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言节目主持_以拉呱儿为例

浅谈方言节目主持_以拉呱儿为例[20200417173029]
一、方言节目的发展 5
(一)方言节目的基本概况 5
(二)方言节目兴起的原因 6
二、方言节目主持的特点——以山东电视台《拉呱儿》为例 7
(一)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7
(二)支持人的语言艺术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浅谈方言节目主持——以《拉呱儿》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各种节目类型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形式不断丰富,而各个地区的方言节目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与目前的普通话节目不同,方言节目主要凭借其独特的地方性和内容的亲民性占据着一席之地,其不仅可以为受众提供所需的新闻资讯,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轻松活泼。究其原因,一方面方言代表着该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沉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地方文化自我保护的方式。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作为全国省级地面电视媒体的领军频道,从频道定位到节目生产,从主持人到栏目影响力都紧抓观众的眼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将主要以《拉呱儿》节目为例,分析方言节目的特点以及主持群形式,有声语言运用,体态语言运用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方言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
目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of mass media, various types of programs have mushroomed to thrive, various regions also showed the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Dialect program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Putonghua programs, depend on the main virtue of its unique local content and occupy a place close to the people, which can’t only provid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the audiences, while in the performance approach is also more lively. On the one hand, dialect represents the customs and cultural,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local culture of self-protection. No matter from the channel positioning to program production, from the host to the topic, Shandong Qilu TV channel as the countrys leading media provinci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channel, are clutching influence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loved by the masses.As a resul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Xiao Me Ge "program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ram and chaired the group dialect form of sound language use, use body language and so on.
Key words:Dialect programs; hosting art; Moderator
一、方言节目的发展
(一)方言节目的基本概况
1. 方言节目的含义及主要形式
虽然尚没有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权威定义,但是目前最为学界广泛应用的定义是:“方言节目指的是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由上述定义可知,方言类节目具有区域性、方言性、针对性等三大特点。所谓区域性是指方言类节目只在某个区域内播出,节目之间界限分明,特色突出;所谓方言性是指方言类节目主要运用该地方言进行主持,这是方言类节目有别于传统电视节目的最重要特点;所谓针对性是指方言类节目不仅要求主持人使用当地语言、节目内容源自本土实地,更要求节目本身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受众。
2.方言节目的历史沿革
纵观当下国内方言节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言电视剧,方言类新闻和方言综艺节目。其中以方言类新闻最为常见。
最早在电视媒体中出现的是方言电视剧,1992年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是中国第一部登上电视荧幕的方言节目,该剧的出现标志着方言节目开始登上市场舞台,且反响很热烈,它全剧都是采用东北方言,更加增添了情景喜剧的幽默元素。自2004年以来,方言节目开始登上电视荧频,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代表着小众文化开始被受众接受,如《东北一家人》,《武林外传》等这些以方言为主打的喜剧都大受好评而且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看不厌。
后来方言类新闻节目开始出现。目前我国很多电视台都设置了方言类新闻节目,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出现源于福建、广东地区,当时其受众大都针对台湾和港澳人士,例如《海峡两岸》这个节目。方言类新闻节目最早走进内陆是在2004年,由杭州电视台办的《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随后出现的如江苏无锡电视台的《阿负聊斋》、江西五套的《谈迁》、福建电视台的《讲世界》等,掀起了方言节目的狂潮,而且方言类新闻节目也凭借其亲民朴实的特点,语言的亲切让观众更愿意去听去关注,深受本地区观众的喜欢。
随着电视媒体多元化的发展,综艺娱乐节目越来越被受众关注,方言类的综艺节目开始推出,在综艺中添加本土特点,这使本身就多姿多彩的综艺节目更上一层楼,所以开始出现一些经典的方言节目。方言类综艺节目真正被观众关注应该是因为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的出现,2002年《越策越开心》以“湖南最流行的娱乐脱口秀”的口号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而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汪涵,汪涵通过这个节目一下火爆整个湖南卫视,随着《越策越开心》的发展,各个地区也随之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方言类综艺节目。
(二)方言节目兴起的原因
方言类节目出现其实是地方台选择的自然也是必然,电视节目的发展要符合大众需要但要本土执行,它是电视节目改革的产物,是现实发展需要并且有深层的理论支撑。
1. 方言节目的本土特色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关键在于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创新形式,因为观众对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新鲜度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一段时间过后,如果该节目的形式一成不变,观众便会对其产生厌倦。而方言节目恰恰是一种另类的创新,它巧妙地通过方言的形式拉近了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距离。这既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电视节目的精细化趋势,又可视为是一种地方文化的自我保护。因为方言本身作为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不仅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具有悠久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还能够被该地区的受众接受,产生认同心理,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是普通话节目不能替代的。例如山东人说的“楞(二声)”其实是普通话中“很”的意思,但是除此之外,这种语言表达还能表达出“很”本身所不具备的含义。而这种内涵“不足为外人道”,只可在本地人中“意会而非言传”。。
2. 面向的受众群体
方言节目大多数的受众群体就是该地区的本土人,虽然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方言类节目的横向发展,但是却也使其能够更加深入观众,达到传统普通话节目前所未有的深度。泱泱中华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土民情,人们对自己当地的口音也有着不能言喻的归属感,居民在这片土地出生,在这片土地长大,无论身在何处方言就寄托着游子对家乡“剪不断”的眷恋。当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了自己家乡的方言,我们的心头就会涌出一种亲切感,方言类节目就是抓住受众的这种心理。而且方言类节目的内容一般以地域性民事新闻为主,说的就是受众身边发生事情,结合民情,贴近生活,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使节目更有关注度。
3.当地文化的发扬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要
前文提到,方言类节区别于传统普通话节目的最重要特点在于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承载和记录了这一方土地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所以方言节目的存在基础正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一个成功的节目就是要成功的走进受众的内心,打动受众。而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语言,试问还有比方言更能唤起听众同在感的方式吗?从语言学的角度,方言不只是某一地区或者地域人们的交际方式,更是承载了一方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融合凝结。俗话说的好:“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档强有力的方言类节目同样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沉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语言是一种最明显的传播方式。普通话是当下的主流语言,代表着主流文化,是各地区人民沟通或媒介传播的桥梁,但各地方方言节目的添加使整个媒体传播更添色彩,也符合当下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主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5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