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
目 录
一、 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和现状 1
(一)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 1
(二)法制电视节目的现状 1
二、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养的优劣表现 2
(一)综合素养良好的表现 2
(二)综合素养缺失的表现 3
三、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4
(一) 媒介素养 4
(二) 法制素养 7
四、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获得的技巧 8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8
(二)掌握法制电视节目的叙事技巧 8
(二)增强法律专业知识素养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和现状
(一)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国家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分别通过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法制电视节目主要是以法制新闻报道为内容,穿插真实案例的情景再现短片等,最大程度的还原案例的真实情况,为大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起到教育民众和宣传法制思想的作用。
国家长期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了解和熟悉更多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电视节目的宣传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法制电视节目在众多电视节目中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和客观真实性独树一帜,吸引着大量对法律知识有独特兴趣的观众收看。法制电视节目在完成其普法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为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做出了表率,如何将新闻的枯燥乏味和故事的简单有趣相结合,是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关键。
法制电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知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电视节目的宣传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法制电视节目在众多电视节目中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和客观真实性独树一帜,吸引着大量对法律知识有独特兴趣的观众收看。法制电视节目在完成其普法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为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做出了表率,如何将新闻的枯燥乏味和故事的简单有趣相结合,是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关键。
法制电视节目的现状
“当下,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引导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制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今日说法》栏目、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中国法制报道》、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北京卫视的《法制进行时》等栏目,都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有着大量的固定观众。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法制电视节目不再是单纯概括国家的法律制度,报道立法司法等方面的新闻内容,而是涉及了更多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数以亿计的人们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简单复杂的法律问题随时都在出现。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法制电视节目内容也在逐步全面的发展和丰富。按照涉及法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刑事法制电视节目、民事法制电视节目、经济法制电视节目、行政法制电视节目等。法制电视节目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节目类型可以分为法制新闻节目、案例故事节目、直击现场报道等。
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法制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其中运用较多的方式有以案说法或以法律条文来解析实际案例,还有以法制漫画和法制动画来叙述案例内容的模式等。节目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报道类型,全方位的运用多种形式如现场直播、实况录音采访和特殊拍摄等,最大程度的丰富节目效果,准确真实的反应节目内容,增加案例的可信性。
法制电视节目顺应时代条件出现的新特点,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是大众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新特点。它有利于丰富电视节目形式,给受众带来更多丰富充实的视听盛宴。
二、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养的优劣表现
(一)综合素养良好的表现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开始逐渐专业化、系统化。法制电视节目样式多种多样,对于主持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综合素养较高的主持人对节目发挥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一直以来晚会类、现场类的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外在形象要求较高,如今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开始加强和提高自身形象气质,使得法制电视节目也更加吸引观众。随着主持人法律素养的不断提高,对于法制新闻信息也不在是单纯的播报传递,还会加入一些自己的评论和看法,更好的引导公众的价值判断。在采访类节目中,主持人能够更充分全面的同当事人和嘉宾进行沟通、从而对节目进程和节目的风格进行控制,将主持人和法制栏目相关联。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在体现,一是外在形象。主要指服装方面,法制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严肃官方的角色,着装特点一直都是朴素庄重,没有太多的装饰点缀,给观众一种正式感,从而把关注点放在节目内容本身。二是内在形象,主要指语言方面,主持人掌握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大众传播的传达者,首先要让受众听懂话语,才能理解了解其深刻内容。纵观现在的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没有太多诙谐幽默的话语,更多的是叙述事实。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一般具有相当的逻辑性,通过理性的分析使案情清晰明了。对于出现的法律专业术语,能够恰当准确的解释让观众感到简单易懂。情绪平静严肃,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主持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众多优秀的法制电视节目。
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越来越多的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走向工作岗位,而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随之提高,他们多数拥有专业的法律教育学历,或者自身对于法律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人撒贝宁就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的学士学位。观众就是一切,观众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让观众感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热情和专注。
(二)综合素养缺失的表现
案发现场通常是道德与法较量的战场,一个主持人高度的责任感背后要有综合素养的支撑,仅有一腔热血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纵观现在的法制电视节目,除了编导后期的失误,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持人语言的不严谨,就连CCTV央视频道都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在央视新闻闻联播中就出现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检察院”这一说法,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具备法律知识了解检察院组织结构的法律工作者严重,这可就是非常奇怪的说法了。检察院是没有中级高级之分的,只有人民法院才有这样的名称,譬如,省级的是高级人民法院,市级的是中级人民法院。无独有偶,除了“高级人民法院”,同样是在央视频道《共同关注》2014年的一期节目中,出现了佳木斯市中
一、 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和现状 1
(一)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 1
(二)法制电视节目的现状 1
二、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养的优劣表现 2
(一)综合素养良好的表现 2
(二)综合素养缺失的表现 3
三、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4
(一) 媒介素养 4
(二) 法制素养 7
四、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获得的技巧 8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8
(二)掌握法制电视节目的叙事技巧 8
(二)增强法律专业知识素养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和现状
(一)法制电视节目的起源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国家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分别通过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法制电视节目主要是以法制新闻报道为内容,穿插真实案例的情景再现短片等,最大程度的还原案例的真实情况,为大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起到教育民众和宣传法制思想的作用。
国家长期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了解和熟悉更多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电视节目的宣传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法制电视节目在众多电视节目中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和客观真实性独树一帜,吸引着大量对法律知识有独特兴趣的观众收看。法制电视节目在完成其普法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为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做出了表率,如何将新闻的枯燥乏味和故事的简单有趣相结合,是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关键。
法制电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知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电视节目的宣传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法制电视节目在众多电视节目中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和客观真实性独树一帜,吸引着大量对法律知识有独特兴趣的观众收看。法制电视节目在完成其普法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为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做出了表率,如何将新闻的枯燥乏味和故事的简单有趣相结合,是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关键。
法制电视节目的现状
“当下,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引导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制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今日说法》栏目、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中国法制报道》、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北京卫视的《法制进行时》等栏目,都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有着大量的固定观众。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法制电视节目不再是单纯概括国家的法律制度,报道立法司法等方面的新闻内容,而是涉及了更多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数以亿计的人们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简单复杂的法律问题随时都在出现。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法制电视节目内容也在逐步全面的发展和丰富。按照涉及法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刑事法制电视节目、民事法制电视节目、经济法制电视节目、行政法制电视节目等。法制电视节目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节目类型可以分为法制新闻节目、案例故事节目、直击现场报道等。
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法制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其中运用较多的方式有以案说法或以法律条文来解析实际案例,还有以法制漫画和法制动画来叙述案例内容的模式等。节目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报道类型,全方位的运用多种形式如现场直播、实况录音采访和特殊拍摄等,最大程度的丰富节目效果,准确真实的反应节目内容,增加案例的可信性。
法制电视节目顺应时代条件出现的新特点,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是大众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新特点。它有利于丰富电视节目形式,给受众带来更多丰富充实的视听盛宴。
二、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素养的优劣表现
(一)综合素养良好的表现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开始逐渐专业化、系统化。法制电视节目样式多种多样,对于主持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综合素养较高的主持人对节目发挥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一直以来晚会类、现场类的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外在形象要求较高,如今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开始加强和提高自身形象气质,使得法制电视节目也更加吸引观众。随着主持人法律素养的不断提高,对于法制新闻信息也不在是单纯的播报传递,还会加入一些自己的评论和看法,更好的引导公众的价值判断。在采访类节目中,主持人能够更充分全面的同当事人和嘉宾进行沟通、从而对节目进程和节目的风格进行控制,将主持人和法制栏目相关联。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在体现,一是外在形象。主要指服装方面,法制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严肃官方的角色,着装特点一直都是朴素庄重,没有太多的装饰点缀,给观众一种正式感,从而把关注点放在节目内容本身。二是内在形象,主要指语言方面,主持人掌握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大众传播的传达者,首先要让受众听懂话语,才能理解了解其深刻内容。纵观现在的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没有太多诙谐幽默的话语,更多的是叙述事实。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一般具有相当的逻辑性,通过理性的分析使案情清晰明了。对于出现的法律专业术语,能够恰当准确的解释让观众感到简单易懂。情绪平静严肃,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主持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众多优秀的法制电视节目。
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越来越多的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走向工作岗位,而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随之提高,他们多数拥有专业的法律教育学历,或者自身对于法律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人撒贝宁就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的学士学位。观众就是一切,观众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让观众感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热情和专注。
(二)综合素养缺失的表现
案发现场通常是道德与法较量的战场,一个主持人高度的责任感背后要有综合素养的支撑,仅有一腔热血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纵观现在的法制电视节目,除了编导后期的失误,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持人语言的不严谨,就连CCTV央视频道都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在央视新闻闻联播中就出现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检察院”这一说法,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具备法律知识了解检察院组织结构的法律工作者严重,这可就是非常奇怪的说法了。检察院是没有中级高级之分的,只有人民法院才有这样的名称,譬如,省级的是高级人民法院,市级的是中级人民法院。无独有偶,除了“高级人民法院”,同样是在央视频道《共同关注》2014年的一期节目中,出现了佳木斯市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