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以欧弟为例(附件)
摘 要对于主持人是否需要运用表演技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饱受大家的争议。然而却在艺术领域里,是有许多门类都有着相通之处,甚至通过从表演学的角度来看,主持艺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表演行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表演不同于演员的表演,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演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得表演,它是一种“非角色”表演,这种表演不仅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主持人在舞台上功底的体现,同时在这种表演的基础下有助于帮助主持人与台下的观众搭建起一个良好沟通的桥梁,在舞台上的主持人能运用表演艺术表达自身情感、促进嘉宾交流、拉近受众距离。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在舞台上他会将表演表现得天衣无缝,让台下的观众看不出他有表演的痕迹,让大家觉得节目做的自然得体,能够为他的节目传情达意,这样才能更好的更自然的与观众交流。本文以欧弟为例,探究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非角色”表演活动对当前的综艺节目的发展利弊。
目录
前言 1
一、电视综艺节目需要表演元素 1
(1)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多种艺术形式 1
(2)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发展 2
(3)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2
二、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 2
(1)“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的区别 2
(2).何为“非角色”表演 2
(3)“非角色表演”对于主持人的重要性 3
三、“非角色表演”对于节目的影响——以欧弟为例 3
(一)在节目中运用表演因素的积极性 3
1.使综艺节目更具有观赏性 3
2.使主持人在镜头前更加自然 4
3.满足了观众对于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心理期待 4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的消极作用 4
1.为了表演而表演,用表演来主持 4
2.主持人角色定位错误 5
3.将表演艺术过分的发挥 5
4.主持人审美出现问题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主持人”这一名称并且走进大众的视野。主持人节目作为重要的媒介传播方式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节目主持人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术界对于主持人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但是由于主持人作为一门复杂的社会职业拥有其他多门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国内国外对于节目主持人的研究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回答。其中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问题,也是近期学者观众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持人在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一刻起,表演元素就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学者们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表演到底对于主持是有利还是有弊,如何权衡也成了主持人们必修科目。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仅仅只能活跃学术气氛,却迟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人的成功与否与这一问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一档节目的关注率,与这一问题成正比。如今,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己成为学者研究节目主持人时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综艺主持人是综艺节目的主导者,综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决定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也决定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好与坏,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表演功底更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必备的一门专业素质,综艺主持人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的主持能力,还有利于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的表达,使节目的感情色彩更加的丰富动人,也能提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节目张弛有度,主持人在需要掌握表演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对在节目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培养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使综艺节目变得更加有趣,综艺感十足。
电视综艺节目需要表演元素
(1)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多种艺术形式
在整体市场各类节目的播出与收视中,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依然是拉动收视的三巨头,三大类型节目占据总收视量的57.1%。在快节奏的社会,人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和放松,综艺类节目就是人们在电视上获取快乐最简单的方式。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表演艺术和语言艺术在电视媒体中的一种表现传播方式,它是创造性的将多种艺术形式及游戏样式集合起来形成一档趣味性、艺术性、综艺性多种性质结合起来的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的产生是由音乐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演变发展而来的。它拥有特别的电视表现手法,能够充分的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例如声音与舞台灯光的结合产生的效果、与其他节目不同的视觉造型感受等。电视综艺节目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或者非艺术形式为一体,例如戏剧、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猜、音乐、问答、舞蹈等等。在节目中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能够保留艺术形式中原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位,还能够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新媒体电子科技相融合产生特殊的艺术性,能够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需求和娱乐消遣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2)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是一个“杂家”,什么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节目中体现出来,并且达到很可观的节目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受众对于综艺节目的热爱始终不灭的原因之一,当表演元素进入综艺节目时,带来了更为可观的效果。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和竞争化导致节目对于电视节目的特点、内容、看点以及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是节目的串联者而且是节目的中心,一档好的综艺节目首先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非角色”表演部分。试比较一档少儿节目,当主持人上台时穿的是卡通动漫形象的衣服或者是打扮的西装革履的上台,哪个能够吸引住小朋友们的眼球?肯定是前者能够贴近孩子们童趣的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喜欢金龟子的原因之一。笔者的实践调查显示98.5%的人认为主持人应该穿节目适合的衣服上台而不是穿自己适合的衣服。再例如,一档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如果参与到节目中的游戏中去,是不是受众看到的趣味性更强一些?这些感受都是不言而喻的。
(3)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逐渐发展与成熟,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否彰显的鲜明个性和真实感,但是这种真实的感受与以往的生活形象不同,这需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的个性来对主持人的自我进行选择,因此,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主持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表演元素时,会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自然更具有交流的传递出来。现在电视媒介传播越来越重视传播的反馈与互动,主持人在台前进行互动的时候,要满足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行为期待和视听需求,为了达到这种传播和影响的目的,形成较好的互动效果,这就需要主持人要增强交流感和亲和力,能够更好的接收到观众的反馈。从而跟好的完成自己前台活动,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
二、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
(1)“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的区别
主持人和演员是两个不同但却相通的两个职业,一个好的主持人未必是好演员,一个好的演员也未必是个好的主持人,这毕竟是两个相似而又不相同的职业。演员的表演是“角色表演”,演员可能为了剧本的需要扮演成与自己性格脾气完全不符的角色,也可以一人分饰多角,在不同的剧本中需要扮演的人物与之前的人物完全不同,而且有些演员在摄像机前和摄像机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是主持人与演员不同,他是真实的显示自我,不是在扮演也不是在塑造角色,是“非角色”表演。例如欧弟在《天天向上》中主持节目,进行表演和主持,在摄像机前显示的就是欧弟本人。但是在“祖宗十九代”里中扮演的祖宗就是角色而并非是他本人。
(2)何为“非角色”表演
我国提出“非角色”表演时,比外国提出这个观点晚了许多。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是在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节目主持人专题研讨会”上,我国著名学者壮春雨提出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是一种元角色表演”的论点。这个论点一经被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学者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视。其内容大概是主持人角色的转变,不是“塑造”而是“显示”。主持人不应该将自身生活习惯中的自我全部都带到节目中去,应该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是通过不同的节目风格和节目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对媒体传播的是他所需要传播的内容和态度。主持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多种不同的一面组合而来,需要显示与节目内容、风格相结合的自我优秀的一部分。可能在节目中需要主持人扩大自己的某一部分或者缩小某一部分,把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呈献给受众。例如欧弟在一期天天向上中表现自己的bbox,其实欧弟的bbox水平并不是算好的,只是简单的三个音组合起来,但是因为节目的需要,他将自己的bbox重新编排,让大家看的连声叫好,可能他的水平放在职业里算初中生的水平,笔者简单调查了一下网友对于欧弟bbox的水平为什么等级,数据表示有40%认为一般般35%认为挺好25%认为差劲,但是在节目中的呈现,已经给节目起到添光加彩的作用。
目录
前言 1
一、电视综艺节目需要表演元素 1
(1)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多种艺术形式 1
(2)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发展 2
(3)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2
二、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 2
(1)“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的区别 2
(2).何为“非角色”表演 2
(3)“非角色表演”对于主持人的重要性 3
三、“非角色表演”对于节目的影响——以欧弟为例 3
(一)在节目中运用表演因素的积极性 3
1.使综艺节目更具有观赏性 3
2.使主持人在镜头前更加自然 4
3.满足了观众对于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心理期待 4
(二)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运用表演的消极作用 4
1.为了表演而表演,用表演来主持 4
2.主持人角色定位错误 5
3.将表演艺术过分的发挥 5
4.主持人审美出现问题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主持人”这一名称并且走进大众的视野。主持人节目作为重要的媒介传播方式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节目主持人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术界对于主持人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但是由于主持人作为一门复杂的社会职业拥有其他多门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国内国外对于节目主持人的研究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回答。其中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问题,也是近期学者观众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持人在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一刻起,表演元素就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学者们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表演到底对于主持是有利还是有弊,如何权衡也成了主持人们必修科目。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仅仅只能活跃学术气氛,却迟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人的成功与否与这一问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一档节目的关注率,与这一问题成正比。如今,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己成为学者研究节目主持人时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综艺主持人是综艺节目的主导者,综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决定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也决定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好与坏,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表演功底更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必备的一门专业素质,综艺主持人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的主持能力,还有利于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的表达,使节目的感情色彩更加的丰富动人,也能提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节目张弛有度,主持人在需要掌握表演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对在节目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培养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使综艺节目变得更加有趣,综艺感十足。
电视综艺节目需要表演元素
(1)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多种艺术形式
在整体市场各类节目的播出与收视中,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依然是拉动收视的三巨头,三大类型节目占据总收视量的57.1%。在快节奏的社会,人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和放松,综艺类节目就是人们在电视上获取快乐最简单的方式。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表演艺术和语言艺术在电视媒体中的一种表现传播方式,它是创造性的将多种艺术形式及游戏样式集合起来形成一档趣味性、艺术性、综艺性多种性质结合起来的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的产生是由音乐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演变发展而来的。它拥有特别的电视表现手法,能够充分的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例如声音与舞台灯光的结合产生的效果、与其他节目不同的视觉造型感受等。电视综艺节目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或者非艺术形式为一体,例如戏剧、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猜、音乐、问答、舞蹈等等。在节目中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能够保留艺术形式中原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位,还能够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新媒体电子科技相融合产生特殊的艺术性,能够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需求和娱乐消遣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2)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是一个“杂家”,什么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节目中体现出来,并且达到很可观的节目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受众对于综艺节目的热爱始终不灭的原因之一,当表演元素进入综艺节目时,带来了更为可观的效果。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和竞争化导致节目对于电视节目的特点、内容、看点以及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是节目的串联者而且是节目的中心,一档好的综艺节目首先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非角色”表演部分。试比较一档少儿节目,当主持人上台时穿的是卡通动漫形象的衣服或者是打扮的西装革履的上台,哪个能够吸引住小朋友们的眼球?肯定是前者能够贴近孩子们童趣的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喜欢金龟子的原因之一。笔者的实践调查显示98.5%的人认为主持人应该穿节目适合的衣服上台而不是穿自己适合的衣服。再例如,一档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如果参与到节目中的游戏中去,是不是受众看到的趣味性更强一些?这些感受都是不言而喻的。
(3)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逐渐发展与成熟,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否彰显的鲜明个性和真实感,但是这种真实的感受与以往的生活形象不同,这需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的个性来对主持人的自我进行选择,因此,表演元素在综艺节目主持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表演元素时,会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自然更具有交流的传递出来。现在电视媒介传播越来越重视传播的反馈与互动,主持人在台前进行互动的时候,要满足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行为期待和视听需求,为了达到这种传播和影响的目的,形成较好的互动效果,这就需要主持人要增强交流感和亲和力,能够更好的接收到观众的反馈。从而跟好的完成自己前台活动,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
二、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
(1)“角色表演”与“非角色表演”的区别
主持人和演员是两个不同但却相通的两个职业,一个好的主持人未必是好演员,一个好的演员也未必是个好的主持人,这毕竟是两个相似而又不相同的职业。演员的表演是“角色表演”,演员可能为了剧本的需要扮演成与自己性格脾气完全不符的角色,也可以一人分饰多角,在不同的剧本中需要扮演的人物与之前的人物完全不同,而且有些演员在摄像机前和摄像机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是主持人与演员不同,他是真实的显示自我,不是在扮演也不是在塑造角色,是“非角色”表演。例如欧弟在《天天向上》中主持节目,进行表演和主持,在摄像机前显示的就是欧弟本人。但是在“祖宗十九代”里中扮演的祖宗就是角色而并非是他本人。
(2)何为“非角色”表演
我国提出“非角色”表演时,比外国提出这个观点晚了许多。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是在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节目主持人专题研讨会”上,我国著名学者壮春雨提出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是一种元角色表演”的论点。这个论点一经被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学者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视。其内容大概是主持人角色的转变,不是“塑造”而是“显示”。主持人不应该将自身生活习惯中的自我全部都带到节目中去,应该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是通过不同的节目风格和节目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对媒体传播的是他所需要传播的内容和态度。主持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多种不同的一面组合而来,需要显示与节目内容、风格相结合的自我优秀的一部分。可能在节目中需要主持人扩大自己的某一部分或者缩小某一部分,把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呈献给受众。例如欧弟在一期天天向上中表现自己的bbox,其实欧弟的bbox水平并不是算好的,只是简单的三个音组合起来,但是因为节目的需要,他将自己的bbox重新编排,让大家看的连声叫好,可能他的水平放在职业里算初中生的水平,笔者简单调查了一下网友对于欧弟bbox的水平为什么等级,数据表示有40%认为一般般35%认为挺好25%认为差劲,但是在节目中的呈现,已经给节目起到添光加彩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