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未来网络小镇营销策划【字数:17887】

摘 要小城镇之所以发展迅速,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发展和商业活动活跃的必然结果。特色小镇的发展起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特色小镇其实就是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本篇文章先对特色小镇的经济市场环境和特色小镇的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项目市场进行了细分与定位,运用态势分析法分析了项目的优劣状况,随后从营销组合策略、价格策略、渠道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营销策划分析,最后通过对营销策略团队的建设、市场控制的详细描述来说明未来网络小镇的营销策略实施。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1.1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 1
1.2南京未来网络小镇项目规划设计 1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4
2.1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与预测 4
2.2房地产中观市场分析与预测 6
2.3项目所在区域分析 8
第三章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项目市场分析 9
3.1项目市场供需分析 9
3.2其他特色小镇项目分析 11
3.3项目的SWOT分析 17
第四章 南京未来小镇项目市场定位 20
4.1项目市场细分 20
4.2项目的目标市场确定 20
4.3南京未来小镇项目定位 21
第五章 南京未来小镇营销策略 25
5.1 营销组合策略 25
5.2特色小镇的价格策略 32
5.3特色小镇的渠道策略 32
5.4特色小镇的促销策略 33
第六章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34
6.1建设企业营销团队 34
6.2加强市场营销控制 35
6.3完善小镇网站建设 35
6.4推进整合营销 36
结束语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以U湖为依托,取名悠谷。地铁3号线底站秣周东路站3号口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西500米,紧邻九龙湖和百家湖两大核心区域。城市配套相当的齐全,绿色路网体系完善,因此方便了小镇内的出入通行,同时利于资源的流通整合。项目的区位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位置图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项目的周边设施建设齐全,有地铁三号线、机场高速、绕城高速等。周边的公共服务配套包括小镇人才公寓、专家公寓,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小镇高端人才居住问题,优化会客功能,为相关领域人才提供科技交流、产品展示、新品发布的沟通场所;项目周边教育配套完善,靠近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积极地引进国际学校,充实小镇的教育功能;此外项目周边医疗配套设施完善,加强与同仁医院的合作,建立小镇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小镇医疗体系;并且小镇内建有体育公园、悠谷空中花园网球场、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积极地打造小镇完备的体育休闲设施。
1.2南京未来网络小镇项目规划设计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面积达到了1平方公里。小镇的主导特色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整个项目建设包含了加速器、孵化器、各种城市配套等综合载体,实现未来网络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如下图12为未来小镇项目俯视图。
图12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项目俯视图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现代化的未来网络科技孵化器悠谷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它的裙楼是孵化器,5栋塔楼中3栋是加速器,另外两栋分别是人才公寓和套房酒店,紧挨着悠谷的是超大的商业综合配套砂之船奥特莱斯。在这个地方,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都非常方便。
科技城引进大量创新项目,其中网络类有545家;科技服务类企业有232家;智能制造类企业有326家。整个小镇采用PPP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优势很强,解决财政资金缺口的问题,同时合理的规避风险,使各方面的利益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从形象设计上来看,小镇的整个规划的建筑极具创意,咖啡、图书、3d打印研究院以及物联传感智能家居都别具一番特色。是一个集聚休闲娱乐、旅游漫步、文化教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社区。如下图13、14所示即为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效果图。

图13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外立面效果图

图14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外正面效果图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1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与预测
2.1.1宏观政策法律环境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能够高效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提出如下要求见表21。
表21 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关于特色小镇发展新政策
坚持遵循规律
让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在市场中的地位,渐渐成为主导。
坚持产业立镇
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发展特色小镇投资运营商。
坚持规范发展
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严谨化,将走畸形路线的小镇和小城镇采用筛选淘汰制。
坚持典型引路
挖掘典型案例,总结提炼,使得项目高水准、高品质发展。
特色小镇在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效应更加明显。而特色小城镇更多是基于平权架构下的城镇发展及公共服务结构。在不久的将来,这两者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特色小镇总规划数至少达到2000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特色小镇发展火热、势头大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文化、产业、旅游和社区功能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正式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5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