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

浅论全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20200417172327]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引 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发展趋势 4
(一)全媒体的内涵 4
(二)全媒体的主要特征 5
(三)播音主持所受影响 5
三、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刍议 6
(一)播音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内涵 6
(二)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案例分析 8
(三)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现状分析 9
1.播音主持宏观层面 10
2.播音主持微观分析 11
3.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主要问题 11
四、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审视全媒体时代主持人个性特征 12
(一)复杂性科学的概述 12
1.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内涵 12
2.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 13
3.复杂性科学的现实意义 14
(二)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复杂性 15
(三)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再认识 16
五、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培养策略 18
(一)个性特征的科学构建 18
(二)个性特征的培育策略 19
(三)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20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中文摘要
从复杂性科学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播音员持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全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及其培养策略,提出:共性基础上的鲜明个性特征(复杂系统的稳态是远离平衡态的)是全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建立艺术风格的重要基础;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培养策略是:以“六个统一”为前提,确定近中远“三个目标”,以培养“六种能力”为工作重点,积极打造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科学的、系统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对今后播音主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英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全媒体复杂性科学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培养
目录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broadcaster and comper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omnimedia medi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 science the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mnimedia media.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changing rules of broadcasting and compere major are discussed. Focus on research,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host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media, Propos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I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rt style of the broadcaster and comper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omnimedia (The steady state of a complex system is far from equilibrium);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broadcaster and comper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emise of "six unification", Determine "near term, medium term and long term goal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ix abilities" as the focus of the work. Thus actively build broadcaster and compere to adapt to the era of the whole media, scientific, systematic, uniqu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own political, cultural, professional quality.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 of social progress. Simultaneously,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compere major.
[Key words] Omnimedia Complexity science Broadcaster Comper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rain
引 言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媒体传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播音主持专业必将产生深刻而根本的变革与发展,播音主持学科的重新定位与调试已无可回避,而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建立与打造则显得愈发重要。全媒体背景下,如何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播音主持专业这一复杂系统的发展运动规律,有效地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受众审美需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逐渐显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全媒体背景下,单一的、传统的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方式与主持风格,已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内在要求和社会需求,迫切需要重新探讨和审视播音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从而科学有效地打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受众审美需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本文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探讨了播音主持专业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通过探讨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这一复杂系统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内在需求,简要分析了播音主持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播音员主持人个性特征的内涵与功能作用,提出“共性基础上的显著个性特征”既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全媒体背景下的重要角色定位,也是其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必要手段;既是播音员主持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来的必然要求。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个性特征的培养策略。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综合研究法、理论印证法、跨学科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二、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发展趋势
(一)全媒体的内涵[1-3]
所谓的全媒体是指以媒介融合为文化背景,以数字化技术新媒体互联网为基础的背景下,通过平面、网络、电视、广播等不同媒介形态实现跨媒体、全覆盖、立体式媒介服务,实现与受众的复合式传播媒介形式①。其主要特征有: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全媒体不是传统同媒体和数字新媒体形式上的简单连接与组合,而是深度的、全方位的有机融合,它改变的不只是媒体的传播渠道,也极大地变革着传播界面与形式。传统媒体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输出,用户则是被动接受,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融入“互联网+”的思想被融入后,媒体形态则是以双向交互、多渠道实时、跨屏等形式传播,受众不仅参与其中,并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介质。根据2012年《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 的调查②: 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
①马林: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西部广播电视.2013年第8期.
②袁野,曾剑秋:网络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网的价值重构.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信息渠道。这充分说明网络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全媒体的主要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与传媒行业的深度有机融合,全媒体的趋势特征将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媒体形态与服务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并呈现多样化、交互化、实时化、社交化和融合化的特征,2016年央视春晚的“微信抢红包”就已初显端倪。二是媒体信息生成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协同化、即时化和透明化。三是信息传播方式将更加个性化、精细化、异质化、亲民化和社群化。四是受众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大幅提高,呈现多元化、交互化、分众化。五是信息的获得将更加便捷化、易得化和个性化。
(三)播音主持所受影响
在此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所具有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愉悦的基本功能也随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传媒的大众时代逐步向分众时代转变,媒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媒介消费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受众态度由迎合转向选择,进一步带来了受众群体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日益融合,将媒体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和难以区分,具体的媒体形态与传播方式将日益丰富和多样。学者李洪岩[4]认为:学者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变化和新特点,不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适应力、创作力和创新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对传者、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①;既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播音主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5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