助高校管乐团解决问题,使高校管乐团良好、高效地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高校管乐团;管乐;问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引言1一、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概况2
(一)管乐的流入2
(二)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2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现状调查2
(一)高校管乐团成员及一般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3
(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4
1.乐团的人员配置的问题4
2.乐团的训练方式的问题4
3.乐团的训练强度的问题5
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5
5.乐团的实践的问题5
三、高校管乐团训练的革新策略5
(一)乐团的人员配置方面5
(二)乐团的训练方式方面6
(三)乐团的训练强度方面6
(四)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方面6
(五)乐团的实践方面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关于我国高校管乐团训练的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追求音乐的欲望越发强烈,而作为精英人才的摇篮——高校中的艺术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社会中坚人群的艺术审美,对于社会中坚力量审美的形成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从我国高校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乐团训练方面的问题入手,试图寻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求我国高校管乐团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管乐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包含:铜管组、木管组的吹奏乐器和打击乐的部分乐器。现如今管乐团在我国已有了较大地发展,在高校中也开始普及,王童先生在《管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中就写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乐普及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大中小学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出现。”[1]现如今我国高校的管乐团建设已有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管乐团作为学生的艺术实践课程列入计划当中,但是从我国高校管乐团目前的发展过程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高校管乐团的良性发展,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试图解决高校管乐团遇到的问题,帮助高校管乐团找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社会需求的管乐团训练方法,使我国高校管乐团的训练方法更加完善,帮助高校管乐团的工作更有效率地开展。
一、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概况
(一)管乐的流入
(二)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
在当下,管乐团这种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选择。在校园中的各类重大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管乐艺术在气势上极为宏大,在音色上更是响亮辉煌,同时更兼有穿透力强的特色,不但能够烘托出欢庆的场面,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出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另外一方面管乐团教育能够有效的帮助成员在掌握管乐技术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但是高校管乐团的发展中也会存在着很多的障碍,既可能是软件的不足,同时也可能是硬件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进行调查,展开分析、论述。
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现状调查
(一)高校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此次研究采用以调查研究为主,结合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的方式针,对南京地区现有管乐团的高校,对乐团成员和一般学生两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执行、问卷的统计数据以及所得出的调查结果是本论文研究的依据。根据前期调查资料所得,南京地区高校中有7所高校拥有管乐团,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本次研究发放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回收率为86%,发放高校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为92%。
表1高校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含有各情况所占百分比)
1、你的年级情况: 大一(26%) 大二(35%) 大三(31%) 大 四(8%)
2、你学习管乐大约的年限是: 从小学开始学习,有良好的基础 (30%) 在中学时才学习 (50%) 进入大学才开始 (20%)
3、你认为在大学开展管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有必要 (45%) 没必要 (11%) 无所谓 (44%)
4、你接受管乐艺术原因分布情况: 非常热爱 (33%) 一时兴起 (32%) 无聊才去 (15%) 升学加分 (20%)
5、你认为接受管乐艺术最适合的方式分布情况: 观看演出 (30%) 观看排练 (28%) 实际参与 (42%)
6、你认为通过参加管乐团训练的收获情况: 比较多 (58%) 一般 (24%) 收获较少 (18%)
7、你认为所在乐团的配置齐全情况: 较为齐全 (37%) 差不多 (44%) 不齐全 (19%)
8、你认为所在乐团的整体水平: 较 好 (48%) 还 行 (30%) 基本不行 (22%)
9、你所在乐团的艺术实践情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学年为标准): 比较多 (4次以上) (22%) 一般 (2到3次) (30%) 比较少 (2次以下) (48%)
10、你所在管乐团排练的方式: 合排 (61%) 合排、分练均有 (39%)
11、你所在乐团的排练强度(以月为标准): 3次及以下 (53%) 4到6次 (35%) 7次及以上 (12%)
12、你对于乐团新老交替时,乐团运作的认知: 活动顺利以开展,训练顺利进行 (19%) 活动难以开展,训练顺利进行 (45%) 活动难以开展,训练从头开始 (36%)
以上高校中,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正式注册的管乐团。根据此次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来看,在对管乐团成员的调查中80%是在进入大学前开始管乐学习,有超过一半的成员在参加管乐训练时有较大收获,并且认为在高校开展管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有部分乐团的人员配置尚不齐全,有48%的乐团成员表示他们所在乐团的活动比较少,一年在两次以内,并且有61%的成员表示他们所在乐团只有合排没有分练,还有半数以上的成员表示所在乐团一月训练不足4次,大部分成员都表示他们所在乐团在新老交替时会难以开展正常的工作。
表2高校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含有各情况所占百分比)
1、你现在的年级是: 大一(31%) 大二(30%) 大三(26%) 大 四(13%)
2、你是否知道其学校管乐团: 知道 (73%) 不知道 (27%)
2.乐团的训练方式的问题
3.乐团的训练强度的问题
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有36%的成员表示,在其所在乐团新、老交替后,无论是演出还是排练都无法顺利进行,还有45%的成员表示其所在乐团在新老交替后只能进行训练而无法进行演出。我们通过访谈发现,乐团新老交替对乐团的影响较大,从乐团训练的整体上看,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管乐团都过分突出各个声部优秀的成员的主要作用,而忽略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新、老生的交替往往会带来乐团一段时间的“无作为”甚至“瘫痪”。
摘要:随着交响乐、管弦乐在中国的普及,管乐团也在中国各地的高校中逐步发展。高校管乐团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有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的。通过对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的调查和访谈,确定了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乐团的人员配置问题;2.乐团的训练方式问题;3.乐团的训练强度问题;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确保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5.乐团实践的问题。研究者参考部分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拟解决措施。以期帮助高校管乐团解决问题,使高校管乐团良好、高效地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高校管乐团;管乐;问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引言1一、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概况2
(一)管乐的流入2
(二)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2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现状调查2
(一)高校管乐团成员及一般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3
(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4
1.乐团的人员配置的问题4
2.乐团的训练方式的问题4
3.乐团的训练强度的问题5
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5
5.乐团的实践的问题5
三、高校管乐团训练的革新策略5
(一)乐团的人员配置方面5
(二)乐团的训练方式方面6
(三)乐团的训练强度方面6
(四)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方面6
(五)乐团的实践方面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关于我国高校管乐团训练的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追求音乐的欲望越发强烈,而作为精英人才的摇篮——高校中的艺术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社会中坚人群的艺术审美,对于社会中坚力量审美的形成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从我国高校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乐团训练方面的问题入手,试图寻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求我国高校管乐团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管乐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包含:铜管组、木管组的吹奏乐器和打击乐的部分乐器。现如今管乐团在我国已有了较大地发展,在高校中也开始普及,王童先生在《管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中就写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乐普及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大中小学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出现。”[1]现如今我国高校的管乐团建设已有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管乐团作为学生的艺术实践课程列入计划当中,但是从我国高校管乐团目前的发展过程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高校管乐团的良性发展,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试图解决高校管乐团遇到的问题,帮助高校管乐团找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社会需求的管乐团训练方法,使我国高校管乐团的训练方法更加完善,帮助高校管乐团的工作更有效率地开展。
一、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概况
(一)管乐的流入
(二)管乐团在我国高校发展
在当下,管乐团这种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选择。在校园中的各类重大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管乐艺术在气势上极为宏大,在音色上更是响亮辉煌,同时更兼有穿透力强的特色,不但能够烘托出欢庆的场面,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出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另外一方面管乐团教育能够有效的帮助成员在掌握管乐技术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但是高校管乐团的发展中也会存在着很多的障碍,既可能是软件的不足,同时也可能是硬件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进行调查,展开分析、论述。
二、南京地区高校管乐团现状调查
(一)高校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此次研究采用以调查研究为主,结合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的方式针,对南京地区现有管乐团的高校,对乐团成员和一般学生两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执行、问卷的统计数据以及所得出的调查结果是本论文研究的依据。根据前期调查资料所得,南京地区高校中有7所高校拥有管乐团,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本次研究发放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回收率为86%,发放高校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为92%。
表1高校管乐团成员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含有各情况所占百分比)
1、你的年级情况: 大一(26%) 大二(35%) 大三(31%) 大 四(8%)
2、你学习管乐大约的年限是: 从小学开始学习,有良好的基础 (30%) 在中学时才学习 (50%) 进入大学才开始 (20%)
3、你认为在大学开展管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有必要 (45%) 没必要 (11%) 无所谓 (44%)
4、你接受管乐艺术原因分布情况: 非常热爱 (33%) 一时兴起 (32%) 无聊才去 (15%) 升学加分 (20%)
5、你认为接受管乐艺术最适合的方式分布情况: 观看演出 (30%) 观看排练 (28%) 实际参与 (42%)
6、你认为通过参加管乐团训练的收获情况: 比较多 (58%) 一般 (24%) 收获较少 (18%)
7、你认为所在乐团的配置齐全情况: 较为齐全 (37%) 差不多 (44%) 不齐全 (19%)
8、你认为所在乐团的整体水平: 较 好 (48%) 还 行 (30%) 基本不行 (22%)
9、你所在乐团的艺术实践情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学年为标准): 比较多 (4次以上) (22%) 一般 (2到3次) (30%) 比较少 (2次以下) (48%)
10、你所在管乐团排练的方式: 合排 (61%) 合排、分练均有 (39%)
11、你所在乐团的排练强度(以月为标准): 3次及以下 (53%) 4到6次 (35%) 7次及以上 (12%)
12、你对于乐团新老交替时,乐团运作的认知: 活动顺利以开展,训练顺利进行 (19%) 活动难以开展,训练顺利进行 (45%) 活动难以开展,训练从头开始 (36%)
以上高校中,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正式注册的管乐团。根据此次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来看,在对管乐团成员的调查中80%是在进入大学前开始管乐学习,有超过一半的成员在参加管乐训练时有较大收获,并且认为在高校开展管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有部分乐团的人员配置尚不齐全,有48%的乐团成员表示他们所在乐团的活动比较少,一年在两次以内,并且有61%的成员表示他们所在乐团只有合排没有分练,还有半数以上的成员表示所在乐团一月训练不足4次,大部分成员都表示他们所在乐团在新老交替时会难以开展正常的工作。
表2高校学生对于乐团现状的认知调查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含有各情况所占百分比)
1、你现在的年级是: 大一(31%) 大二(30%) 大三(26%) 大 四(13%)
2、你是否知道其学校管乐团: 知道 (73%) 不知道 (27%)
2.乐团的训练方式的问题
3.乐团的训练强度的问题
4.乐团新、老交替过程中保证乐团良好运行的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有36%的成员表示,在其所在乐团新、老交替后,无论是演出还是排练都无法顺利进行,还有45%的成员表示其所在乐团在新老交替后只能进行训练而无法进行演出。我们通过访谈发现,乐团新老交替对乐团的影响较大,从乐团训练的整体上看,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管乐团都过分突出各个声部优秀的成员的主要作用,而忽略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新、老生的交替往往会带来乐团一段时间的“无作为”甚至“瘫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