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么哥为例浅析主持人的非科班现象(附件)
摘 要随着受众对主持人的多元化需求,主持行业中主持人的来源也开始多元化,其中非科班主持人现象比较明显,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可以参与到节目主持中,给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就是主持人的非科班现象,首先,分析我国主持人队伍的组成以及非科班主持人的现状,为论文的后续展开提供理论支持;其次,以非科班主持人小么哥为例,分析其主持经历,并探讨小么哥在节目主持中的优势、劣势,为论文关于非科班主持人现象的研究提供实践依据;最后,针对非科班主持人存在的劣势,提出非科班主持人的未来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非科班主持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目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主持人非科班现状 3
(一)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 3
(二)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现状 3
(三)非科班主持人产生的契机 4
1.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4
2.受众对主持人的需求 4
3.非科班主持人的魅力 4
三、小么哥主持经历分析 6
(一)小么哥个人经历 6
(二)《拉呱》主持经历分析 6
四、非科班主持人小么哥主持的优势及劣势 8
(一)优势 8
1. 个性化语言表达 8
2. 专业化曲艺知识 8
3. 亲切的主持风格 8
(二)劣势 9
1. 欠缺专业主持理论 9
2. 缺乏主持经验 9
3. 存在语言不规范现象 10
五、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策略 11
(一)主持技能的培训 11
(二)主持经验的积累 11
(三)主持意识的增强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主持队伍中除了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少非科班人员。非科班主持人主要是“自身原有职业不是主持人,如演员、歌手、学者、作家、运动员、模特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颇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树,且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播音主持技能训练,但同样在电视节目中驾驭节目进程,承担主持人角色。”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本身从事的是非主持职业的人员,因在某一领域内有所建树,而担任相关领域的主持工作,并具有个性化主持风格,受到观众喜爱。我国非科班主持队伍的组成主要有新闻记者,演艺明星以及其他行业。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以小么哥为研究案例,分析主持人的非科班现状,对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优势、劣势的分析,探讨非科班主持人得到受众青睐的原因,为想要从事主持行业的非科班人员加入主持行业提供一定借鉴,也对主持行业目前的状况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主持行业,对非科班主持人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也为主持人提供一定的行业发展思路。
二、主持人非科班现状
(一)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
通过对非科班主持人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主持综艺类节目比较多,非科班主持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播音主持训练,他们在发音、语音语调、重音停连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无法在新闻类节目中占优,而是活跃在对语言技能要求不高的综艺类节目中;其次,非科班主持人的个人经历比较丰富,并在某一个领域内有较高的造诣,他们在自己的原专业内具有较强的优势,而主持节目的时候也能使节目更具有专业性和趣味性,比如撒贝宁,他本身学的是法律,主持法制节目的时候就比较占优,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来解答节目中的问题,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非科班主持人普通话水平不高,但被观众所理解,一部分非科班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在节目开播的时候受到质疑,但随着节目的播放,观众被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和内涵所折服,比如徐卓阳在主持《24小时》的时候受到了质疑,但随着节目的进展,观众被其新闻评论能力。
(二)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现状
目前,活跃在主持行业一线的主持人中,非科班主持人的数量占比较高。知名度较高的有央视的白岩松、撒贝宁;湖南卫视的何炅、谢娜、汪涵等;江苏卫视的孟非、蒋昌建等;还有罗振宇、高晓松等新媒体主持人,他们都是非科班出身,但在主持行业领域中获得了成功。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当中,有3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分别是王宁、顾国宁以及张帆,其余七名人员全部为非科班出身。
从非科班主持人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些特点,一方面,非科班主持人的去职业化现象明显,以前主持人上岗要求从业人员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而现在将主持人对节目的作用以及传播效果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许多电视台为了使自身的节目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不再强调是否经受过专门的主持训练,是否拥有普通话等级证书,而是看谁更符合节目的要求,能够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从各行各业当中选择合适的人员来担任主持工作,比如邀请歌手、演员、模特、专家、文化名人等行业的优秀人物来主持节目,非科班主持人的去职业化现象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非科班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类型越来越多,许多节目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来担任主持工作,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这样就使得非科班主持的节目类型越来越多,比如体育类节目、真人秀类节目、新闻类节目、财经类节目、脱口秀类节目、综艺类节目,从各种节目的数量上来看,综艺类节目的跨界主持现象更加明显。从此可以看出,非科班主持人正以比较强大的力量对主持行业产生了影响,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非科班主持人的活跃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一些身怀主持梦想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那些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
(三)非科班主持人产生的契机
1. 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主持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电视行业从业者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力求创新,而跨界主持现象能够刺激电视节目的发展,迎合受众的需求,传统电视节目纷纷转向跨界主持节目的行列。”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产生是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今,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节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优秀的主持人来吸引观众的关注。而非科班主持人能够帮助节目创新形式和内容,取得较好的收视成绩,各大电视节目都纷纷邀请社会名人担任节目主持工作,从而借助于社会名人的名人效应,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实现获利的目的。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的产生契机之一就是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2.受众对主持人的需求
受众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受众的节目就没有了市场竞争力,最终会被淘汰。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开始寻求精神上的享受,受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主持风格不再吸引受众,无法满足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而非科班主持人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比如《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他在节目中运用方言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当地受众的需求,同时也使其他地区的人们了解山东地方的文化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再比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主持人张宇等人,主持人同时也是参赛选手,他们在节目主持中没有采用比较正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根据自身特点,运用贴合观众的语言来进行主持,让受众耳目一新,得到了受众的欢迎,收视率也一路上涨。
目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主持人非科班现状 3
(一)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 3
(二)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现状 3
(三)非科班主持人产生的契机 4
1.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4
2.受众对主持人的需求 4
3.非科班主持人的魅力 4
三、小么哥主持经历分析 6
(一)小么哥个人经历 6
(二)《拉呱》主持经历分析 6
四、非科班主持人小么哥主持的优势及劣势 8
(一)优势 8
1. 个性化语言表达 8
2. 专业化曲艺知识 8
3. 亲切的主持风格 8
(二)劣势 9
1. 欠缺专业主持理论 9
2. 缺乏主持经验 9
3. 存在语言不规范现象 10
五、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策略 11
(一)主持技能的培训 11
(二)主持经验的积累 11
(三)主持意识的增强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主持队伍中除了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少非科班人员。非科班主持人主要是“自身原有职业不是主持人,如演员、歌手、学者、作家、运动员、模特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颇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树,且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播音主持技能训练,但同样在电视节目中驾驭节目进程,承担主持人角色。”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本身从事的是非主持职业的人员,因在某一领域内有所建树,而担任相关领域的主持工作,并具有个性化主持风格,受到观众喜爱。我国非科班主持队伍的组成主要有新闻记者,演艺明星以及其他行业。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以小么哥为研究案例,分析主持人的非科班现状,对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优势、劣势的分析,探讨非科班主持人得到受众青睐的原因,为想要从事主持行业的非科班人员加入主持行业提供一定借鉴,也对主持行业目前的状况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主持行业,对非科班主持人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也为主持人提供一定的行业发展思路。
二、主持人非科班现状
(一)非科班主持人的特点
通过对非科班主持人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主持综艺类节目比较多,非科班主持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播音主持训练,他们在发音、语音语调、重音停连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无法在新闻类节目中占优,而是活跃在对语言技能要求不高的综艺类节目中;其次,非科班主持人的个人经历比较丰富,并在某一个领域内有较高的造诣,他们在自己的原专业内具有较强的优势,而主持节目的时候也能使节目更具有专业性和趣味性,比如撒贝宁,他本身学的是法律,主持法制节目的时候就比较占优,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来解答节目中的问题,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非科班主持人普通话水平不高,但被观众所理解,一部分非科班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在节目开播的时候受到质疑,但随着节目的播放,观众被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和内涵所折服,比如徐卓阳在主持《24小时》的时候受到了质疑,但随着节目的进展,观众被其新闻评论能力。
(二)非科班主持人发展现状
目前,活跃在主持行业一线的主持人中,非科班主持人的数量占比较高。知名度较高的有央视的白岩松、撒贝宁;湖南卫视的何炅、谢娜、汪涵等;江苏卫视的孟非、蒋昌建等;还有罗振宇、高晓松等新媒体主持人,他们都是非科班出身,但在主持行业领域中获得了成功。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当中,有3名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分别是王宁、顾国宁以及张帆,其余七名人员全部为非科班出身。
从非科班主持人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些特点,一方面,非科班主持人的去职业化现象明显,以前主持人上岗要求从业人员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而现在将主持人对节目的作用以及传播效果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许多电视台为了使自身的节目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不再强调是否经受过专门的主持训练,是否拥有普通话等级证书,而是看谁更符合节目的要求,能够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从各行各业当中选择合适的人员来担任主持工作,比如邀请歌手、演员、模特、专家、文化名人等行业的优秀人物来主持节目,非科班主持人的去职业化现象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非科班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类型越来越多,许多节目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来担任主持工作,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这样就使得非科班主持的节目类型越来越多,比如体育类节目、真人秀类节目、新闻类节目、财经类节目、脱口秀类节目、综艺类节目,从各种节目的数量上来看,综艺类节目的跨界主持现象更加明显。从此可以看出,非科班主持人正以比较强大的力量对主持行业产生了影响,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非科班主持人的活跃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一些身怀主持梦想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那些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
(三)非科班主持人产生的契机
1. 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主持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电视行业从业者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力求创新,而跨界主持现象能够刺激电视节目的发展,迎合受众的需求,传统电视节目纷纷转向跨界主持节目的行列。”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产生是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今,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节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优秀的主持人来吸引观众的关注。而非科班主持人能够帮助节目创新形式和内容,取得较好的收视成绩,各大电视节目都纷纷邀请社会名人担任节目主持工作,从而借助于社会名人的名人效应,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实现获利的目的。由此可见,非科班主持人的产生契机之一就是主持行业发展的需求。
2.受众对主持人的需求
受众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受众的节目就没有了市场竞争力,最终会被淘汰。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开始寻求精神上的享受,受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主持风格不再吸引受众,无法满足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而非科班主持人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比如《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他在节目中运用方言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当地受众的需求,同时也使其他地区的人们了解山东地方的文化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再比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主持人张宇等人,主持人同时也是参赛选手,他们在节目主持中没有采用比较正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根据自身特点,运用贴合观众的语言来进行主持,让受众耳目一新,得到了受众的欢迎,收视率也一路上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