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演讲类电视节目高收视的成因以我是演说家和开讲啦为例
目 录
一、 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概说 1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定义 1
(二)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国内发展现状 1
二、节目高收视的原因分析(以《开讲啦》和《我是演说家》为例) 2
(一)节目角度分析 2
(二)主持人角度分析 4
(三)演讲嘉宾角度分析 5
三、该类节目高收视背后的发展策略 6
(一)演讲的内容要更加有深度 6
(二)避免出现多个演讲节目同样化 8
(三)节目中演讲嘉宾及演讲方式可以多元化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概说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定义
通过相关研究调查,传统的演讲类电视节目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以学者为主要智力支撑,以‘讲’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的一种介于谈话类节目与电视教育节目之间的一档新鲜的节目播出类型。”[]它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法律军事,经济政治,历史人文等领域。
但是由于新型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出现,对此也有了新的定义:现如今该类节目为演讲家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是以演讲为主要形式,以教育或影响社会大众为首要目的,以演讲者丰富的学识和生活阅历为基础,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一类电视节目,节目类型主要是传播文化知识,给观众带来正能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互动性[]。
(二)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迄今还没有专门致力于演讲类电视节目研究的专著,不过有些学者按照中国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发展主线总结了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5 年——2012 年
《百家讲坛》是中国第一档演讲类电视节目,但是这个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不成熟。把《百家讲坛》定义为“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是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中心魏树清,他在《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大众化解读》中提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应该用公众的观点来看待,加强故事的使用和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接近观众[]”。另一位学者宋仪凯在《百家讲坛成功的策略研究》中指出:“该方案在大众定位,学者明星化和故事讲述的改革下,使精英文化为代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目,但是这个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不成熟。把《百家讲坛》定义为“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是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中心魏树清,他在《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大众化解读》中提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应该用公众的观点来看待,加强故事的使用和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接近观众[]”。另一位学者宋仪凯在《百家讲坛成功的策略研究》中指出:“该方案在大众定位,学者明星化和故事讲述的改革下,使精英文化为代表的科教类节目兴起,实现高素质的专栏和普及化的整合沟通”[]。而陈明和丁智璧的《<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则认为:“节目选题比较单一化,节目受众年龄比较大,节目制作人和电视观众沟通不到位,《百家讲坛》的发展令人堪忧。[]”演讲类电视节目在发展初期的弊端导致了收视率并不高。
2.第二阶段:2013 年至今
由于社会环境的迅速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演讲类电视节目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随着2012年8月27日中国第一档青少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的播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出现了新的生机,节目不再是和《百家讲坛》一样单一的讲,而是增加了现场互动环节以及个性化、体验式的特色,节目形式以讨论为主,节目内容以嘉宾的人生经历为主,给青少年们带来积极地正能量。后来又出现了《我是演说家》,这类演讲类电视节目增加了导师学员制,节目形式丰富了,观众觉得有意思了,该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大幅度提高,有很多的受众,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对这类电视节目进行高收视的原因分析[]。
节目高收视的原因分析(以《开讲啦》和《我是演说家》为例)
(一)节目角度分析
1.节目准确的定位,精良的制作
现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对节目的定位都非常明确,有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受众定位为青年人,有的定位为各行各业的老百姓等等。在很多优秀的综艺节目里,例如《爸爸去哪儿》是用亲子关系作为节目突破口,例如《非诚勿扰》是用单身男女的相亲婚恋作为突破口等,却很少有综艺节目关注观众们的思想层面,而演讲类电视节目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通过演讲的方式让观众懂得一定的道理、获得心灵上的交流,给予观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启发,节目定位明确,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在节目制作上,演讲类电视节目舞台背景以及赛制设置的制作都很精良,栏目组将灯光、舞台设计与演说内容相结合,精心策划每一处细节,不仅为演讲效果服务,同时也为观众的视听觉体验服务。下面主要结合《开讲啦》、《我是演说家》这两档节目进行分析。
《开讲啦》将节目定位成中国第一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受众以青年团体为主,观众定位以80、90后的青年人为目标,特别是大学生。现如今的青年人,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和历练,在面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上,会出现迷茫、困惑、焦虑的现象,针对这种社会心理,《开讲啦》将节目定位在迷茫的“90后”大学生上。《开讲啦》邀请到的演讲嘉宾都是青年们心中的榜样,大部分是明星,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给青少年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通过自己的分享给年轻学子以后的路提供一些经验、方法和指导,让那些处在迷茫困难中的青少年得到一定的启发,懂得一些道理。演讲类电视节目最初比较死板,节目中没有互动,是单纯的嘉宾讲、观众听的传播,效果不好。而《开讲啦》则将节目形式进行改善,增加了观点的讨论、演讲内容的交流等互动环节,把嘉宾演讲和青年代表的提问结合起来,节目定位明确。该节目在室内录制并且布置成图书馆的风格,有很多书籍书架,制作精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营造了一种很舒服的演讲氛围,获得了较高的好评和收视率。
《我是演说家》的演讲嘉宾定位成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节目定位比较明确。《我是演说家》采取的比赛模式是导师制,不去比较明星阵容,而是用原有的、真实的语言来表达,引起大家广泛喜爱和关注。《我是演说家》也采用了“演讲+提问”的互动模式[],“学员”上
一、 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概说 1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定义 1
(二)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国内发展现状 1
二、节目高收视的原因分析(以《开讲啦》和《我是演说家》为例) 2
(一)节目角度分析 2
(二)主持人角度分析 4
(三)演讲嘉宾角度分析 5
三、该类节目高收视背后的发展策略 6
(一)演讲的内容要更加有深度 6
(二)避免出现多个演讲节目同样化 8
(三)节目中演讲嘉宾及演讲方式可以多元化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概说
(一)演讲类电视节目定义
通过相关研究调查,传统的演讲类电视节目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以学者为主要智力支撑,以‘讲’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的一种介于谈话类节目与电视教育节目之间的一档新鲜的节目播出类型。”[]它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法律军事,经济政治,历史人文等领域。
但是由于新型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出现,对此也有了新的定义:现如今该类节目为演讲家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是以演讲为主要形式,以教育或影响社会大众为首要目的,以演讲者丰富的学识和生活阅历为基础,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一类电视节目,节目类型主要是传播文化知识,给观众带来正能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互动性[]。
(二)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迄今还没有专门致力于演讲类电视节目研究的专著,不过有些学者按照中国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发展主线总结了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5 年——2012 年
《百家讲坛》是中国第一档演讲类电视节目,但是这个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不成熟。把《百家讲坛》定义为“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是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中心魏树清,他在《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大众化解读》中提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应该用公众的观点来看待,加强故事的使用和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接近观众[]”。另一位学者宋仪凯在《百家讲坛成功的策略研究》中指出:“该方案在大众定位,学者明星化和故事讲述的改革下,使精英文化为代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目,但是这个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不成熟。把《百家讲坛》定义为“演讲类电视节目”的是中央电视台社会教育中心魏树清,他在《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大众化解读》中提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应该用公众的观点来看待,加强故事的使用和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接近观众[]”。另一位学者宋仪凯在《百家讲坛成功的策略研究》中指出:“该方案在大众定位,学者明星化和故事讲述的改革下,使精英文化为代表的科教类节目兴起,实现高素质的专栏和普及化的整合沟通”[]。而陈明和丁智璧的《<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则认为:“节目选题比较单一化,节目受众年龄比较大,节目制作人和电视观众沟通不到位,《百家讲坛》的发展令人堪忧。[]”演讲类电视节目在发展初期的弊端导致了收视率并不高。
2.第二阶段:2013 年至今
由于社会环境的迅速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演讲类电视节目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随着2012年8月27日中国第一档青少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的播出,演讲类电视节目出现了新的生机,节目不再是和《百家讲坛》一样单一的讲,而是增加了现场互动环节以及个性化、体验式的特色,节目形式以讨论为主,节目内容以嘉宾的人生经历为主,给青少年们带来积极地正能量。后来又出现了《我是演说家》,这类演讲类电视节目增加了导师学员制,节目形式丰富了,观众觉得有意思了,该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大幅度提高,有很多的受众,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对这类电视节目进行高收视的原因分析[]。
节目高收视的原因分析(以《开讲啦》和《我是演说家》为例)
(一)节目角度分析
1.节目准确的定位,精良的制作
现阶段的演讲类电视节目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对节目的定位都非常明确,有的演讲类电视节目受众定位为青年人,有的定位为各行各业的老百姓等等。在很多优秀的综艺节目里,例如《爸爸去哪儿》是用亲子关系作为节目突破口,例如《非诚勿扰》是用单身男女的相亲婚恋作为突破口等,却很少有综艺节目关注观众们的思想层面,而演讲类电视节目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通过演讲的方式让观众懂得一定的道理、获得心灵上的交流,给予观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启发,节目定位明确,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在节目制作上,演讲类电视节目舞台背景以及赛制设置的制作都很精良,栏目组将灯光、舞台设计与演说内容相结合,精心策划每一处细节,不仅为演讲效果服务,同时也为观众的视听觉体验服务。下面主要结合《开讲啦》、《我是演说家》这两档节目进行分析。
《开讲啦》将节目定位成中国第一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受众以青年团体为主,观众定位以80、90后的青年人为目标,特别是大学生。现如今的青年人,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和历练,在面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上,会出现迷茫、困惑、焦虑的现象,针对这种社会心理,《开讲啦》将节目定位在迷茫的“90后”大学生上。《开讲啦》邀请到的演讲嘉宾都是青年们心中的榜样,大部分是明星,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给青少年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通过自己的分享给年轻学子以后的路提供一些经验、方法和指导,让那些处在迷茫困难中的青少年得到一定的启发,懂得一些道理。演讲类电视节目最初比较死板,节目中没有互动,是单纯的嘉宾讲、观众听的传播,效果不好。而《开讲啦》则将节目形式进行改善,增加了观点的讨论、演讲内容的交流等互动环节,把嘉宾演讲和青年代表的提问结合起来,节目定位明确。该节目在室内录制并且布置成图书馆的风格,有很多书籍书架,制作精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营造了一种很舒服的演讲氛围,获得了较高的好评和收视率。
《我是演说家》的演讲嘉宾定位成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节目定位比较明确。《我是演说家》采取的比赛模式是导师制,不去比较明星阵容,而是用原有的、真实的语言来表达,引起大家广泛喜爱和关注。《我是演说家》也采用了“演讲+提问”的互动模式[],“学员”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