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语态演变以每周质量报告为例

目 录
一、我国新闻播音风格和语态的特征概说 5
(一)初期阶段——1940年—新中国成立 5
(二)和平时期——上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 4
(三)特殊历史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 4
(四)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至今 6
二、新旧媒体不断融合,更新播音员主持人播报语态 6
(一)初期,《每周质量报告》的播报语态分析 7
(二)中期,《每周质量报告》的播报语态分析 7
(三)当下,《每周质量报告》的播报语态分析 8
三、当下新闻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播报语态 9
(一)与新媒体不断融合 9
(二)与大众审美情趣不断碰撞 11
(三)与轻松的节目语言不断接轨 10
四、未来新闻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播报语态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12
(一)当下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不断产生 12
(二)受众通过视听方式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 13
(三)新闻主持人播报语态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我国新闻播音风格和语态的特征概说
人们都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影响着国家、民族以及每一个中华儿女。说到新中国广播,源自于最初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随后我国的新闻事业犹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此后,广播电视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跟历史条件和社会变革有关,我们不妨将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史概括为四个时期,即初期阶段、和平时期、特殊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新时期。
“新闻立台”成为当下诸多广播电视媒体的立场和宗旨,由此可见新闻类节目在大众传媒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新闻调查节目,又是当今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得益于受众对于当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进出口产品”的关注度。所以,现在很多受众对于新闻调查节目的信赖是愈发忠实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也原来越多元,即便如此,广播电视作为社会舆论的引领着,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而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新闻类节目话语权的持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此可见新闻类节目在大众传媒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新闻调查节目,又是当今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得益于受众对于当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进出口产品”的关注度。所以,现在很多受众对于新闻调查节目的信赖是愈发忠实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也原来越多元,即便如此,广播电视作为社会舆论的引领着,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而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新闻类节目话语权的持有者,不仅仅在内容上,在自身的播报语态上也应日益完善。而在这一情形之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调查节目的播报语态,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一)初期阶段——1940年—新中国成立
我们常说,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新闻事业的根基也是由某一时期内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新闻事业的需要,正是由此,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前进开启了第一页。同时,这种播音创作方式以及播音语态风格,都展现出劳苦大众的心声。由此,我国正式掀开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第一篇章。
而在这一时期,新闻播音呈现出极具标志性的特点,无论是播音员主持人还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样态无不体现出“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的风格,向全国人民展现出了稳健、朴素、沉着的精神面貌,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文风特征。
(二)和平时期——上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
1949年,伟大的新中国成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广播事业由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个时期。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成立庄严而神圣的典礼,采用了现场广播,开国大典的现场广播由一岚老师和齐越老师登上天安门城楼完成,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我国的新闻播音语态呈现新的一页。
在和平时期,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播音语态充满朝气、节奏明快都成为了这个时期的特点,而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中通过这种语态也鼓舞、激励了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特殊历史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年文革,对于人民广播事业造成了很大创伤,在这种大背景下,广播电台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而这一时期,人民广播的播音风格呈现出了“假、大、空”的特点,文革使得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创作收到了严重的影响,出现了思想混乱、播音样态单一的样态,“大喊大叫”成了这一时期的播音语态风格。
在诸多资料文献中,对于这一时期的播音语言也有不少记载,纵观其中,多数都是以记录这一时期灌输式的、铿锵有力的播音语态为主,缺乏像后来多样的播音语态,而这一语态的呈现,其决定原因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们的思想禁锢。
(四)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至今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发生的明显变化,由此开始,大众传播广电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全国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先兴办广播电视台,各家新闻单位涌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节目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节目类型也更加多元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广播空前繁荣,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语态也是更加专业,更加为受众所认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播音艺术家,如方明、赵忠祥、雅坤、虹云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影响着一大批后来人。
在这种得利的条件下,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也日益明显,语态的正确运用关乎着节目收视和收听。由最初的新闻播读,过渡到后来的播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语态更加明快,态度更加轻松,不再给受众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播说结合”应运而生,这一播报样态成了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最为常见、采用最为频繁的样态。而随着人民审美趣味的提升,播新闻也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说新闻称为了当今新闻类节目的主流。
二、新旧媒体不断融合,更新播音员主持人播报语态
现在人们不仅仅停留在广播电视的有线或无线传播资讯当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新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例如当我们坐在公交里,或者平常打开各种移动终端,诸多方式可以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当下,互联网、手机以及公共交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促使着新闻节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360°的报道环境下,以往的传统传播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与当下新兴的网络名词或网络语言融合在一起,各补其短、相互结合而演变出一种新的媒体语言 。由此,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语态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一档中央媒体的新闻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