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发性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附件)

摘 要灾难新闻具体是指对灾难事故的新闻报道。当灾难事件爆发后,人们需要及时掌握、了解与灾难相关的信息,包括灾害的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解决状况等方面,对该类新闻报道体现出一定人道关怀和人情味,充满感情的关注着被报道者的命运与遭遇。本文主要围绕突发性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进行探讨,从灾难事件本体、媒体对于死难者和幸存者的报道以及人性的角度论述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并利队不同历史时期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进行对比,并突发性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研究分析突发性灾难报道中提升人文关怀的策略。
目 录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四)研究内容2
(五)研究方法2
二、突发性灾难与人文关怀表现2
(一)灾难事件概述2
(二)灾难报道概述 4
(三)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5
三、不同历史时期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对比7
(一)“唐山大地震”与“玉树地震”报道对比 7
(二)1998年与2016年抗洪救灾报道的对比8
(三)灾难报道的历史人文性的变化8
四、突发性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9
(一)出现媒体“失语”,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问题 9
(二)突发性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化的问题9
五、突发性灾难报道中提升人文关怀的策略9
(一)树立以人为本精神9
(二)树立生命至上原则10
(三)树立工作人文关怀至上10
结 语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当前研究者主要是从灾难报道的定义、灾难报道的特征以及人文关怀的体现等方面入手研究,主要论述了灾难报道的特点以及人文性。在当前的研究中多以理论为主,结合具体案例的研究甚少,结合具体案例研究“突发性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文章更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灾难报道因其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进而始终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在我国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与事件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与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倡导社会平等与公正为核心。与此同时,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使得在对被报道者的命运与遭遇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充满感情。因此在研究本课题对于今后灾难性报道的人文关怀的课题中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本文以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及社会责任理论为支撑,对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进行研究,梳理我国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发展进步,提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基本指向,并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及社会环境、行业规范的角度探讨实现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方法,期待能给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提升提供可操作的实际性帮助。有利于为今后的灾难报道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的灾难报道研究近期没有关于论述人文关怀的文章,我国近段时间内有不少论述灾难报道中有关人文性的文献。例如唐恒在郑州河南大学的文章《灾难报道的关怀伦理问题研究》中对于灾难报道的定义,以及其特特性进行了探讨;在李政和赵旻珉的文章《我国灾难报道研究》和《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以及董琳的《灾难报道的正能量传播》的文中详细提到了,在突发性灾难报到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很展现人文内涵。我国现在对于灾难性报道的人文性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于灾难本身的报道和对于幸存者和受难者的报道方面,对于这样的人文关怀体现比较停留在表层。对于大众而言了解事实的始末,才是受众所要关注的,因此对于灾难性报道的人文关怀应该在工作中树立人文精神,以生命至上为原则,去真实的报道事件的始末,给予大众安抚与鼓励。
(四)研究内容
研究在灾难报道所展现人文关怀的效果,以及对于人文关怀在灾难性报道中的体现。在灾难报道中凸显人文关怀,这既在报道中重视了灾难事件本体、突显媒体的主人翁意识、关注死难者和幸存者、关注救灾者和受众以及弘扬人性的真善美的人文关怀,还更好的将突发性灾难事件传达给广大受众,可以使受众的消极不良情感和情绪得到转变,使悲痛得到安慰。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依据研究任务的需要,搜集与整理相关文献,包括 “唐山大地震”与“玉树地震”报道、1998年与2016年抗洪救灾报道等一系列突发性灾难报道的相关文献,如登陆中国知网,为论文提供专业有力支撑。
2、举例研究
通过截取灾难报道片段的方式,更为直观的分析报道中人文性关怀,并以此论证观点。
二、突发性灾难与人文关怀表现
(一)灾难事件概述
1.灾难事件的主要类型
灾难事件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普遍与常见的,在爆发后会对人们、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国务院在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将重大突发事件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社会安全事件,是由涉外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等多种类型所构成的;
公共卫生事件,包含食品安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传染性疫情、动物疫情以及职业危害等相关的事件;
事故灾难,包含公共设备和设施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各种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安全事故等;
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等。
2.灾难事件的基本特性
针对于灾难事件来说,既存在着矛盾的特殊性,又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其根本原因是灾难事件有着自身运行规律与独特特征。为了能深层次的对灾难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全面剖析灾难事件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尤为重要的,这对于构建出更加合理、有效、科学的对应策略具有积极意义①。关于灾难事件的基本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破坏强烈,负向性强
由于突发性灾难对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使用各种方法来界定灾难事件的破坏性。例如根据灾难事件的紧急程度与严重性,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对应的是: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借此便可以清晰的来判断出灾难事件的严重性。总的来说,灾害的破坏性能够直接将灾难事件的大小体现出来,无论灾难属于哪种类型,都会损坏社会秩序、威胁人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可以认为灾难事件对人类社会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负向性强。
2)意外爆发,突然性强
通常来说,灾难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人们没有充足的准备。青海玉树州在2010年4月15日清晨发生了7.1级地震,导致玉树州结古镇瞬间变成废墟,救灾修复工作时隔九年依然没有完成。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导致七十多人丧生,上万间房屋倒塌,1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超百亿。灾难发生前没有过多预兆,多是意外爆发,突然性强,难以预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