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画配音中的角色塑造以动画镇魂街为例(附件)
年 月 日摘 要配音是影响动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了准确生动的配音,动画就成功了一半。本文旨在在现有研究理论成果之上,以国产动画《镇魂街》为例,进一步研究动画配音中的角色塑造。在研读了大量动画配音方面的相关文献并观看了经典动画配音作品之后,分析国内动画配音的研究现状,从国内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入手,对比日本动画配音运行模式,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动画配音弊端。随后从人物形象、动作状态、情感表达、语言节奏方面对动画配音中角色塑造的方法及技巧进行阐述。本文希望通过对“动画配音中的角色塑造”的研究,能够引起动画行业对于后期配音的重视,对配音爱好者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借鉴作用。同时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播音主持学中有关配音的理论体系,为活跃在一线的广大配音员提供借鉴,促使动画配音中声音与角色真正融为一体,为观众献上更好的动画作品。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现状 3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 3
(二)与日本动画配音模式的差异 3
(三)国内动画配音的弊端 3
二、《镇魂街》角色声音形象的塑造 5
(一)根据所配角色挑选配音员 5
(二)符合人物形象的声音 5
(三)符合人物动作状态的声音 6
(四)人物语气的感情色彩 7
(五)人物语言的节奏 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前言
(一)研究背景
声音作为当代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戏曲、影视还是电视节目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戏曲还是电视、电影、动画中都会有众多个性鲜明的角色,而要塑造这些人物,仅仅依靠画面是不够的,也需要用声音来配合。因此,“配音”这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便伴随着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
伴随着当代文化娱乐的快速发展,文化输出并不仅限于电视电影和音乐书籍,动画片也成为了各方文化输出的手段。我国当前的动画产业,尽管在动画的制作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快速发展的动画产业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动画配音存在的问题就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很多。就我国当前而言,配音行业不够专业化,职业配音演员相对缺乏,加上诸多动画片为吸引观众、提高收益,致使多数动画片的配音演员为当红明星,使得所配角色的魅力大失,配音差强人意。于此,如何提升配音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力,为当前动画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国内研究现状
B站作为国内一个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其动画的收藏量值得肯定。由此,我检索了从2015年到2019年这五年的番剧数量,2015年是以《妖狐小红娘》为首的42部番剧,2016年是以《镇魂街》为首的83部番剧,2017年是以《全职高手》为首的113部, 2018年则是以《刺客伍六七》为首的94部,而已经在2019年开播或者是即将开播的新番就已有26部。每年动画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亦代表着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
随后,我在知网中搜索主题为 “动画配音”与“影视配音”的文章,发现自2013年的4篇到2014年的8篇,再到2015年的14篇到今日,相关文章数目已有88篇,可以理解为配音在社会上受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重,而其研究方向,大致为两个方面。
第一,有关我国配音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探索。如吴婉璐的《我国影视剧配音现状及发展研究》、朱杰的《中国动画配音艺术初探》、肖爱云的《中国影视配音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等。
第二,配音创作方法及技巧的阐述。如赵琦的《播音学生在影视剧配音中如何避免“播音腔”》、段志强的《影视配音中的情感运用研究》、郭吉平的《浅谈影视剧<甄嬛传>中的配音技巧的运用》等。
尽管诸多的学者与一线工作者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动画配音中的角色塑造,因为配音行业不够专业化,职业配音演员相对缺乏,致使其仍有较大问题。观众所记住的多为动画,而对其中除主角外的人物,印象甚少。动画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应当在观众的心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由此,角色塑造问题,实为当前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座大山。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现状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
一部精良的动画片应当是从前期策划开始就认真精细,最终赢得观众的掌声。而国内的动画制作,很多动画制作商在前期策划、包括在动画的制作时,认真、严苛、甚至是斤斤计较,到了后期配音时,却是草草了事。动画制作方对于后期配音的忽视,是制约动画配音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简单来讲,国内动画的配音除去制作方不重视之外,基本都是先出动画,再找配音团体进行配音。配音团队中各成员水平不一,甚至会出现配音员声线与角色形象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这便导致了很多动画角色的配音颇受诟病。
(二)与日本动画配音模式的差异
细数各国的动画配音,日本的动画配音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在日本,动画的制作在一开始就会指派专人、专组负责。他们宁缺毋滥,始终严格要求,往往会花费极长的时间去寻找与动画角色匹配的声音,甚至会根据声优的声音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丰富动画角色。
在日本声优们进行动画配音时,动画的导演往往也会全程陪同声优们一起录制,细心地指导声优们每一句台词的处理。同时,日本是把声优们当成明星对待,周边产品、演唱会等这些在国内只有明星才享有的待遇,日本声优们统统不缺,甚至更受群众欢迎。
(三)国内动画配音的弊端
1.不同角色的配音缺乏特点
在现在的国产动画中,充斥着极多的毫无特点、声线相同的角色配音。就好像是这种性格的动画角色,他的声音就应该是这样的,千篇一律,没有什么角色个性可言。而大量这样的声音的出现,使得本来制作精良的动画索然无味,更别说与外来动画去进行对比了。
而在日本,动画的导演们会为了一个中意的声音千挑万选,直到找到那个令自己、令工作团队满意的那个声音。而与之相对的,与动画角色契合度高的声优,他们根据角色所处的环境、角色实时的状态去不断变换自己的声线,极尽全力的赋予了动画角色生命力,广受好评。
2.角色配音缺乏真情实感
无论在影视配音还是动画配音当中,都是配音员用自己的声音去赋予角色灵魂。而这个灵魂的赋予,则需要配音员们通过对剧情和气氛的揣摩,用他们的声音来诠释和表现。这里所谓的“灵魂”,就是角色的情感。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现状 3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 3
(二)与日本动画配音模式的差异 3
(三)国内动画配音的弊端 3
二、《镇魂街》角色声音形象的塑造 5
(一)根据所配角色挑选配音员 5
(二)符合人物形象的声音 5
(三)符合人物动作状态的声音 6
(四)人物语气的感情色彩 7
(五)人物语言的节奏 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前言
(一)研究背景
声音作为当代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戏曲、影视还是电视节目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戏曲还是电视、电影、动画中都会有众多个性鲜明的角色,而要塑造这些人物,仅仅依靠画面是不够的,也需要用声音来配合。因此,“配音”这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便伴随着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
伴随着当代文化娱乐的快速发展,文化输出并不仅限于电视电影和音乐书籍,动画片也成为了各方文化输出的手段。我国当前的动画产业,尽管在动画的制作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快速发展的动画产业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动画配音存在的问题就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很多。就我国当前而言,配音行业不够专业化,职业配音演员相对缺乏,加上诸多动画片为吸引观众、提高收益,致使多数动画片的配音演员为当红明星,使得所配角色的魅力大失,配音差强人意。于此,如何提升配音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力,为当前动画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国内研究现状
B站作为国内一个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其动画的收藏量值得肯定。由此,我检索了从2015年到2019年这五年的番剧数量,2015年是以《妖狐小红娘》为首的42部番剧,2016年是以《镇魂街》为首的83部番剧,2017年是以《全职高手》为首的113部, 2018年则是以《刺客伍六七》为首的94部,而已经在2019年开播或者是即将开播的新番就已有26部。每年动画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亦代表着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
随后,我在知网中搜索主题为 “动画配音”与“影视配音”的文章,发现自2013年的4篇到2014年的8篇,再到2015年的14篇到今日,相关文章数目已有88篇,可以理解为配音在社会上受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重,而其研究方向,大致为两个方面。
第一,有关我国配音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探索。如吴婉璐的《我国影视剧配音现状及发展研究》、朱杰的《中国动画配音艺术初探》、肖爱云的《中国影视配音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等。
第二,配音创作方法及技巧的阐述。如赵琦的《播音学生在影视剧配音中如何避免“播音腔”》、段志强的《影视配音中的情感运用研究》、郭吉平的《浅谈影视剧<甄嬛传>中的配音技巧的运用》等。
尽管诸多的学者与一线工作者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动画配音中的角色塑造,因为配音行业不够专业化,职业配音演员相对缺乏,致使其仍有较大问题。观众所记住的多为动画,而对其中除主角外的人物,印象甚少。动画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应当在观众的心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由此,角色塑造问题,实为当前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座大山。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现状
(一)国内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
一部精良的动画片应当是从前期策划开始就认真精细,最终赢得观众的掌声。而国内的动画制作,很多动画制作商在前期策划、包括在动画的制作时,认真、严苛、甚至是斤斤计较,到了后期配音时,却是草草了事。动画制作方对于后期配音的忽视,是制约动画配音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简单来讲,国内动画的配音除去制作方不重视之外,基本都是先出动画,再找配音团体进行配音。配音团队中各成员水平不一,甚至会出现配音员声线与角色形象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这便导致了很多动画角色的配音颇受诟病。
(二)与日本动画配音模式的差异
细数各国的动画配音,日本的动画配音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在日本,动画的制作在一开始就会指派专人、专组负责。他们宁缺毋滥,始终严格要求,往往会花费极长的时间去寻找与动画角色匹配的声音,甚至会根据声优的声音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丰富动画角色。
在日本声优们进行动画配音时,动画的导演往往也会全程陪同声优们一起录制,细心地指导声优们每一句台词的处理。同时,日本是把声优们当成明星对待,周边产品、演唱会等这些在国内只有明星才享有的待遇,日本声优们统统不缺,甚至更受群众欢迎。
(三)国内动画配音的弊端
1.不同角色的配音缺乏特点
在现在的国产动画中,充斥着极多的毫无特点、声线相同的角色配音。就好像是这种性格的动画角色,他的声音就应该是这样的,千篇一律,没有什么角色个性可言。而大量这样的声音的出现,使得本来制作精良的动画索然无味,更别说与外来动画去进行对比了。
而在日本,动画的导演们会为了一个中意的声音千挑万选,直到找到那个令自己、令工作团队满意的那个声音。而与之相对的,与动画角色契合度高的声优,他们根据角色所处的环境、角色实时的状态去不断变换自己的声线,极尽全力的赋予了动画角色生命力,广受好评。
2.角色配音缺乏真情实感
无论在影视配音还是动画配音当中,都是配音员用自己的声音去赋予角色灵魂。而这个灵魂的赋予,则需要配音员们通过对剧情和气氛的揣摩,用他们的声音来诠释和表现。这里所谓的“灵魂”,就是角色的情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