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媒体广播电台主持人风格以程一电台为例(附件)

摘 要 随着新媒体行业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广播电台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增长,出现了很多新兴的网络平台以喜马拉雅FM,荔枝FM中的广播节目为例,和传统的广播电台相比,是对其继承和革新,有着传统电台所没有的特点。以声音为载体的情感和信息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仍旧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自媒体平台在此契机下,实现自身发展。本文就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特点、节目形式为主,以传统电台主持人和新兴的自媒体电台主持人风格形成对比。本人以自媒体广播程一电台为例,浅析自媒体广播电台主持的人风格特点,以及提出自媒体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及传统电台主持人的发展方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自媒体广播的发展 1
(一)自媒体定义 1
(二)自媒体的发展 1
三、电台主持人风格特点分析 2
(一)刻板印象到个性化角色转变 2
(二)主持人风格泛化至垂直化转变 3
四、自媒体广播电台情感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4
(一)把握时机,提高新闻敏感度 4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
(三)增长专业的文化知识,提升技能水平 4
(四)积极培养成为全能型节目主持人 5
(五)逐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5
五、传统媒体转型之道 6
(一)传统媒体要加快融入自媒体思想 6
(二)传统媒体要营造自身独特的话语风格 6
(三)传统电台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注重“听众体验”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 谢 9
一、前言
新媒体的发展是自媒体时代到来的物质前提,而网络广播与手机移动终端的结合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使网络广播具备了更强的渗透性和抵达性。自媒体平台中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风格呈现出去门槛化、多样化、跨界性的发展趋势。个人网络电台的自媒体形式在全新的媒体生态又将迎来全新、多样的发展趋势,在不断摸索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也必将出现一些问题。研究自媒体电台主持人的风格特点,更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寻找出路。
广播作为自媒体平台广播的发展是近些年来的新兴事物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正处于,对于主持人风格的研究并不是一个热点话题。在查阅资料之际并未发现对此针对性研究本文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自媒体广播节目主持人风格迥异,垂直定位。本人以自媒体广播平台喜马拉雅FM中《程一电台》为代表,研究其广播风格。一方面在收听节目时总结其在广播中的问题现状,从播出风格,节目制作的特点论述。另一方面,一位主持人为一种主持风格,通过对比打造差异化内容研究。从而从不同角度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自媒体广播的发展
(一)自媒体定义
对于自媒体的定义则为: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自媒体注重的是实战,在自媒体平台中,主持人不仅在自我创作的同时更注重“听众体验”,用声音传递情感,消除空间感,拉近主持人或嘉宾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获得更良好的听觉体验。
(二)自媒体的发展
移动终端的发展,为广播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人发展,风格定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据2010年——2017年广播电台收听终端调查结果显示,移动终端的收听率呈稳步上涨趋势,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收听率超过总收听率的50%,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对电台的种类风格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也在进行着全新的更替、迭代。自媒体技术+广播是对传统广播业的进一步发展,摆脱固定的播出时间,频率。可实现24小时无间断高清晰度重复播放,自媒体广播节目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匹黑马,呈蓬勃向上增长之势。
我国数以亿计的网民和移动终端和应用软件的发展一同创造了自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深入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自媒体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公众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移动互联网终端渐渐地发挥着电脑、闹钟、手表等功能,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网络和手机这两种新的接入方式收听广播,传统广播在时代变迁中感受着压力,也迎来了逆袭的契机。广播行业必须迅速做出调整和转型,只有满足受众新的需求,才能跟上“自媒体时代”的步伐,在未来的媒体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可以是专业的广播人,更多的非专业的主持人加入到麦克风的行业当中,为广播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专业的电台主持人带来了新的压力挑战。
三、电台主持人风格特点分析
(一)刻板印象到个性化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电台节目中,频道化固定模式发展。传统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多的以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出现的节目当中,充当节目的串联人,以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为例,播报交通路况和突发情况,在网络还未全面发展之际,节目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以音乐广播为例,主持人仪式感浓厚,作用单一。在节目中以串联歌单或音乐新闻消息为主,无法带来听众交流感、互动感。“听众体验感”效果微弱。
在另一方面,音乐电台节目,因为其风格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听众群。我国的音乐电台节目经过在市场上的不断摸索,正在逐步的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电台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音乐广播电台受众的收听方式出现了一些改变,由过去专注于固定节目的追随收听,逐渐变成当下的随性的收听,由过去的完整收听电台节目逐渐变成了比较碎片化的收听。音乐电台节目受众的这些变化,要求电台在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坚持发展之外,还需要根据受众的收听习惯对音乐电台节目进行相应的改善和转型,逐渐适应现代化人们的需求。一部分可打造碎片化节目来填补听众碎片化时间,另外,可打造与自身品牌相适应的品质化节目内容。而对于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更加的多样化和垂直化。面对垂直化的市场划分,需要结合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来粘合受众群体。培养粉丝忠诚度。在自媒体广播平台中的节目主持人实现精准定位,垂直化角色发展。根据平台或自身发展来培养主持人风格特点。
以喜马拉雅FM中“程一电台”为例,主持人程一在创办“DJ程一”平台后,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FM客户端实现联动发展。截止2017年底,程一电台实现从0做到20亿播放量。受众群体精准定位为80,90单身女性群体,面向此类群体,实现自我定位,把主持人实现角色化标签出现在听众耳前。主持人程一敏感的捕捉到听众情感需求,自我定位为“你身边的男朋友,用声音温暖你。节目片花“夜晚的声音会发光,用声音照亮你的心”等,在最合适的时间,播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和一些容易打动到人们内心深处的软文来进行情感攻势。运用自身极高的专业素质,用声音征服听众。
和其他媒介相比,广播这一以声音为符号传递信息的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内心情感的表达。电台节目主持人作为和观众联系最直接的人,作为广播电台的“直接代言人”和主角,如何在节目中进行情感的正确和妥帖的表达,传递给听众正能量,将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声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