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德纲看电视跨界主持现象(附件)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明星、草根以及演员参与到电视节目主持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跨界”主持现象。在电视跨界现象中,最为成功的典型当属郭德纲。郭德纲的语言平实自然,不断的进行幽默调侃,同电视节目产生强烈的关联性,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文在这一基础上,就郭德纲的电视跨界主持展开论述与探讨,首先对电视跨界主持这一现象进行概述,随后从郭德纲跨界主持的优势及语言艺术特征展开细致的分析,最后就郭德纲跨界主持对未来电视跨界主持的启示展开详细的论述,对于今后的电视跨界主持现象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目 录
一、前言 1
二、电视跨界主持现象概述 2
(一)电视跨界主持的出现 2
(二)电视跨界主持的现状 3
三、郭德纲跨界主持的优势 4
(一)专业的知识积累 4
(二)多平台的实践经验 4
(三)紧追时尚前沿 4
四、郭德纲跨界主持的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6
(一)幽默调侃 6
(二)即兴发挥 6
(三)平民化语言 7
(四)语言关联性 8
五、郭德纲跨界主持对未来电视跨界主持的启示 9
(一)开拓视野,自信果敢 9
(二)强调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10
(三)坚持弘扬传统文化 10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实现了互通与融合,在电视节目主持界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一些明星、演员不断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成为了全新的电视跨界主持现象。
郭德纲是国内的著名相声演员,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和追捧。郭德纲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向观众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包袱,让观众在效果之余对其深层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与认知。郭德纲于2005年开始在网络节目平台出现,在节目中以其丰富的从艺经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迅速积累了丰厚的人气,成为了新一代的相声领军人,他的表演风格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相声演员,开创了相声的一个全新时代,并赋予了相声个性化潮流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元素,将这种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郭德纲也频频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跨界主持人。郭德纲出身草根,以其不断的努力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成长为了国内著名的相声演员及跨界主持人,他的成功值得学习和借鉴。他在跨界主持中的优异表现为今后的跨界主持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二、电视跨界主持现象概述
(一)电视跨界主持的出现
随着电视和娱乐事业的发展,艺人这个称呼所含的范围更广泛,涵盖歌手、模特、各类演员(影视、话剧、戏剧、相声等)、舞者、著名专家学者甚至是网络红人。这些从事娱乐事业的人士,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后,进入了大众视野,收获了人气,被人们熟知,成为了公众人物,成名后他们往往不单一发展某一领域而是多方面发展,“多栖艺人”是形容这些全能的艺人的,明星艺人们的多栖化发展实属必然趋势。观察一些电视娱乐业发达的国家如韩国,他们有着很专业的明星经纪公司,而在艺人出道前就己经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培训,无论是演戏、唱歌、舞蹈还是主持,每个艺人都全面发展。
歌手出身的戴军和搭档李静共同主持《超级访问》,之后又主持了几档节目,同时不丢歌手的本行,又出书、参演话剧和多部电视剧,而戴军坦言称,不是自己想去出风头,而是觉得在今天,作为一个艺人,一定要全面发展。所以对于明星艺人来说跨界主持不单是为了现阶段“名”与“利”的回报,更是作为一个职业艺人长远发展的需要。
娱乐节目的发展,增加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需求量。台湾地区综艺节目盛行,所以很早之前就流行跨界主持,很多艺人甚至是转型成为专职主持人,像台湾著名综艺天王吴宗宪和人气女主持小S(徐熙娣),在主持之前都是歌手,而后转战荧屏跨界主持。明星艺人本身就有很好的舞台表现力,而自身的娱乐话题性等都是跨界主持的成功因素。
其次,伴随着电视娱乐产业链发展,电视与明星艺人之间的紧密性势必增加,电视可以为明星增加出镜率、知名度和关注度,一些选秀节目和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就是电视“造星”的反映。此外,一些明星艺人既是娱乐圈中的一员又是公众人物,他们是相对其他行业最接近电视又最了解娱乐的群体,因此跨界主持实属合理正常。
此外,电视节目专业内容需要。专家学者跨界主持的出现,实际就是电视节目专业化的具体表现。特别是美容、美食、旅游、婚恋等生活服务类节目或军事、心理、健康、文化等科普类节目,在这些专业性和服务性很强的节目中,专家往往比主持人更受关注,他们的专业与节目的契合度很高,更易获得观众的信赖。
俗话说“爱屋及乌”,这实际上是心理学说的光环效应,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对某个明星喜欢的情感迁移到与他相关的事物上,特别在追星族身上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节目制作往往利用这个效应来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此外,跨界主持也是为补充受众个性化需求。专业培养的主持人,也许在专业能力上突出,可是大同小异的主持样式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跨界明星主持往往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和定位。
(二)电视跨界主持的现状
早在央视春晚第一届开始,就常有明星艺人跨界当主持人,从1983年至1989年的春晚舞台上共有24名主持人,其中明星跨界主持人就超过了1/2,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跨界艺人领域类型也很丰富,例如相声演员姜昆、配音演员王刚、戏剧演员李默然、电影演员刘晓庆等,都曾在春晚的舞台上担任主持,观众对他们的主持表现也是赞赏有加。那个时期明星艺人的主持往往带有非常浓重的个人职业特点,有客串嘉宾的成分在内,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而春晚任用跨界主持人主要是因为早年播音主持的专业人才缺少,其次来自两岸三地的明星艺人颇具影响力和观众缘。跨界主持的新鲜感和明星的号召力,使得跨界主持也成为了早期春晚节目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在90年代之后,更多的明星艺人“试水”主持界,不只在一些晚会中兼任主持,也开始尝试接任固定栏目的主持,例如歌手成方圆1991年的《综艺大观》、歌手蔡国庆1995年的《环球影视》、1997年歌手林依轮的《城市之间》等。但春晚方面,由于专业主持队伍的逐渐壮大,1993年以后,春晚全部任用央视的专职主持人。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在娱乐节目的发展刺激下,跨界主持人不仅在数量上激增,而且成为一种流行。
三、郭德纲跨界主持的优势
目 录
一、前言 1
二、电视跨界主持现象概述 2
(一)电视跨界主持的出现 2
(二)电视跨界主持的现状 3
三、郭德纲跨界主持的优势 4
(一)专业的知识积累 4
(二)多平台的实践经验 4
(三)紧追时尚前沿 4
四、郭德纲跨界主持的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6
(一)幽默调侃 6
(二)即兴发挥 6
(三)平民化语言 7
(四)语言关联性 8
五、郭德纲跨界主持对未来电视跨界主持的启示 9
(一)开拓视野,自信果敢 9
(二)强调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10
(三)坚持弘扬传统文化 10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实现了互通与融合,在电视节目主持界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一些明星、演员不断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成为了全新的电视跨界主持现象。
郭德纲是国内的著名相声演员,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和追捧。郭德纲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向观众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包袱,让观众在效果之余对其深层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与认知。郭德纲于2005年开始在网络节目平台出现,在节目中以其丰富的从艺经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迅速积累了丰厚的人气,成为了新一代的相声领军人,他的表演风格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相声演员,开创了相声的一个全新时代,并赋予了相声个性化潮流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元素,将这种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郭德纲也频频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跨界主持人。郭德纲出身草根,以其不断的努力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成长为了国内著名的相声演员及跨界主持人,他的成功值得学习和借鉴。他在跨界主持中的优异表现为今后的跨界主持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二、电视跨界主持现象概述
(一)电视跨界主持的出现
随着电视和娱乐事业的发展,艺人这个称呼所含的范围更广泛,涵盖歌手、模特、各类演员(影视、话剧、戏剧、相声等)、舞者、著名专家学者甚至是网络红人。这些从事娱乐事业的人士,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后,进入了大众视野,收获了人气,被人们熟知,成为了公众人物,成名后他们往往不单一发展某一领域而是多方面发展,“多栖艺人”是形容这些全能的艺人的,明星艺人们的多栖化发展实属必然趋势。观察一些电视娱乐业发达的国家如韩国,他们有着很专业的明星经纪公司,而在艺人出道前就己经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培训,无论是演戏、唱歌、舞蹈还是主持,每个艺人都全面发展。
歌手出身的戴军和搭档李静共同主持《超级访问》,之后又主持了几档节目,同时不丢歌手的本行,又出书、参演话剧和多部电视剧,而戴军坦言称,不是自己想去出风头,而是觉得在今天,作为一个艺人,一定要全面发展。所以对于明星艺人来说跨界主持不单是为了现阶段“名”与“利”的回报,更是作为一个职业艺人长远发展的需要。
娱乐节目的发展,增加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需求量。台湾地区综艺节目盛行,所以很早之前就流行跨界主持,很多艺人甚至是转型成为专职主持人,像台湾著名综艺天王吴宗宪和人气女主持小S(徐熙娣),在主持之前都是歌手,而后转战荧屏跨界主持。明星艺人本身就有很好的舞台表现力,而自身的娱乐话题性等都是跨界主持的成功因素。
其次,伴随着电视娱乐产业链发展,电视与明星艺人之间的紧密性势必增加,电视可以为明星增加出镜率、知名度和关注度,一些选秀节目和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就是电视“造星”的反映。此外,一些明星艺人既是娱乐圈中的一员又是公众人物,他们是相对其他行业最接近电视又最了解娱乐的群体,因此跨界主持实属合理正常。
此外,电视节目专业内容需要。专家学者跨界主持的出现,实际就是电视节目专业化的具体表现。特别是美容、美食、旅游、婚恋等生活服务类节目或军事、心理、健康、文化等科普类节目,在这些专业性和服务性很强的节目中,专家往往比主持人更受关注,他们的专业与节目的契合度很高,更易获得观众的信赖。
俗话说“爱屋及乌”,这实际上是心理学说的光环效应,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对某个明星喜欢的情感迁移到与他相关的事物上,特别在追星族身上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节目制作往往利用这个效应来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此外,跨界主持也是为补充受众个性化需求。专业培养的主持人,也许在专业能力上突出,可是大同小异的主持样式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跨界明星主持往往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和定位。
(二)电视跨界主持的现状
早在央视春晚第一届开始,就常有明星艺人跨界当主持人,从1983年至1989年的春晚舞台上共有24名主持人,其中明星跨界主持人就超过了1/2,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跨界艺人领域类型也很丰富,例如相声演员姜昆、配音演员王刚、戏剧演员李默然、电影演员刘晓庆等,都曾在春晚的舞台上担任主持,观众对他们的主持表现也是赞赏有加。那个时期明星艺人的主持往往带有非常浓重的个人职业特点,有客串嘉宾的成分在内,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而春晚任用跨界主持人主要是因为早年播音主持的专业人才缺少,其次来自两岸三地的明星艺人颇具影响力和观众缘。跨界主持的新鲜感和明星的号召力,使得跨界主持也成为了早期春晚节目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在90年代之后,更多的明星艺人“试水”主持界,不只在一些晚会中兼任主持,也开始尝试接任固定栏目的主持,例如歌手成方圆1991年的《综艺大观》、歌手蔡国庆1995年的《环球影视》、1997年歌手林依轮的《城市之间》等。但春晚方面,由于专业主持队伍的逐渐壮大,1993年以后,春晚全部任用央视的专职主持人。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在娱乐节目的发展刺激下,跨界主持人不仅在数量上激增,而且成为一种流行。
三、郭德纲跨界主持的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