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交通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与行业荣枯探讨【字数:14847】
摘 要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共享交通的相关理论之后,对共享交通的业务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以P2P共享汽车行业的典型企业代表PP租车为例,从PP租车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目标利润实现情况具体分析了PP租车的盈利模式,发现PP租车盈利模式单一且运营风险高、成本高,接着总结了PP租车难以盈利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共享汽车服务商平台、车辆租入方租出方以及政府监管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共享汽车消费的因素。接着分析了共享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针对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目录
1.共享交通的相关概念 1
1.1 共享经济 1
1.2 基本概念 2
1.3 发展效益 3
1.3.1 提升交通工具使用效率 3
1.3.2 有效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 3
1.3.3 有利于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3
1.3.4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3
2. 共享汽车企业发展状况 5
2.1共享汽车的发展状况 5
2.1.1 共享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5
2.1.2 共享汽车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 6
2.1.3 共享汽车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 7
2.2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环境 8
2.3共享汽车发展历程行业发展 8
3. 共享汽车的业务模式 9
3.1网约车模式 9
3.2分时租赁模式 9
3.3 P2P共享汽车 10
3.4共享汽车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10
4. 共享汽车盈利模式分析 11
4.1企业定价模式对比 11
4.2分时租赁成本构成 12
4.3共享汽车收费模式 12
4.4PP租车简介 13
4.5PP租车盈利模式分析 14
4.5.1收入结构分析 14
4.5.2成本结构分析 17
4.5.3目标利润实现情况分析 18
4.5.4难以实现盈利的原因 18
5. 共享汽车行业发展困境 20
5.1共享汽车服务平台发展面临的困境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车辆租入方与租出方遇到的困境 20
5.3政府面临的监管困境 21
6. 共享汽车行业发展 22
6.1共享汽车服务平台发展策略 22
6.2解决车主与租客方面困境的策略 22
6.3解决政府监管困境的策略 22
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共享交通的相关概念
1.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由Felson M和Spaeth J(1978)两位学者一起提出,其指的是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的一种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主体都是具有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就共享经济这一过程而言,让渡者和分享者都能够从其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前者能够得到的是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后者得到的是资源的最大化价值。狭义的共享经济指的是让渡者让渡使用权,人们获得该权利使用到了相应的资源,使用完毕之后将资源继续分享出去,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共享经济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商业模式。在Kirzner I.M(1978)看来,人们总是被市场视为机械的消费者,而这种看法是人们最为难以忍受的。因此,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价值就是人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而重视产品或者物品的使用价值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以往人们总是在意物品的私有价值,对于物品的共享性并不在意,在以往人们眼中物品的耐用性及持久性远远高于物品的新奇性。不仅如此该学者还认为,共享经济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中开展,即其可以在二手交易市场、再分享生活资源模式以及生活服务系统中开展。
所谓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闲置资源或服务再次利用、数次利用的过程。在共享的过程中,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租赁的形式与需要资源的需求者进行一一匹配,进而实现共享。可以说,共享经济就是“互联网+”的产物。
综上可知,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共享平台上,独立个体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情况,选择闲置的资源进行有偿分享,需求者在共享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支付对价获得相应的资源。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需求者可以以较低的租金及一定的押金实现资源或者服务一定时间的使用权,以此来满足无法实现资源或服务私有价值的需求。如此一来,避免了无法获得资源所有权的遗憾,也满足了个人需求,如此经济实惠的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理论认为,实现这一模式的重要步骤在于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必须具有数据采集及运算功能,以便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大数据分析,进而为该模式运转提供便利。因为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闲置资源的高效省时利用,实质上共享经济就是为了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供需匹配,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社会效能。
1.2 基本概念
共享交通实则是共享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具体呈现。所谓是共享交通指的就是,根据市场变化,通过让渡交通工具暂时性使用权来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实现的是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模式强调的是交通工具的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而并不是交通工作所有权的实际转移。互联网时代,共享交通的实现,同样依赖于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建设,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缓解交通压力,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在此利用。
就我国而言,共享交通主要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以及共享汽车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共享单车指的是共享的自行车资源。共享单车是目前最为火爆的出行方式,目前已经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共享单车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的是人们中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共享单车还有一个称呼,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自行车租赁服务从2007年开始,我国某些城市就已经开展了,部分城市以政府为主导,设置了固定桩来实现自行车租赁服务。直到2016年,依托互联网建立起的共享单车迅速发展,没有政府的主导,完全由市场控制的共享单车既便宜又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可知,截止2017年7月共享单车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1.3亿人次,投放的车辆已突破1600万辆。
共享电动单车指的是电动自行车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经济模式。该类模式向需求者提供的是电动单车,比起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为需求者提供了更快的出行速度。但是共享电动单车投入成本比较高,且受众范围较窄。共享电动单车的提供方,主要选择学校或者景区,其他区域就没有。
目录
1.共享交通的相关概念 1
1.1 共享经济 1
1.2 基本概念 2
1.3 发展效益 3
1.3.1 提升交通工具使用效率 3
1.3.2 有效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 3
1.3.3 有利于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3
1.3.4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3
2. 共享汽车企业发展状况 5
2.1共享汽车的发展状况 5
2.1.1 共享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5
2.1.2 共享汽车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 6
2.1.3 共享汽车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 7
2.2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环境 8
2.3共享汽车发展历程行业发展 8
3. 共享汽车的业务模式 9
3.1网约车模式 9
3.2分时租赁模式 9
3.3 P2P共享汽车 10
3.4共享汽车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10
4. 共享汽车盈利模式分析 11
4.1企业定价模式对比 11
4.2分时租赁成本构成 12
4.3共享汽车收费模式 12
4.4PP租车简介 13
4.5PP租车盈利模式分析 14
4.5.1收入结构分析 14
4.5.2成本结构分析 17
4.5.3目标利润实现情况分析 18
4.5.4难以实现盈利的原因 18
5. 共享汽车行业发展困境 20
5.1共享汽车服务平台发展面临的困境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车辆租入方与租出方遇到的困境 20
5.3政府面临的监管困境 21
6. 共享汽车行业发展 22
6.1共享汽车服务平台发展策略 22
6.2解决车主与租客方面困境的策略 22
6.3解决政府监管困境的策略 22
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共享交通的相关概念
1.1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由Felson M和Spaeth J(1978)两位学者一起提出,其指的是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的一种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主体都是具有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就共享经济这一过程而言,让渡者和分享者都能够从其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前者能够得到的是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后者得到的是资源的最大化价值。狭义的共享经济指的是让渡者让渡使用权,人们获得该权利使用到了相应的资源,使用完毕之后将资源继续分享出去,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共享经济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商业模式。在Kirzner I.M(1978)看来,人们总是被市场视为机械的消费者,而这种看法是人们最为难以忍受的。因此,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价值就是人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而重视产品或者物品的使用价值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以往人们总是在意物品的私有价值,对于物品的共享性并不在意,在以往人们眼中物品的耐用性及持久性远远高于物品的新奇性。不仅如此该学者还认为,共享经济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中开展,即其可以在二手交易市场、再分享生活资源模式以及生活服务系统中开展。
所谓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闲置资源或服务再次利用、数次利用的过程。在共享的过程中,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租赁的形式与需要资源的需求者进行一一匹配,进而实现共享。可以说,共享经济就是“互联网+”的产物。
综上可知,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共享平台上,独立个体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情况,选择闲置的资源进行有偿分享,需求者在共享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支付对价获得相应的资源。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需求者可以以较低的租金及一定的押金实现资源或者服务一定时间的使用权,以此来满足无法实现资源或服务私有价值的需求。如此一来,避免了无法获得资源所有权的遗憾,也满足了个人需求,如此经济实惠的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理论认为,实现这一模式的重要步骤在于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必须具有数据采集及运算功能,以便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大数据分析,进而为该模式运转提供便利。因为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闲置资源的高效省时利用,实质上共享经济就是为了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供需匹配,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社会效能。
1.2 基本概念
共享交通实则是共享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具体呈现。所谓是共享交通指的就是,根据市场变化,通过让渡交通工具暂时性使用权来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实现的是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模式强调的是交通工具的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而并不是交通工作所有权的实际转移。互联网时代,共享交通的实现,同样依赖于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建设,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缓解交通压力,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在此利用。
就我国而言,共享交通主要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以及共享汽车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共享单车指的是共享的自行车资源。共享单车是目前最为火爆的出行方式,目前已经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共享单车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的是人们中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共享单车还有一个称呼,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自行车租赁服务从2007年开始,我国某些城市就已经开展了,部分城市以政府为主导,设置了固定桩来实现自行车租赁服务。直到2016年,依托互联网建立起的共享单车迅速发展,没有政府的主导,完全由市场控制的共享单车既便宜又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可知,截止2017年7月共享单车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1.3亿人次,投放的车辆已突破1600万辆。
共享电动单车指的是电动自行车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经济模式。该类模式向需求者提供的是电动单车,比起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为需求者提供了更快的出行速度。但是共享电动单车投入成本比较高,且受众范围较窄。共享电动单车的提供方,主要选择学校或者景区,其他区域就没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