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气象节目主持技巧研究(附件)
摘 要我国的气象节目早在1981年就以“图文配音”的方式出现了。1993年宋英杰老师第一次以主持人的形式出现在荧幕面前,再到2006年中国气象节目的正式成立,我国气象节目已经蓬勃发展了37年。经过中国气象先驱者们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气象节目由最早的图文模式到现在多元化的发展。气象新闻也变得越来越精准、细致。能够越来越好的为大众服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信息被受众接纳的最重要媒介之一。主持人作为天气预报节目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气象节目多元化的发展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气象节目和主持人的素质都有待提高。电视是主持人媒体,气象节目纵深化发展离不开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培养和强化。
Key words: .A TV weather program; a host; a skill.目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意义 1
(三) 研究内容、方法 1
二、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 2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技巧 3
(一)气象节目主持的手势动作 3
1.手势要自然 3
2.面部表情 3
3.注意细节 3
4.指图应大方准确 4
(二)电视气象节目解说词使用技巧 5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特色社会角色定位 6
1.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6
2.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体现人文关怀 6
四、对比国内外气象节目中的主持技巧和主持风格 7
(一)美国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技巧与风格 7
(二)国内气象节目中的主持风格和形式. 8
五、总结我国气象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9
(一)问题: 9
1.千篇一律的节目方式 10
2.缺乏人文关怀和专业气象知识的缺失 10
(二)对策 11
1.主持人在直播或是录播的时候应该更时尚化不拘小节 11
2.主持应更加的贴近受众体现人文关怀,系统专业的学习气象知识 11
结语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早在夏商时期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出现了用占卜来预报天气,到现在通过气象卫星各种天文科技来精准预测气象。人类通过科技的进步不断来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期间总有那么一个人来向大众传递信息,从夜观天象的占星师到如今的天气预报员,他们的任务不是来预测天气而是传播信息让公众所知。天气变化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天气预报是关乎老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信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己经成为传播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的重要因素。自198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开播以来,我国的天气预报节目便不断发展完善。虽然,电视气象预告类节目是作为科技服务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而存在,但是,其无论是在中央电视台还是在地方电视台,节目时长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并无多大差别。然而,就是这台上短暂的数分钟,却同样需要节目主持人台下的“数年功”做支撑。具体而言,为了保证气息信息能够准确明白地传达给每一个受众,该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将气象台提供的专业化、批量化的气象信息梳理转化为受众能够理解明白的大众化、日常化的语言信息。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毕竟,我国幅员辽阔,要在短时间内简要说明全国各地或地方区域的未来几日的天气概况也并非易事。
(二) 研究目的、意义
对于电视气象节目而言,主持人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节目的统领人,气象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到加深受众对气象的认知和解读能力,让公众快捷的了解天气内容。例如农业生产时气象节目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旅游出行时天气的冷暖,主持人通过对天气的精准解读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需要以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政治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经验水平等核心素养为节目的基石,还需要有关气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才能保证该类时间短、信息量大的电视气象节目顺利录制与播出。
(三) 研究内容
本文以气象节目主持人技巧研究为题,在分析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和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技巧进行简析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主持人技巧的缺失,人文关怀不足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意见与对策,以期中国气象节目能够更好地发展。二、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
电视气象节目是向受众提供天气气象服务的新闻节目,其一般以电视为媒,传播科学可信的气息内容,便利于广大受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该类节目具有新闻性、科学性、服务性等特点。
我国电视气象节目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0年7月1日,《天气预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首播。由于当年的电视技术并不先进,因此该节目采用“气象图表+配音+字幕”的单一形式播出,并对八大城市的气象情况做了主要报道。实质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出现,而是采用“声画同步”的形式,保证了气象信息的基本传达。也因其服务于公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迈出了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第一步。直到九十年代,气象节目主持人才真正走上电视荧屏。尽管如此,该类节目仍旧犹如《新闻联播》的“赠品”一般,在《新闻联播》之后顺带播出,形式单一且没有独立时空。直到2003 年7 月,一档包含了气象天文知识介绍、天气预报与出行温馨提示,并结合了家居生活、饮食健身、旅游等元素的电视气象节目——《天气资讯》才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播出。内容丰富的同时,形式也有所改变,增加不少与之相关的电影片段以提升节目的视觉效果。至此以后,电视气象节目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天气和新的面貌。气象节目日益多样化,如信息、科普、娱乐等。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技巧
(一)气象节目主持的手势动作
1.手势要自然
手势可以被视为语言的辅助。当然,主持电视节目与表演舞台剧还有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两者都是在表演,但前者不易让人察觉表演之感。例如在王蓝一在天气报节目中对手势的把握就非常的自然,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舒服。对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而言,其设计的手势要不露痕迹,不能故意而为。任何缺乏情感的动作都是刻意的。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要因情而动,随感而动,以自然为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手势始终是语言的辅助。幅度过大、频率过高的手势都将影响整个节目效果,无异于节目内容的表达与情感的释放,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2.面部表情
主持人的面部表情能够给予受众一种潜在的心理暗示。例如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面部表情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和蔼,十分的有亲和力,一下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放松的面部表情或是自然的微笑能够给人一种愉悦与真诚,加之主持人特有的甜美或朗润的声音,将带动受众一起进入一个轻松活泼的电视环境之中,并在其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同时,享受美感。当然,张合的表情也有助于主持人更好地吐字发音,也助于将有声语言表达情感的效果达到最佳,才能让受众者感受到主持人的关切、友好和真诚,将声音语言情感效果更好表现出来。
Key words: .A TV weather program; a host; a skill.目录
一、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意义 1
(三) 研究内容、方法 1
二、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 2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技巧 3
(一)气象节目主持的手势动作 3
1.手势要自然 3
2.面部表情 3
3.注意细节 3
4.指图应大方准确 4
(二)电视气象节目解说词使用技巧 5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特色社会角色定位 6
1.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6
2.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体现人文关怀 6
四、对比国内外气象节目中的主持技巧和主持风格 7
(一)美国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技巧与风格 7
(二)国内气象节目中的主持风格和形式. 8
五、总结我国气象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9
(一)问题: 9
1.千篇一律的节目方式 10
2.缺乏人文关怀和专业气象知识的缺失 10
(二)对策 11
1.主持人在直播或是录播的时候应该更时尚化不拘小节 11
2.主持应更加的贴近受众体现人文关怀,系统专业的学习气象知识 11
结语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早在夏商时期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出现了用占卜来预报天气,到现在通过气象卫星各种天文科技来精准预测气象。人类通过科技的进步不断来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期间总有那么一个人来向大众传递信息,从夜观天象的占星师到如今的天气预报员,他们的任务不是来预测天气而是传播信息让公众所知。天气变化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天气预报是关乎老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信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己经成为传播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的重要因素。自198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开播以来,我国的天气预报节目便不断发展完善。虽然,电视气象预告类节目是作为科技服务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而存在,但是,其无论是在中央电视台还是在地方电视台,节目时长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并无多大差别。然而,就是这台上短暂的数分钟,却同样需要节目主持人台下的“数年功”做支撑。具体而言,为了保证气息信息能够准确明白地传达给每一个受众,该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将气象台提供的专业化、批量化的气象信息梳理转化为受众能够理解明白的大众化、日常化的语言信息。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毕竟,我国幅员辽阔,要在短时间内简要说明全国各地或地方区域的未来几日的天气概况也并非易事。
(二) 研究目的、意义
对于电视气象节目而言,主持人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节目的统领人,气象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到加深受众对气象的认知和解读能力,让公众快捷的了解天气内容。例如农业生产时气象节目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旅游出行时天气的冷暖,主持人通过对天气的精准解读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需要以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政治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经验水平等核心素养为节目的基石,还需要有关气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才能保证该类时间短、信息量大的电视气象节目顺利录制与播出。
(三) 研究内容
本文以气象节目主持人技巧研究为题,在分析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和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技巧进行简析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主持人技巧的缺失,人文关怀不足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意见与对策,以期中国气象节目能够更好地发展。二、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
电视气象节目是向受众提供天气气象服务的新闻节目,其一般以电视为媒,传播科学可信的气息内容,便利于广大受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该类节目具有新闻性、科学性、服务性等特点。
我国电视气象节目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0年7月1日,《天气预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首播。由于当年的电视技术并不先进,因此该节目采用“气象图表+配音+字幕”的单一形式播出,并对八大城市的气象情况做了主要报道。实质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出现,而是采用“声画同步”的形式,保证了气象信息的基本传达。也因其服务于公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迈出了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第一步。直到九十年代,气象节目主持人才真正走上电视荧屏。尽管如此,该类节目仍旧犹如《新闻联播》的“赠品”一般,在《新闻联播》之后顺带播出,形式单一且没有独立时空。直到2003 年7 月,一档包含了气象天文知识介绍、天气预报与出行温馨提示,并结合了家居生活、饮食健身、旅游等元素的电视气象节目——《天气资讯》才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播出。内容丰富的同时,形式也有所改变,增加不少与之相关的电影片段以提升节目的视觉效果。至此以后,电视气象节目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天气和新的面貌。气象节目日益多样化,如信息、科普、娱乐等。
三、气象节目主持的技巧
(一)气象节目主持的手势动作
1.手势要自然
手势可以被视为语言的辅助。当然,主持电视节目与表演舞台剧还有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两者都是在表演,但前者不易让人察觉表演之感。例如在王蓝一在天气报节目中对手势的把握就非常的自然,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舒服。对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而言,其设计的手势要不露痕迹,不能故意而为。任何缺乏情感的动作都是刻意的。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要因情而动,随感而动,以自然为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手势始终是语言的辅助。幅度过大、频率过高的手势都将影响整个节目效果,无异于节目内容的表达与情感的释放,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2.面部表情
主持人的面部表情能够给予受众一种潜在的心理暗示。例如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面部表情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和蔼,十分的有亲和力,一下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放松的面部表情或是自然的微笑能够给人一种愉悦与真诚,加之主持人特有的甜美或朗润的声音,将带动受众一起进入一个轻松活泼的电视环境之中,并在其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同时,享受美感。当然,张合的表情也有助于主持人更好地吐字发音,也助于将有声语言表达情感的效果达到最佳,才能让受众者感受到主持人的关切、友好和真诚,将声音语言情感效果更好表现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