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视配音的情感缺失研究(附件)

摘 要本论文以客观的角度从情感的内涵入手,先讨论内涵再讨论如何运用情感,指出配音当中情感运用的不足,提出适当的建议。其中从内部和外部以及其他部分分别找出原因,尽量全面的做出研究。期间会运用许多影视配音的比较和影视配音演员的比较,如《大明宫词》和《母仪天下》,季冠霖和乔诗语等。并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受众眼中配音行业现状,除此以外还将举例国内外各种影视作品,发现在配音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假设研究解决方法,希望能对配音演员配音时的情感运用起到帮助。
目 录
前言 1
二、 情感的意义 1
(一)情感的内涵 2
(二)情感在影视配音中的重要性 2
三、 影视配音的情感掌握 2
(一)情感的还原和三度创作 2
(二)情感投入与结合 4
四、影视配音中情感缺失原因 5
(一)内部原因 5
(二)外部原因 5
(三)其他原因 6
五、情感缺失的改进措施 7
(一)口腔要松弛自然 7
(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7
(三)配音时气声的灵活运用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1关于影视配音的问卷调查 11
致谢 17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影视配音成为影视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尤其受重视。2011年大火的宫廷戏《甄嬛传》中的配音就很出彩,尤其是配主角“甄嬛”的季冠霖,因为此剧就红了一把。现在配音行业越来越被人看重,许多年轻优秀的配音演员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影视配音中情感运用不足。现在的国产剧80%都用后期配音,配音品质也参差不齐,观看效果大大降低。不仅是新晋年轻配音人员有不足,许多在配音岗位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配音工作者也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武传涛教授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播音员主持人语音不规范现象浅析》中提到“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应当规范、得体、优美。语言规范是基本要求,特别是语音规范,更应当成为社会各界学习普通话的样板。”[7]这一观点深刻影响着我,不仅是广播主持中要注意语言语音规范,配音中更要注意。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论文以客观的角度发现问题,从情感的内涵入手,先讨论内涵再讨论如何运用情感,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从内部和外部以及其他部分分别找原因,最后对情感缺失的解决方法提出建议,尽量全面的做出研究。期间会运用许多影视配音、影视配音演员的比较,如《大明宫词》和《母仪天下》等,以及从影视配音行业现状的研究,观看影视资料、访谈录等。
情感的意义
(一)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展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和客 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应。”情感是影视配音的艺术之源,丰富的情感能够决定配音作品的质量好坏。而好的配音演员往往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合理的想象可以调动配音演员在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没有真实情感的配音作品,是毫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所以一部好的配音作品一定离不开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情感在影视配音中的重要性
在影视配音中,情感是决定配音好坏的基础。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编剧是一度创作,导演和演员表演是二度创作,配音演员就是三度创作,他是在已有表演之上的再加工,有一定的制约性。配音演员只能在演员表演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行声音的加工处理,与角色融为一体。配音演员不能任凭现象,不结合演员表演的基础上自己创作,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配音演员要找准每个角色的特点,根据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进行声音的创作,比如在影视作品《甄嬛传》中,配音演员季冠霖所配角色甄嬛每个时期的声音就有所不同,从初入宫廷单纯烂漫的“菀常在”,到中期有些心机却经历悲惨遭遇的“菀嫔”,再到风光回宫心机颇深的“钮祜禄甄嬛熹妃”。季冠霖在配每个时期时都是用不同的声音状态,前期是用的比较天真的声音,声音较靠前,并且语气活泼,体现出一个少女的可爱活泼来;而到了中后期,声音逐渐沧桑,一些活泼的语气词不再出现,声音浑厚沉淀,俨然一副经历人间世事,对一切麻木的感觉,这时候声音整体靠后,多用气发声。由此可见,找准角色定位才能正确运用情感,配出来的作品也就值得人们关注了。而有的配音作品苍白无力,丝毫听不出感情的投入,有些知名配音演员因为配的角色过多而导致声音辨识度太高,使观众串戏,无法带入感情。这都是情感运用的误区。
三、影视配音的情感掌握
(一)情感还原和三度创作
影视配音在影视作品制作中是三度创作,而三度创作的前提是先要将情感还原,情景再现。很多配音作品之所以没有这么使人印象深刻,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做到情感还原。情感还原就要做到把剧中描绘的感情有力度的表现出来,所谓有力度就是配音演员随着情感改变而变化,否则导致情感的变化不明显,无法更好的表现出人物形象,角色的感染力就会减弱。
张树楠老师在2010年发表的《影视剧配音艺术教学初探》一文中就提到“影视剧配音是一项特殊的语言工作不同于其他一般的语言表达形式,业界有一种说法是‘带着镣铐跳舞’。这种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不是语言本身多么富有艺术色彩,而要求语言要退到画面之后为其服务。 如果配音员的语言没有服务于画面,那么再动听的声音也无法胜任这项工作。”[8]做好情感还原就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角人物性格
把握情感最主要的一个点就在于探究人物性格,如何在配音时贴近角色就要找准人物角色定位,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创作。如果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配音角色声音太相似,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作品趣味性,影响整体品质,甚至会使观众分不清角色定位。好的配音作品首先就是会让观众忘记有配音的存在,仿佛配音就是这个人真实的声音,如果出现音画不同步或声音与人物性格严重不符,观众体验感不佳,使人对这部作品提不起兴趣,这便是一部没有质量的失败作品。
2000年初的一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周迅扮演的少年太平公主就广受好评,那时周迅灵动的眼神活泼的表演使人一眼就记住,那时人们不知道的是,周迅灵动的背后却有一副“公鸭嗓”。给周迅配音的是总政话剧团演员徐晓青,她的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塑性强,从幼女到老妇,她都能灵活掌握,她给周迅扮演的青年太平公主配音,就非常贴合,使受众融入剧情的同时更加喜爱角色,加分添彩。
例如第6集中,太平公主和韦氏私自出宫,被抓回来后,武则天严厉的责备太平,太平公主反击武则天的一长段台词展现了徐晓青的专业功底。“太平:(情急)妈妈,这不公平!(声音急促地)凭什么仅仅因为我是您的女儿,反倒没了游览自己皇都的权利?母亲为什么不问问我今天的收获是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失望悲伤地)母亲可知道女儿今天有多么快活,如果今天没有韦姐姐冒死带我出去母亲常跟我提起您儿时在乡野嬉戏的乐趣,但您是否想到我在聆听时内心倾慕而悲哀的感受?至多不过是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甚至仅仅是一天足矣!”这一长段台词中,太平的情绪从急促激动到失望悲伤,配音时所带入的情感也不一样。一开始用偏高的调值,急促的语气来表现太平的气愤激动,直到“母亲常跟我提起您儿时”这里的语气才渐渐缓和下来,慢慢地带入悲伤的情绪,语调中略有哭腔,表现失望和难过。这些情绪的递进表达使剧中的青年太平那种天真不谙世事善良的感觉一下子跃然眼前,可以说徐晓青和周迅共同塑造了青年太平公主这个角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