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对比研究以鲁豫有约与ellenshow为例(附件)
摘 要谈话类节目是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在演播室中就一些特定话题展开讨论的节目。《Ellen show》是美国广受观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而《鲁豫有约》是我国比较著名的谈话类节目,两者有一定差别,无论从节目的宏观结构,还是微观层面的话论,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尤其是微观层面的差异更为明显。本文将结合《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两个电视节目对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进行对比探讨,从语言表达、沟通方式、外在形象、思想价值观、现场互动技巧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更为深入地理解中美谈话类节目风格差异的体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然后从受众互动、个性化主持、语言表达等三方面对国内综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提升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概述 3
(一)《鲁豫有约》节目 3
(二)《艾伦秀》节目 3
三、《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风格差异对比 5
(一)语言表达对比 5
(二)沟通方式对比 5
(三)外在形象对比 6
(四)思想价值观传达对比 6
(五)现场互动技巧对比 7
四、中美谈话类节目出现风格差异的原因 8
(一)中美文化差异 8
(二)中美价值观差异 8
(三)中美社会氛围差异 8
五、美国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对我国主持风格的启示 10
(一)与受众开展更多互动 10
(二)建立个性主持风格 10
(三)不断优化语言表达方式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谈话类节目起源于西方国家,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灵活自由,深受大众喜爱。自20世纪90年代央视推出《实话实说》节目后,我国许多电视台也纷纷打造谈话类节目,一时间热闹非凡。谈话类节目也成为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深受大众喜爱。在众多谈话类节目中,我国涌现出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批优秀的节目,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非常静距离》等等。其中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广受好评,鲁豫也随之被称为“东方奥普拉”。《艾伦秀》是美国谈话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该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我国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有一定差别。《鲁豫有约》和《艾伦秀》的语料,无论从节目的宏观结构,还是微观层面的话论,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尤其是微观层面的差异更为明显。本文将结合《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两个电视节目对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进行对比探讨,更为深入地理解中美谈话类节目风格差异的体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然后对国内综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提升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两档中外最具代表性谈话节目风格差异的研究,一直以来就十分受关注。像美国学者普力克李,坦斯J等学者早在美国《艾伦秀》节目火热之初,就已经从多个角度关注了这档综艺节目,对节目中主持人艾伦的语言风格、沟通技巧等进行了探讨。后来随着国内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对比国内综艺节目《鲁豫有约》和美国《艾伦秀》节目风格差异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学者中,龙凌子、倪景义、赵允允、杨盼盼在其相关的研究中都有开展关于这两档综艺节目风格差异的对比,也都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龙凌子在研究中指出,《鲁豫有约》鲁豫展现出来的是端庄、儒家、亲和、气质的个人形象,而《艾伦秀》艾伦表现出来的是直爽、幽默、个性、热情的素养,这是中美文化交融中不同的形象要求所造成的。倪景义研究指出的“打断”这种语言现象在《艾伦秀》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要远多于《鲁豫有约》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尤其要强调的是,《艾伦秀》中的嘉宾发起的成功打断要比《鲁豫有约》中嘉宾发起的成功打断要多。杨盼盼指出,《艾伦秀》中的话轮转换频率明显高于《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频率;《艾伦秀》中会话参与者使用保持话轮的方式多于《鲁豫有约》中的参与者;《艾伦秀》中会话参与者频繁使用争取话轮方式,而在《鲁豫有约》中却并不如此;在两档节目中,主持人艾伦在保持、争取和放弃话轮方式的使用上均多于陈鲁豫。
整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形成的结论包括对话策划、沟通方式、角色定位,话语转换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所得出的结论无论是策略的内容还是总结的形式都各有不同,形成了关于两档节目差异性的不同见解。但系统来看,当前研究虽然关注深入,但多是从主持人表现出来的一些具体的行为展开分析,缺乏文化基础和受众需求因素的兼顾,得出的结论对于主持人借鉴来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谈话类节目一直是综艺节目中十分受欢迎的一档节目形式,关于谈话类节目的研究也一直是行业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以《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为例,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提出关于中美谈话类节目风格差异的新观点,对于这一方向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另外,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谈话技巧、沟通策略、角色定位、互动方式等,是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中都需要把握的问题,而在谈话类节目中的综合体现更为集中。本文研究中对于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的对比,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优秀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有助于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概述
(一)《鲁豫有约》节目
1.节目分析
《鲁豫有约》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开播于1998年,节目以主持人陈鲁豫的名字命名,可见电视台对主持人的信任。节目播出后立刻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鲁豫清新自然的主持风格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同。2005年,《鲁豫有约》进行了全新改版,由周播的形式改为日播,这表示着节目的播出数量骤增,谈话类节目播出太多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但《鲁豫有约》却在质疑声中走了出来,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湖南卫视买断了《鲁豫有约》的独播权,其他卫视停播;2010年,《鲁豫有约》登陆安徽卫视,每周一到周五晚21:27分播出;2015年,《鲁豫有约》再次改版,并在旅游卫视播出,播出时间为每周四到周六的晚上20:30。虽然《鲁豫有约》经历了多次改版,并调整了播出时间和播放平台,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减,这不仅与节目的内容、形式、制作等有关,也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2.主持人分析
陈鲁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并在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工作,担任节目主持人,并于次年荣获“央视最受欢迎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在1996年,陈鲁豫跳槽到凤凰卫视,开始主持多档节目,比如《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等,并参与主持凤凰卫视的大型新闻直播节目,为其奠定了丰富的主持经验。1998年,陈鲁豫主持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其后,凤凰卫视为陈鲁豫量身定制了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丰厚的主持经验,清新的主持风格,让鲁豫的名字传入观众心中,节目以及主持人一炮而红,《鲁豫有约》被 《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正是多年的主持经验的积累,让陈鲁豫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她在节目中善于倾听,留给嘉宾更多的表达空间,让嘉宾处于一个比较轻松舒适的谈话氛围中;同时,她还注意放低姿态,并不会故意在节目中卖弄文学知识,而是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以一个普通人的表达方式与嘉宾沟通交流,像是邻家小妹,让嘉宾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故事。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概述 3
(一)《鲁豫有约》节目 3
(二)《艾伦秀》节目 3
三、《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风格差异对比 5
(一)语言表达对比 5
(二)沟通方式对比 5
(三)外在形象对比 6
(四)思想价值观传达对比 6
(五)现场互动技巧对比 7
四、中美谈话类节目出现风格差异的原因 8
(一)中美文化差异 8
(二)中美价值观差异 8
(三)中美社会氛围差异 8
五、美国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对我国主持风格的启示 10
(一)与受众开展更多互动 10
(二)建立个性主持风格 10
(三)不断优化语言表达方式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谈话类节目起源于西方国家,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灵活自由,深受大众喜爱。自20世纪90年代央视推出《实话实说》节目后,我国许多电视台也纷纷打造谈话类节目,一时间热闹非凡。谈话类节目也成为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深受大众喜爱。在众多谈话类节目中,我国涌现出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批优秀的节目,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非常静距离》等等。其中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广受好评,鲁豫也随之被称为“东方奥普拉”。《艾伦秀》是美国谈话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该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我国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有一定差别。《鲁豫有约》和《艾伦秀》的语料,无论从节目的宏观结构,还是微观层面的话论,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尤其是微观层面的差异更为明显。本文将结合《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两个电视节目对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进行对比探讨,更为深入地理解中美谈话类节目风格差异的体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然后对国内综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提升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两档中外最具代表性谈话节目风格差异的研究,一直以来就十分受关注。像美国学者普力克李,坦斯J等学者早在美国《艾伦秀》节目火热之初,就已经从多个角度关注了这档综艺节目,对节目中主持人艾伦的语言风格、沟通技巧等进行了探讨。后来随着国内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对比国内综艺节目《鲁豫有约》和美国《艾伦秀》节目风格差异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学者中,龙凌子、倪景义、赵允允、杨盼盼在其相关的研究中都有开展关于这两档综艺节目风格差异的对比,也都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龙凌子在研究中指出,《鲁豫有约》鲁豫展现出来的是端庄、儒家、亲和、气质的个人形象,而《艾伦秀》艾伦表现出来的是直爽、幽默、个性、热情的素养,这是中美文化交融中不同的形象要求所造成的。倪景义研究指出的“打断”这种语言现象在《艾伦秀》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要远多于《鲁豫有约》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尤其要强调的是,《艾伦秀》中的嘉宾发起的成功打断要比《鲁豫有约》中嘉宾发起的成功打断要多。杨盼盼指出,《艾伦秀》中的话轮转换频率明显高于《鲁豫有约》中的话轮转换频率;《艾伦秀》中会话参与者使用保持话轮的方式多于《鲁豫有约》中的参与者;《艾伦秀》中会话参与者频繁使用争取话轮方式,而在《鲁豫有约》中却并不如此;在两档节目中,主持人艾伦在保持、争取和放弃话轮方式的使用上均多于陈鲁豫。
整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形成的结论包括对话策划、沟通方式、角色定位,话语转换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所得出的结论无论是策略的内容还是总结的形式都各有不同,形成了关于两档节目差异性的不同见解。但系统来看,当前研究虽然关注深入,但多是从主持人表现出来的一些具体的行为展开分析,缺乏文化基础和受众需求因素的兼顾,得出的结论对于主持人借鉴来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谈话类节目一直是综艺节目中十分受欢迎的一档节目形式,关于谈话类节目的研究也一直是行业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以《鲁豫有约》和《艾伦秀》为例,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提出关于中美谈话类节目风格差异的新观点,对于这一方向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另外,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谈话技巧、沟通策略、角色定位、互动方式等,是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中都需要把握的问题,而在谈话类节目中的综合体现更为集中。本文研究中对于中美谈话类节目主持风格的对比,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优秀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有助于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鲁豫有约》和《艾伦秀》节目概述
(一)《鲁豫有约》节目
1.节目分析
《鲁豫有约》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开播于1998年,节目以主持人陈鲁豫的名字命名,可见电视台对主持人的信任。节目播出后立刻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鲁豫清新自然的主持风格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同。2005年,《鲁豫有约》进行了全新改版,由周播的形式改为日播,这表示着节目的播出数量骤增,谈话类节目播出太多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但《鲁豫有约》却在质疑声中走了出来,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湖南卫视买断了《鲁豫有约》的独播权,其他卫视停播;2010年,《鲁豫有约》登陆安徽卫视,每周一到周五晚21:27分播出;2015年,《鲁豫有约》再次改版,并在旅游卫视播出,播出时间为每周四到周六的晚上20:30。虽然《鲁豫有约》经历了多次改版,并调整了播出时间和播放平台,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减,这不仅与节目的内容、形式、制作等有关,也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2.主持人分析
陈鲁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并在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工作,担任节目主持人,并于次年荣获“央视最受欢迎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在1996年,陈鲁豫跳槽到凤凰卫视,开始主持多档节目,比如《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等,并参与主持凤凰卫视的大型新闻直播节目,为其奠定了丰富的主持经验。1998年,陈鲁豫主持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其后,凤凰卫视为陈鲁豫量身定制了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丰厚的主持经验,清新的主持风格,让鲁豫的名字传入观众心中,节目以及主持人一炮而红,《鲁豫有约》被 《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正是多年的主持经验的积累,让陈鲁豫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她在节目中善于倾听,留给嘉宾更多的表达空间,让嘉宾处于一个比较轻松舒适的谈话氛围中;同时,她还注意放低姿态,并不会故意在节目中卖弄文学知识,而是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以一个普通人的表达方式与嘉宾沟通交流,像是邻家小妹,让嘉宾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故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