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锁定钳”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目录
引言 1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2
(一)材料性能 2
(二)成型特性和条件 2
(三)结构的工艺性 3
(四)零件的体积以及质量估算 3
二、末端锁定钳模具的结构分析 4
(一)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4
(二)确定模具基本结构 4
(三)确定型腔数量 5
(四)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5
1.主流道设计 5
2.浇口设计以及位置的选择 6
(五)零件脱模结构的设计 6
(六)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6
(七)模架及模具材料的选择 6
三、模具工作原理及安装 7
(一)末端锁定钳模具的工作原理 7
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定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动模则固定在动模板上。注塑机合模时通过喷嘴将PC/ABS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再经过保压冷却成型。 8
(二)模具的设计总结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引言
本论文是本人在校接本期间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同学提供资料,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后所完成。
末端锁定钳(Terminal?Locking?Clamp)模具注塑工艺与模具的设计是在企业中实习的同学提供资料并且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一项毕业设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工业持续发展的今天,模具工业的发展对于加工制造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模具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一副好的模具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很大的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制造业对于精密模具更是有着巨大的缺口,注塑模具在现代塑胶制品工业生产中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次论文中的模具对于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了解模具发展在工业中的作用。为以后毕业工作中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一)材料性能
如图1-1所示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立体图,图中所示零件的材料选择为PC/ABS,外观颜色为绿色,加工精度等级一般,成品表面光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模具更是有着巨大的缺口,注塑模具在现代塑胶制品工业生产中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次论文中的模具对于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了解模具发展在工业中的作用。为以后毕业工作中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一)材料性能
如图1-1所示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立体图,图中所示零件的材料选择为PC/ABS,外观颜色为绿色,加工精度等级一般,成品表面光滑。PC材料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透明状的物体带有微微的黄色,它的绝缘性好尺寸的稳定性也较好;材料的密度为1.18~1.2g/cm3、抗拉强度在65~70MPa之间、使用温度在-100~130℃,所以材料的耐磨性以及抗疲劳的性能比较差,比较容易出现开裂;而ABS材料的性能与PC材料有着不同,它的密度为1.05~1.08g/cm3、抗拉强度在21~63MPa、使用温度-40~90℃之间具有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要比PC材料要高。而PC/ABS材料是由两种塑胶材料合金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这种材料结合了两种材料原有的优异的特性,比单一的PC或者是ABS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这种材料的特点是综合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冲击强度、机械性能较为均衡且可制成双色塑件可做喷漆处理。基于这种材料所具有的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塑胶制品的加工之中,例如在现在的大部分汽车内部零件、部分商务机器、通信器材以及大多数的家用电器上。
图1-1 末端锁定钳3D效果图
(二)成型特性和条件
基于PC/ABS材料的特性,所用材料在进行加工之前是必须要进行干燥处理的,处理过程中最好的环境是湿度小于0.04%、环境温度尽可能的控制在90-110℃之间,干燥的最佳时间为2-4个小时,这种情况下的材料才会最符合加工时所需的各项条件。因为PC/ABS材料具有的流动性要比单一的PC材料或者ABS材料要好的多,所以这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收缩率大概只有0.5%左右。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射时为了要尽可能保证充型的完美,所以注射时的注射速度要尽可能的提高,具体的注射速度还要根据选择的注塑机的不同来确定,注射压力的选择也是根据不同的注塑机来决定所用的注射压力。
(三)结构的工艺性
通过图1-2可以看出零件的壁厚相对均匀,壁厚最薄处为1.4mm,但有部分位置的壁厚过厚,通过UG/NX软件的模拟发现可能会出现某些充型缺陷,例如部分部位可能会出现尺寸不符合设计标准,也可能会出现变形。本产品为薄壁类塑胶件制品,外表面较为光滑,零件表面开有六个方形孔,其中的五个为通孔,所以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将在模具上设计镶件;内表面有五个卡抓,卡抓的成型也是由模具上的镶件来完成。成品零件的长、宽、高分别为40mm、27mm、14mm,总体的尺寸不大,结构也不是特别复杂,所以采用的分型结构为两板模单分型面结构。
图1-2 末端锁定钳设计图
(四)零件的体积以及质量估算
借助于UG/NX6.0软件,可以直接测量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体积V=2557mm3,质量M=20g。
浇注系统的凝料按照一个成品塑件的60%来算的话,那么凝料体积V凝=2557mm3×60%=1534.2mm3,凝料的质量M凝=20g×60%=12g。
因为零件按照一模一腔的方式建造,所以塑件和浇注系统的凝料的总体积V总=V+V凝=4091.2mm3,塑件和凝料系统的总质量M总=M+M凝=32g。
二、末端锁定钳模具的结构分析
(一)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的基本选择原则为: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处以便于顺利分形,在选择分型面时还应考虑到以下问题:
选择便于脱膜和简化模具结构,开模时尽可能使制件留在动模上。
分型面在模具加工时应有利于整个过程的排气。
模具的分型面应选择在有利于零件的加工部位。
应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的部位,使其产生的飞边易于修整。
所以根据以上原则和所选则的单分型面两板模模具的结构来确定末端锁定钳零件的分型面为阶梯状的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在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以及底面。如图2-1所示
引言 1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2
(一)材料性能 2
(二)成型特性和条件 2
(三)结构的工艺性 3
(四)零件的体积以及质量估算 3
二、末端锁定钳模具的结构分析 4
(一)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4
(二)确定模具基本结构 4
(三)确定型腔数量 5
(四)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5
1.主流道设计 5
2.浇口设计以及位置的选择 6
(五)零件脱模结构的设计 6
(六)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6
(七)模架及模具材料的选择 6
三、模具工作原理及安装 7
(一)末端锁定钳模具的工作原理 7
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定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动模则固定在动模板上。注塑机合模时通过喷嘴将PC/ABS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再经过保压冷却成型。 8
(二)模具的设计总结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引言
本论文是本人在校接本期间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同学提供资料,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后所完成。
末端锁定钳(Terminal?Locking?Clamp)模具注塑工艺与模具的设计是在企业中实习的同学提供资料并且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一项毕业设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工业持续发展的今天,模具工业的发展对于加工制造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模具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一副好的模具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很大的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制造业对于精密模具更是有着巨大的缺口,注塑模具在现代塑胶制品工业生产中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次论文中的模具对于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了解模具发展在工业中的作用。为以后毕业工作中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一)材料性能
如图1-1所示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立体图,图中所示零件的材料选择为PC/ABS,外观颜色为绿色,加工精度等级一般,成品表面光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模具更是有着巨大的缺口,注塑模具在现代塑胶制品工业生产中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次论文中的模具对于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了解模具发展在工业中的作用。为以后毕业工作中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末端锁定钳的工艺性分析
(一)材料性能
如图1-1所示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立体图,图中所示零件的材料选择为PC/ABS,外观颜色为绿色,加工精度等级一般,成品表面光滑。PC材料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透明状的物体带有微微的黄色,它的绝缘性好尺寸的稳定性也较好;材料的密度为1.18~1.2g/cm3、抗拉强度在65~70MPa之间、使用温度在-100~130℃,所以材料的耐磨性以及抗疲劳的性能比较差,比较容易出现开裂;而ABS材料的性能与PC材料有着不同,它的密度为1.05~1.08g/cm3、抗拉强度在21~63MPa、使用温度-40~90℃之间具有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要比PC材料要高。而PC/ABS材料是由两种塑胶材料合金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这种材料结合了两种材料原有的优异的特性,比单一的PC或者是ABS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这种材料的特点是综合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冲击强度、机械性能较为均衡且可制成双色塑件可做喷漆处理。基于这种材料所具有的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塑胶制品的加工之中,例如在现在的大部分汽车内部零件、部分商务机器、通信器材以及大多数的家用电器上。
图1-1 末端锁定钳3D效果图
(二)成型特性和条件
基于PC/ABS材料的特性,所用材料在进行加工之前是必须要进行干燥处理的,处理过程中最好的环境是湿度小于0.04%、环境温度尽可能的控制在90-110℃之间,干燥的最佳时间为2-4个小时,这种情况下的材料才会最符合加工时所需的各项条件。因为PC/ABS材料具有的流动性要比单一的PC材料或者ABS材料要好的多,所以这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收缩率大概只有0.5%左右。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射时为了要尽可能保证充型的完美,所以注射时的注射速度要尽可能的提高,具体的注射速度还要根据选择的注塑机的不同来确定,注射压力的选择也是根据不同的注塑机来决定所用的注射压力。
(三)结构的工艺性
通过图1-2可以看出零件的壁厚相对均匀,壁厚最薄处为1.4mm,但有部分位置的壁厚过厚,通过UG/NX软件的模拟发现可能会出现某些充型缺陷,例如部分部位可能会出现尺寸不符合设计标准,也可能会出现变形。本产品为薄壁类塑胶件制品,外表面较为光滑,零件表面开有六个方形孔,其中的五个为通孔,所以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将在模具上设计镶件;内表面有五个卡抓,卡抓的成型也是由模具上的镶件来完成。成品零件的长、宽、高分别为40mm、27mm、14mm,总体的尺寸不大,结构也不是特别复杂,所以采用的分型结构为两板模单分型面结构。
图1-2 末端锁定钳设计图
(四)零件的体积以及质量估算
借助于UG/NX6.0软件,可以直接测量出末端锁定钳零件的体积V=2557mm3,质量M=20g。
浇注系统的凝料按照一个成品塑件的60%来算的话,那么凝料体积V凝=2557mm3×60%=1534.2mm3,凝料的质量M凝=20g×60%=12g。
因为零件按照一模一腔的方式建造,所以塑件和浇注系统的凝料的总体积V总=V+V凝=4091.2mm3,塑件和凝料系统的总质量M总=M+M凝=32g。
二、末端锁定钳模具的结构分析
(一)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的基本选择原则为: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处以便于顺利分形,在选择分型面时还应考虑到以下问题:
选择便于脱膜和简化模具结构,开模时尽可能使制件留在动模上。
分型面在模具加工时应有利于整个过程的排气。
模具的分型面应选择在有利于零件的加工部位。
应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的部位,使其产生的飞边易于修整。
所以根据以上原则和所选则的单分型面两板模模具的结构来确定末端锁定钳零件的分型面为阶梯状的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在内表面中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以及底面。如图2-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