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研究以寿光电台开心辣疙瘩调查为例
目 录
一、前言 6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6
(一)窄播化、分众化的传播要求是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产生的根本动因 6
(二)受众对传媒话语的掌握促进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成 7
三、 以寿光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例调查研究 8
(一)《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及节目特色分析 8
1.《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 8
2.《开心辣疙瘩》节目特色研究 9
(二)《开心辣疙瘩》的节目传播效果 12
(三)《开心辣疙瘩》的受众态度 13
四、 《开心辣疙瘩》的调查结果对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发展的启示 14
(一)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传播生命力阐述 14
(二)《开心辣疙瘩》的调查结果对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生命力发展的启示 15
1.立业之本:方言是“壳”,内容是“核”,夯实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内容基础 15
2.提升之道:加强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主持人的特质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录(《开心辣疙瘩》节目问卷调查表)................................................20
一、前言
在东方传媒互相博弈的今天,方言节目以其独特地民族风俗、鲜明地语言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本土特色在众多千篇一律的节目中脱颖而出,且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如火如荼。随着方言节目进入专家学者的关注视线,正在寻找自身突破点的地方电台也逐渐地意识到了方言节目的巨大传播魔力,继而推出了一些顺应潮流的节目。而山东寿光电台辖下的《开心辣疙瘩》便是其中之一。在看惯了规行矩步的普通话节目,从《开心辣疙瘩》中吹来的这股方言的亲和之风让百姓从心理上对其产生了浓浓地认同感和亲近感,再加上节目风格生动活泼、搞笑娱乐,一经播出,就让人由内而外的收获了心灵的愉悦。本文试图以山东寿光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蓝本,以小见大地分析、论述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瘩》便是其中之一。在看惯了规行矩步的普通话节目,从《开心辣疙瘩》中吹来的这股方言的亲和之风让百姓从心理上对其产生了浓浓地认同感和亲近感,再加上节目风格生动活泼、搞笑娱乐,一经播出,就让人由内而外的收获了心灵的愉悦。本文试图以山东寿光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蓝本,以小见大地分析、论述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既是我国电台广播节目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也是受众开始掌握传媒话语权的充分体现,具体详述如下:
(一)窄播化、分众化的传播要求是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产生的根本动因
现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强盛赋予了“传统电台”这个古老的具有历史性的传媒工具和交流平台以新的属性。其一是传播学上的社会属性,其二是传媒产业上的经济属性。正因为后一属性的介入,使经济运作更积极的流入到了电台的组织内部,最终使得并入文化消费轨道中的电台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扩张的电视节目、普及的网络直播、先进的电子终端都是其锤炼和整合后的延伸,他们所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国际化互动不仅拓宽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还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水平。在新媒体领军的大环境下,有人认为电台这位曾经叱啼风云的拥有媒体主导话语权的“贵族”也出现了旧式的落寞与无奈,已经威风不再,成为了媒体中的弱势群体、夕阳产业。有人甚至断言,电台节目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的使命即将完成,必然走向消亡。但是事实上,传统电台节目的生存虽然在新媒介层次不穷的情况下变得日益艰难,但依然在电台处境边缘化的今天,根据社会大环境进行了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专业化传播模式”为主的媒体悄然展开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
(二)受众对传媒话语的掌握促进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成
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也与受众开始掌握传媒话语权密切相关。有学者曾说:“媒体运作方式的改革方向必然是从以传者为中心走向以受者为中心,因为受众在拥有传媒决定权的同时也决定着其成败得失。”与电视节目高覆盖率和收视强势相比,电台广播因覆盖率较低、受众较少,且一般是面对地方听众的此种不利因素而明显处于“弱势”。在当前受众掌握传媒话语权的形势下,如何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通过对形式的革新来创作出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节目,从而去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扩大自己的受众规模是电台广播人求生存促发展的必修课题。电视方言节目通过对节目本身的风格进行精准定位,从而能非常轻松的寻找到所对应的受众群,并通过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其特有的互动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进而使收视率居高不下。很明显,电视方言节目的成功无疑给了广播人一个重要的启发。如重庆电视台推出的《生活麻辣烫》,在开播之初其收视率便势头惊人,以前三名的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安徽卫视的合肥方言电视剧《我爱饭米粒》收视率高达6.40%。由此可见,观众对电视方言节目的认可以及电视方言节目为电视节目的多样化所作出的贡献都被电台广播人看在眼中。而面对着这巨大地发展潜力,加上方言节目投资少、易模仿、回报大的优势,各大电台广播争先恐后搞起的“方言工程”也无疑是想在收视率与受众上争夺更多地“焦点”,以致能够持久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实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规范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言”与“意”的结合。说到底,就是用方言来完成对节目的演绎。它应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于地域与传播中的“形式竞争力”的需要,独树一帜的变革了电台节目的表述方式,并且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下受众掌握传媒话语的时代。可以说它是自觉寻求出路和生存空间的必然结果,也是在“电台节目”改革的基础上,对节目形式的一次试探,是继内容本土化之后的形式本土化探索。
三、以寿光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例调查研究
(一)《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及节目特色分析
1.《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
《开心辣疙瘩》是山东寿光广播影视集团制作的一款地方方言综合类节目。以电台fm105.6频段为播放载体的《开心辣疙瘩》从2012年的筹备之初,便把播出时间定在了周一到周五晚的18:00—18:30,将目标受众锁定于城乡中“俗文化”市民(其中包含城乡中低阶层市民、年轻白领甚至是大学老师)。但考虑到在繁忙的劳动者行
一、前言 6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6
(一)窄播化、分众化的传播要求是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产生的根本动因 6
(二)受众对传媒话语的掌握促进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成 7
三、 以寿光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例调查研究 8
(一)《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及节目特色分析 8
1.《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 8
2.《开心辣疙瘩》节目特色研究 9
(二)《开心辣疙瘩》的节目传播效果 12
(三)《开心辣疙瘩》的受众态度 13
四、 《开心辣疙瘩》的调查结果对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发展的启示 14
(一)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传播生命力阐述 14
(二)《开心辣疙瘩》的调查结果对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生命力发展的启示 15
1.立业之本:方言是“壳”,内容是“核”,夯实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内容基础 15
2.提升之道:加强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主持人的特质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录(《开心辣疙瘩》节目问卷调查表)................................................20
一、前言
在东方传媒互相博弈的今天,方言节目以其独特地民族风俗、鲜明地语言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本土特色在众多千篇一律的节目中脱颖而出,且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如火如荼。随着方言节目进入专家学者的关注视线,正在寻找自身突破点的地方电台也逐渐地意识到了方言节目的巨大传播魔力,继而推出了一些顺应潮流的节目。而山东寿光电台辖下的《开心辣疙瘩》便是其中之一。在看惯了规行矩步的普通话节目,从《开心辣疙瘩》中吹来的这股方言的亲和之风让百姓从心理上对其产生了浓浓地认同感和亲近感,再加上节目风格生动活泼、搞笑娱乐,一经播出,就让人由内而外的收获了心灵的愉悦。本文试图以山东寿光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蓝本,以小见大地分析、论述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瘩》便是其中之一。在看惯了规行矩步的普通话节目,从《开心辣疙瘩》中吹来的这股方言的亲和之风让百姓从心理上对其产生了浓浓地认同感和亲近感,再加上节目风格生动活泼、搞笑娱乐,一经播出,就让人由内而外的收获了心灵的愉悦。本文试图以山东寿光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蓝本,以小见大地分析、论述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原因及背景
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既是我国电台广播节目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也是受众开始掌握传媒话语权的充分体现,具体详述如下:
(一)窄播化、分众化的传播要求是地方电台方言节目产生的根本动因
现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强盛赋予了“传统电台”这个古老的具有历史性的传媒工具和交流平台以新的属性。其一是传播学上的社会属性,其二是传媒产业上的经济属性。正因为后一属性的介入,使经济运作更积极的流入到了电台的组织内部,最终使得并入文化消费轨道中的电台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扩张的电视节目、普及的网络直播、先进的电子终端都是其锤炼和整合后的延伸,他们所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国际化互动不仅拓宽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还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水平。在新媒体领军的大环境下,有人认为电台这位曾经叱啼风云的拥有媒体主导话语权的“贵族”也出现了旧式的落寞与无奈,已经威风不再,成为了媒体中的弱势群体、夕阳产业。有人甚至断言,电台节目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的使命即将完成,必然走向消亡。但是事实上,传统电台节目的生存虽然在新媒介层次不穷的情况下变得日益艰难,但依然在电台处境边缘化的今天,根据社会大环境进行了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专业化传播模式”为主的媒体悄然展开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
(二)受众对传媒话语的掌握促进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生成
地方电台方言节目的兴起也与受众开始掌握传媒话语权密切相关。有学者曾说:“媒体运作方式的改革方向必然是从以传者为中心走向以受者为中心,因为受众在拥有传媒决定权的同时也决定着其成败得失。”与电视节目高覆盖率和收视强势相比,电台广播因覆盖率较低、受众较少,且一般是面对地方听众的此种不利因素而明显处于“弱势”。在当前受众掌握传媒话语权的形势下,如何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通过对形式的革新来创作出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节目,从而去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扩大自己的受众规模是电台广播人求生存促发展的必修课题。电视方言节目通过对节目本身的风格进行精准定位,从而能非常轻松的寻找到所对应的受众群,并通过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其特有的互动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进而使收视率居高不下。很明显,电视方言节目的成功无疑给了广播人一个重要的启发。如重庆电视台推出的《生活麻辣烫》,在开播之初其收视率便势头惊人,以前三名的状态一直保持至今。安徽卫视的合肥方言电视剧《我爱饭米粒》收视率高达6.40%。由此可见,观众对电视方言节目的认可以及电视方言节目为电视节目的多样化所作出的贡献都被电台广播人看在眼中。而面对着这巨大地发展潜力,加上方言节目投资少、易模仿、回报大的优势,各大电台广播争先恐后搞起的“方言工程”也无疑是想在收视率与受众上争夺更多地“焦点”,以致能够持久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地方电台方言节目”实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规范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言”与“意”的结合。说到底,就是用方言来完成对节目的演绎。它应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于地域与传播中的“形式竞争力”的需要,独树一帜的变革了电台节目的表述方式,并且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下受众掌握传媒话语的时代。可以说它是自觉寻求出路和生存空间的必然结果,也是在“电台节目”改革的基础上,对节目形式的一次试探,是继内容本土化之后的形式本土化探索。
三、以寿光电台方言节目《开心辣疙瘩》为例调查研究
(一)《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及节目特色分析
1.《开心辣疙瘩》节目简介
《开心辣疙瘩》是山东寿光广播影视集团制作的一款地方方言综合类节目。以电台fm105.6频段为播放载体的《开心辣疙瘩》从2012年的筹备之初,便把播出时间定在了周一到周五晚的18:00—18:30,将目标受众锁定于城乡中“俗文化”市民(其中包含城乡中低阶层市民、年轻白领甚至是大学老师)。但考虑到在繁忙的劳动者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