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摘要:黑斑病别名叶斑病、褐斑病,为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国内大多数地区都存在发病状况。发病时主要表现症状为植株的大量叶片出现焦枯、落叶现象,发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对菊花规模化生产,及其经济价值影响很大。本文采用基质培养方式,研究了菊花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侵染对菊花幼苗各种生理指标根系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还原糖浓度、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菊花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理生化造成的影响。用幼苗浸渍法对粗毒素进行生测,观察粗毒素提取液侵染植株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用以探讨菊花黑斑病的致病机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与处理 2
1.2测定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2
2.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2
2.2 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3
2.2.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4
2.2.2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4
2.2.3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5
3讨论与结论6
3.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随时间变化对菊花幼苗株高的影响3
图2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造成的伤害率的变化4
图3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随时间变化对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5
图4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下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变化5
图5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6
表1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植株鲜重、茎粗及根长的影响3
表2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下测得植株根系的电导率4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引言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hrysanthemum,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是菊科(Compositae)菊属(Chrysanthemum L.)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不仅品种丰富,且具有多重功效,在观赏同时还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大规模种植过程中,菊花病害十分常见,且造成的危害极大,致使菊花品质下降,因而造成经济损失[1]。黑斑病别名叶斑病、褐斑病,为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国内大多数地区都存在发病状况。发病时主要表现症状为植株的大量叶片出现焦枯、落叶现象,发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对菊花规模化生产,及其经济价值影响很大。在温室周年生产、露地重茬连作以及脚芽夏插时,发病极其严重 [23]。
链格孢属真菌是一类对生态环境及基质的适应性很强的分生孢子真菌,在世界各地均有存在。迄今为止,已经引起过植物病害的链格孢种级分类单位中,大多是是兼性寄生在植物上的。由于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造成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在全世界报道中,发生于菊科植物上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种名超过35个,在我国经调查发现存在8个品种[5]。菊花黑斑病主要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A.alternata、A.tenuisinma和A.chrysanthemi侵染引起[67]。本实验所用链格孢菌(Alternaria aiernata (Fr.)Keissler)隶属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丛梗抱目(Moniliales),暗梗孢科(Dematiaceae),砖隔孢亚科(Dictyosporoideae),暗色砖隔孢族(Phaeodicty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8]。
关于链格孢菌对植物侵染实验多是采用活菌种侵染植物,近年来的实验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毒素提取,可以避免以往由于菌种活性过剩,在短时间内导致被侵染植株的死亡,使得用于植物理化性质测量的时间充裕。本实验采用基质培养方式,研究了菊花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侵染对菊花幼苗各种生理指标根系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还原糖浓度、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菊花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理生化造成的影响。研究链格孢菌侵染对菊花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可以在菊花的大规模种植中,快速甄别病害的病因,对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菊花黑斑病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甚至避免由此引起的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取长势相似的菊花幼苗,用无菌水清洗后定植在加有不同浓度毒素的基质中,在相同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试验共设6个处理:①菊花基质中只添加水[CK];②菊花基质中添加A.S原液;③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5倍菌液;④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10倍菌液;⑤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25倍菌液;⑥菊花基质中添加BIO微生物有机肥及A.S稀释10倍菌液;共处理35株菊花幼苗,其中每个处理重复5次。在生长期间,每天浇等量的水,其它条件均相同。处理10 d后,分四周测其生理变化。
1.2 测定方法
测定菊花幼苗生长指标,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菊花幼苗随侵染时间变化,株高、根长、茎粗、鲜重的变化趋势。
对菊花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分别对被侵染植株的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进行测定分析。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法[9]测定;脯氨酸含量用茚三酮显色法[10]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表 1 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植株鲜重、茎粗及根长的影响
Table 1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toxin dilution infection on the plant fresh weight, stem diameter and root length effect
生长指标
测定时间
原液
5倍稀释
10倍稀释
25倍稀释
10倍稀释加肥
CK
鲜重
7.12
2.0567c
2.1433c
2.8600d
3.5333c
2.7300c
2.9267d
7.19
2.2567b
2.8967b
3.0600c
2.7133c
3.1800b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与处理 2
1.2测定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2
2.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2
2.2 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3
2.2.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4
2.2.2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4
2.2.3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5
3讨论与结论6
3.1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随时间变化对菊花幼苗株高的影响3
图2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造成的伤害率的变化4
图3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随时间变化对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5
图4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下菊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变化5
图5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6
表1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植株鲜重、茎粗及根长的影响3
表2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下测得植株根系的电导率4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引言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hrysanthemum,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是菊科(Compositae)菊属(Chrysanthemum L.)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不仅品种丰富,且具有多重功效,在观赏同时还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大规模种植过程中,菊花病害十分常见,且造成的危害极大,致使菊花品质下降,因而造成经济损失[1]。黑斑病别名叶斑病、褐斑病,为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国内大多数地区都存在发病状况。发病时主要表现症状为植株的大量叶片出现焦枯、落叶现象,发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对菊花规模化生产,及其经济价值影响很大。在温室周年生产、露地重茬连作以及脚芽夏插时,发病极其严重 [23]。
链格孢属真菌是一类对生态环境及基质的适应性很强的分生孢子真菌,在世界各地均有存在。迄今为止,已经引起过植物病害的链格孢种级分类单位中,大多是是兼性寄生在植物上的。由于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造成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在全世界报道中,发生于菊科植物上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种名超过35个,在我国经调查发现存在8个品种[5]。菊花黑斑病主要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A.alternata、A.tenuisinma和A.chrysanthemi侵染引起[67]。本实验所用链格孢菌(Alternaria aiernata (Fr.)Keissler)隶属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丛梗抱目(Moniliales),暗梗孢科(Dematiaceae),砖隔孢亚科(Dictyosporoideae),暗色砖隔孢族(Phaeodicty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8]。
关于链格孢菌对植物侵染实验多是采用活菌种侵染植物,近年来的实验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毒素提取,可以避免以往由于菌种活性过剩,在短时间内导致被侵染植株的死亡,使得用于植物理化性质测量的时间充裕。本实验采用基质培养方式,研究了菊花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侵染对菊花幼苗各种生理指标根系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还原糖浓度、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菊花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理生化造成的影响。研究链格孢菌侵染对菊花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可以在菊花的大规模种植中,快速甄别病害的病因,对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菊花黑斑病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甚至避免由此引起的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取长势相似的菊花幼苗,用无菌水清洗后定植在加有不同浓度毒素的基质中,在相同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试验共设6个处理:①菊花基质中只添加水[CK];②菊花基质中添加A.S原液;③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5倍菌液;④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10倍菌液;⑤菊花基质中添加A.S稀释25倍菌液;⑥菊花基质中添加BIO微生物有机肥及A.S稀释10倍菌液;共处理35株菊花幼苗,其中每个处理重复5次。在生长期间,每天浇等量的水,其它条件均相同。处理10 d后,分四周测其生理变化。
1.2 测定方法
测定菊花幼苗生长指标,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菊花幼苗随侵染时间变化,株高、根长、茎粗、鲜重的变化趋势。
对菊花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分别对被侵染植株的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进行测定分析。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法[9]测定;脯氨酸含量用茚三酮显色法[10]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链格孢菌粗毒素侵染对菊花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表 1 不同稀释倍数浓度的毒素侵染对植株鲜重、茎粗及根长的影响
Table 1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toxin dilution infection on the plant fresh weight, stem diameter and root length effect
生长指标
测定时间
原液
5倍稀释
10倍稀释
25倍稀释
10倍稀释加肥
CK
鲜重
7.12
2.0567c
2.1433c
2.8600d
3.5333c
2.7300c
2.9267d
7.19
2.2567b
2.8967b
3.0600c
2.7133c
3.1800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