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掌控以奇葩说为例(附件)
摘 要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由最初的沉寂到逐渐觉醒到后来的多元化,都是随着综艺节目而变化的。综艺节目形态要素的千变万化要求了主持人也应与时俱进。文章主要以《奇葩说》中主持人的表现为例,分析了节目主持人在话语权被分割,并且不再成为节目唯一掌控者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更好的把握话语权。《奇葩说》作为大热的网络综艺节目,其形态要素极具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在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把控不仅仅是在节目中说话的多少,而更多的是其表达观点的影响力大小,另一方面话语权的运用范围不仅仅是在节目语言中,广告语言也是体现住主持人话语权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把握话语权应从“道”和“术”两方面着手。“道”意味着要打牢基础,加强文化修养。“术”意味着主持人应当掌握沟通技巧,把握整体节奏。研究主持人在话语权上的变化对今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 录
一、话语权概说 1
(一) 话语权定义 1
(二) 节目主持人与话语权 1
(三) 综艺节目发展四十年主持人话语权的变化 1
二、《奇葩说》节目概述 2
(一) 《奇葩说》节目特点与成功要素分析 2
(二) 《奇葩说》的节目主持人 3
三、《奇葩说》主持人话语权分析 4
(一)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4
(二) 主持人在节目中话语权的体现 5
(三) 话语权掌控过程中抽象语言符号的运用 5
(四)话语权掌控过程中具象语言符号的运用 6
四、 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控话语权 6
(一)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道的提升 6
(二) 提高专业素养,注重“术”的提升 7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一、话语权概说
话语权定义
张颂曾在《话语权简论》中描述话语权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话语权的运用更是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力度。话语权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分析。从广义上来说,宋秋怡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掌控分析》中提到,话语权是信息传播者的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话权力,也就是信息传播者控制舆论的权力。从狭义上来说,梁晶晶、王琳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思考》中表示,话语权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是指其本身通过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的手段,再通过大众传媒作为平台,从而传播给受众信息的权力。笔者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话语权主要是在网络综艺节目环境下,主持人所表达信息的影响力。
节目主持人与话语权
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掌控决定着其本身的角色定位与传播效果,所以话语权在节目主持人身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综艺节目相对于传统综艺节目来说平台的包容性更高一些,这就使得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话语权运用的范围更广,方式更加灵活。但这在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主持人为了吸引受众目光滥用话语权的现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就要求了节目主持人在话语权上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并且话语权作为一种可以影响舆论的大众权力,其持有者应当理性掌控,更应遵守节目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虽然话语权在使用上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这并不影响节目主持人对话语权的掌控,相反,有了统一的大前提,节目主持人充分把握话语权后的舆论影响力便可以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总而言之,节目主持人在大前提下如何更好的运用并且把握住话语权,这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个严酷的挑战。
综艺节目发展四十年主持人话语权的变化
广播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的体现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综艺节目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们对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并不清晰,并且也没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所以当时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可以说十分空白,在一些春节联欢晚会上,担任主持人角色的有马季、姜昆、刘晓庆等演员,当时,作为非专业的节目主持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作为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掌控,相比较来说,其本身的原生角色体现的特点更为突出,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话语权在节目主持人身上并没有突出体现,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话语权的沉默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实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也同样发展迅猛,广播综艺节目和电视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综艺节目的增多使得主持人这一角色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综艺节目主持人自身的专业性也不断提高,并且有了一定的职业规范和方向,由此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一角色的定位日益明显。无论是广播综艺节目还是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按照台本来主持节目,而是发挥一定的个人特色,突出一定的个人特点的渲染节目主持词,使得节目更具有灵活性。此时,主持人角色特点的突出体现也使得话语权的掌控发生了变化,节目支持人开始把握话语权,并良好的利用话语权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的话语权属于沉默阶段的话,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主持人话语权的萌芽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综艺节目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在之前话语权萌芽阶段时,综艺节目主持人虽然不再照本宣科并对台本进行了一定的渲染加工,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内敛性,并没有完全发挥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特色。节目也没有体现出多元化,比如在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上还是具有局限性。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多元化特点已经十分明显,主持人的话语权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过语言符号来实现,加入了更多的非语言符号,比如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节目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掌控变得更加熟练,这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好的节目体验,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的体现
从2014年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广播或电视为载体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综艺节目相对于传统综艺节目来说,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节目主持人可发挥的余地变大,但是另一方面,参与者的增多使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被分割,从而主持人把握话语权的比例越来越小。随着主持人在节目中所担任的角色变得多样化,话语权不仅体现在了节目语言当中,也体现在了广告语言当中。总的来说,话语权开始分配到所有节目参与者手中,主持人所把控的话语权比例也越来越小,但是话语权掌握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的多少,即使在话语权被分割的情况下,主持人如果可以将节目语言话语权和广告语言话语权充分利用,那么其所传播的信息量和自身的地位并不会被削弱。
二、《奇葩说》节目概述
《奇葩说》节目特点与成功要素分析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最具有代表性的那便是《奇葩说》,其从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收益率一路飙升,成为当红的网络综艺节目。在《奇葩说》节目中,节目参与者不仅仅有主持人和嘉宾,还有辩手以及现场观众,节目参与者的增多使得话语权被分割,从而主持人的话语权比例便被缩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话语的影响力并没有缩小。另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将话语权不仅仅运用到了节目语言当中,还运用到了广告语言当中。《奇葩说》节目不仅仅内容吸引观众,其广告打得也让人印象深刻,这都印证了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成功把控。总的来说,《奇葩说》具有网络综艺的特征,又很好的体现了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掌控,所以笔者以《奇葩说》为案例分析在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把控话语权。
目 录
一、话语权概说 1
(一) 话语权定义 1
(二) 节目主持人与话语权 1
(三) 综艺节目发展四十年主持人话语权的变化 1
二、《奇葩说》节目概述 2
(一) 《奇葩说》节目特点与成功要素分析 2
(二) 《奇葩说》的节目主持人 3
三、《奇葩说》主持人话语权分析 4
(一)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4
(二) 主持人在节目中话语权的体现 5
(三) 话语权掌控过程中抽象语言符号的运用 5
(四)话语权掌控过程中具象语言符号的运用 6
四、 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控话语权 6
(一)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道的提升 6
(二) 提高专业素养,注重“术”的提升 7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一、话语权概说
话语权定义
张颂曾在《话语权简论》中描述话语权的运用直接关系到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话语权的运用更是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力度。话语权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分析。从广义上来说,宋秋怡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掌控分析》中提到,话语权是信息传播者的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话权力,也就是信息传播者控制舆论的权力。从狭义上来说,梁晶晶、王琳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思考》中表示,话语权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是指其本身通过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的手段,再通过大众传媒作为平台,从而传播给受众信息的权力。笔者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话语权主要是在网络综艺节目环境下,主持人所表达信息的影响力。
节目主持人与话语权
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掌控决定着其本身的角色定位与传播效果,所以话语权在节目主持人身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综艺节目相对于传统综艺节目来说平台的包容性更高一些,这就使得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话语权运用的范围更广,方式更加灵活。但这在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主持人为了吸引受众目光滥用话语权的现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就要求了节目主持人在话语权上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并且话语权作为一种可以影响舆论的大众权力,其持有者应当理性掌控,更应遵守节目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虽然话语权在使用上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这并不影响节目主持人对话语权的掌控,相反,有了统一的大前提,节目主持人充分把握话语权后的舆论影响力便可以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总而言之,节目主持人在大前提下如何更好的运用并且把握住话语权,这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个严酷的挑战。
综艺节目发展四十年主持人话语权的变化
广播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的体现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综艺节目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们对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并不清晰,并且也没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所以当时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可以说十分空白,在一些春节联欢晚会上,担任主持人角色的有马季、姜昆、刘晓庆等演员,当时,作为非专业的节目主持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作为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掌控,相比较来说,其本身的原生角色体现的特点更为突出,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话语权在节目主持人身上并没有突出体现,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话语权的沉默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实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也同样发展迅猛,广播综艺节目和电视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综艺节目的增多使得主持人这一角色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综艺节目主持人自身的专业性也不断提高,并且有了一定的职业规范和方向,由此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一角色的定位日益明显。无论是广播综艺节目还是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按照台本来主持节目,而是发挥一定的个人特色,突出一定的个人特点的渲染节目主持词,使得节目更具有灵活性。此时,主持人角色特点的突出体现也使得话语权的掌控发生了变化,节目支持人开始把握话语权,并良好的利用话语权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的话语权属于沉默阶段的话,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主持人话语权的萌芽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综艺节目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在之前话语权萌芽阶段时,综艺节目主持人虽然不再照本宣科并对台本进行了一定的渲染加工,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内敛性,并没有完全发挥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特色。节目也没有体现出多元化,比如在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上还是具有局限性。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多元化特点已经十分明显,主持人的话语权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过语言符号来实现,加入了更多的非语言符号,比如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节目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掌控变得更加熟练,这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好的节目体验,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的体现
从2014年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广播或电视为载体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综艺节目相对于传统综艺节目来说,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节目主持人可发挥的余地变大,但是另一方面,参与者的增多使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权被分割,从而主持人把握话语权的比例越来越小。随着主持人在节目中所担任的角色变得多样化,话语权不仅体现在了节目语言当中,也体现在了广告语言当中。总的来说,话语权开始分配到所有节目参与者手中,主持人所把控的话语权比例也越来越小,但是话语权掌握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的多少,即使在话语权被分割的情况下,主持人如果可以将节目语言话语权和广告语言话语权充分利用,那么其所传播的信息量和自身的地位并不会被削弱。
二、《奇葩说》节目概述
《奇葩说》节目特点与成功要素分析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最具有代表性的那便是《奇葩说》,其从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收益率一路飙升,成为当红的网络综艺节目。在《奇葩说》节目中,节目参与者不仅仅有主持人和嘉宾,还有辩手以及现场观众,节目参与者的增多使得话语权被分割,从而主持人的话语权比例便被缩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话语的影响力并没有缩小。另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将话语权不仅仅运用到了节目语言当中,还运用到了广告语言当中。《奇葩说》节目不仅仅内容吸引观众,其广告打得也让人印象深刻,这都印证了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成功把控。总的来说,《奇葩说》具有网络综艺的特征,又很好的体现了主持人对于话语权的掌控,所以笔者以《奇葩说》为案例分析在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把控话语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