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显示器后壳注塑模模具设计
目 录
引言 1
一、电脑显示器后壳的工艺性分析 2
(一)工件的材料分析 2
(二)设计原则 2
(三)工艺参数的分析 2
二、设计分型 2
(一)型腔数目的确定 3
(二)零件结构的分析 3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4
三、标准件的设计添加 5
(一)模架的加载 5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5
(三)冷却系统的设计 9
四、导向机构的设计 9
(一)推出机构的设计 9
五、模具总装图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引言
这篇论文是以电脑显示器后壳的整个设计做为一个总的串接的引子,工件材料的选择,对于设计原则的思考,工艺参数的列举,因模架差异而对型腔数目的确定以及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里对浇口,主流道,分流道的管径大小位置选择浇注时间的确定,冷却系统的设置是否只会起到冷却作用对其他部件不会发生干涉,导向机构里对于推出机构的设置保证工件顺利的推出,最后就是模具总装图对于工作原理的论述。
一、电脑显示器后壳的工艺性分析
(一)工件的材料分析
对于工件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工件在生活中用于那个方面,我们设计的是电脑显示器后壳的设计,所以首先作为基础的选择是无毒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经得起高温与辐射,我们以此为依据最终选择ABS作为制作这个电脑显示器后壳的材料,这样既满足了无毒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耐得住高温的要求,又因为材料众多成本低廉,而是工件成品后的价格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对于市场更有竞争力和其他商家更有角逐的资本与回旋的余地。
(二)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选择什么作为工件的一个载体,选择合适的容纳数;针对公司在生产情况与能力思考运输方式一个包装周期的成本,所设计生成的产品是否满足工件客户运输的需求,是否方便便捷作业,效率是否达到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安全因素,比如一些棱角凸起能否刮伤作业人员,毕竟安全才是第一因素。我们设计的产品基本满足了上诉所阐述的要求。
(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回旋的余地。
(二)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选择什么作为工件的一个载体,选择合适的容纳数;针对公司在生产情况与能力思考运输方式一个包装周期的成本,所设计生成的产品是否满足工件客户运输的需求,是否方便便捷作业,效率是否达到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安全因素,比如一些棱角凸起能否刮伤作业人员,毕竟安全才是第一因素。我们设计的产品基本满足了上诉所阐述的要求。
(三)工艺参数的分析
首先是干燥条件,我们要通过2个小时的干燥对于温度的设定为80-90度之间,成型的收缩0.4到0.7,融化的温度设置为210度到280度,而成型的温度为200至240度,注射速度为中高的速度选择:
二、设计分型
我们在设计时考虑了工件的性质,注重工件表面质量的要求最总的设计如图2-1的电脑显示器的后壳与2-2所表示的后壳反面注塑那样。
图2-1电脑显示器的后壳正面注塑图
图2-2电脑显示器的后壳反面注塑图
(一)型腔数目的确定
根据不断的实验加载,我们采用一模一腔的浇注模式,因为基于此工件较其他的大些,而且外形稍显复杂,又因在本公司的注塑机的精度以及硬件要求,故决定使用这种型腔浇注。
(二)零件结构的分析
型腔的内径: =243.41MM
型腔的深度: =16.15MM
本次设计的过程中,内腔成型图如图2-3所示。
2-3 内腔成型图
型芯外径: =238.37MM
型芯深度: =13.13MM
本次设计的外腔成型图如图2-4所示。
2-4外腔成型图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身为注塑设计模具中的一个设计软件,里面每一个工具每一个管理器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作用,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按照要求按照步骤一个个的分析完成,其中我觉得分型管理器是整个设计阶段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们有自己独立的分型步骤和顺序操作,从而是整个工件设计操作起来更加的灵活与机动。
对于分型面中选择所需要的原则: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工件要将分型面里的分型线设计在工件最大的轮廓处,这样对于工件分型有个质的不同,对于工件的脱模有着有利的影响。如图2-5-1、图2-5-2
图2-5-1分型面示意图
图2-5-2分型面示意图
三、标准件的设计添加
(一)模架的加载
模具在选择时有很多种类型可供加载与选择,因为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件都要选择不同的模具,正是所谓的具体塑件具体分析, 所以工作人员在选择是要根据工件来注意选择。该设计采用标准模架,型号是:CI-3545-A70-B80-C100,模架选择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模架模型图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依据我们对工件的再三分析与思考最终确定将浇口设计在工件底部,因为那相对厚度更厚,而基于的选择原则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大了浇口的尺寸以及冲击型的浇口,来处理和预防喷射现象产生。并且为了防止翘曲的厉害,决定选择使用对称的浇口。将浇口设计时保证有利于熔体的流动以及补缩。考虑工件是否受到熔体的直接冲击从而损害工件的质量。设计浇口时对于工件的位置选择要注意是否有利于工件的排气并且还要考虑最终是否能够排尽空气或者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流动的流动比达不到工件浇注的要求时我们要根据需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浇口通过多浇口同时浇注来让工件更好受到浇注。
1.主流道的设计
对于主流道的设计我们所需要注意的要点主要有:
1)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在熔料凝料后对于工件的取出是否方便便捷,所以我们在设计是采用了圆锥形的设计,并且将其锥度设置为
引言 1
一、电脑显示器后壳的工艺性分析 2
(一)工件的材料分析 2
(二)设计原则 2
(三)工艺参数的分析 2
二、设计分型 2
(一)型腔数目的确定 3
(二)零件结构的分析 3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4
三、标准件的设计添加 5
(一)模架的加载 5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5
(三)冷却系统的设计 9
四、导向机构的设计 9
(一)推出机构的设计 9
五、模具总装图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引言
这篇论文是以电脑显示器后壳的整个设计做为一个总的串接的引子,工件材料的选择,对于设计原则的思考,工艺参数的列举,因模架差异而对型腔数目的确定以及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里对浇口,主流道,分流道的管径大小位置选择浇注时间的确定,冷却系统的设置是否只会起到冷却作用对其他部件不会发生干涉,导向机构里对于推出机构的设置保证工件顺利的推出,最后就是模具总装图对于工作原理的论述。
一、电脑显示器后壳的工艺性分析
(一)工件的材料分析
对于工件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工件在生活中用于那个方面,我们设计的是电脑显示器后壳的设计,所以首先作为基础的选择是无毒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经得起高温与辐射,我们以此为依据最终选择ABS作为制作这个电脑显示器后壳的材料,这样既满足了无毒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耐得住高温的要求,又因为材料众多成本低廉,而是工件成品后的价格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对于市场更有竞争力和其他商家更有角逐的资本与回旋的余地。
(二)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选择什么作为工件的一个载体,选择合适的容纳数;针对公司在生产情况与能力思考运输方式一个包装周期的成本,所设计生成的产品是否满足工件客户运输的需求,是否方便便捷作业,效率是否达到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安全因素,比如一些棱角凸起能否刮伤作业人员,毕竟安全才是第一因素。我们设计的产品基本满足了上诉所阐述的要求。
(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回旋的余地。
(二)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选择什么作为工件的一个载体,选择合适的容纳数;针对公司在生产情况与能力思考运输方式一个包装周期的成本,所设计生成的产品是否满足工件客户运输的需求,是否方便便捷作业,效率是否达到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安全因素,比如一些棱角凸起能否刮伤作业人员,毕竟安全才是第一因素。我们设计的产品基本满足了上诉所阐述的要求。
(三)工艺参数的分析
首先是干燥条件,我们要通过2个小时的干燥对于温度的设定为80-90度之间,成型的收缩0.4到0.7,融化的温度设置为210度到280度,而成型的温度为200至240度,注射速度为中高的速度选择:
二、设计分型
我们在设计时考虑了工件的性质,注重工件表面质量的要求最总的设计如图2-1的电脑显示器的后壳与2-2所表示的后壳反面注塑那样。
图2-1电脑显示器的后壳正面注塑图
图2-2电脑显示器的后壳反面注塑图
(一)型腔数目的确定
根据不断的实验加载,我们采用一模一腔的浇注模式,因为基于此工件较其他的大些,而且外形稍显复杂,又因在本公司的注塑机的精度以及硬件要求,故决定使用这种型腔浇注。
(二)零件结构的分析
型腔的内径: =243.41MM
型腔的深度: =16.15MM
本次设计的过程中,内腔成型图如图2-3所示。
2-3 内腔成型图
型芯外径: =238.37MM
型芯深度: =13.13MM
本次设计的外腔成型图如图2-4所示。
2-4外腔成型图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身为注塑设计模具中的一个设计软件,里面每一个工具每一个管理器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作用,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按照要求按照步骤一个个的分析完成,其中我觉得分型管理器是整个设计阶段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们有自己独立的分型步骤和顺序操作,从而是整个工件设计操作起来更加的灵活与机动。
对于分型面中选择所需要的原则: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工件要将分型面里的分型线设计在工件最大的轮廓处,这样对于工件分型有个质的不同,对于工件的脱模有着有利的影响。如图2-5-1、图2-5-2
图2-5-1分型面示意图
图2-5-2分型面示意图
三、标准件的设计添加
(一)模架的加载
模具在选择时有很多种类型可供加载与选择,因为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件都要选择不同的模具,正是所谓的具体塑件具体分析, 所以工作人员在选择是要根据工件来注意选择。该设计采用标准模架,型号是:CI-3545-A70-B80-C100,模架选择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模架模型图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依据我们对工件的再三分析与思考最终确定将浇口设计在工件底部,因为那相对厚度更厚,而基于的选择原则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大了浇口的尺寸以及冲击型的浇口,来处理和预防喷射现象产生。并且为了防止翘曲的厉害,决定选择使用对称的浇口。将浇口设计时保证有利于熔体的流动以及补缩。考虑工件是否受到熔体的直接冲击从而损害工件的质量。设计浇口时对于工件的位置选择要注意是否有利于工件的排气并且还要考虑最终是否能够排尽空气或者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流动的流动比达不到工件浇注的要求时我们要根据需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浇口通过多浇口同时浇注来让工件更好受到浇注。
1.主流道的设计
对于主流道的设计我们所需要注意的要点主要有:
1)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在熔料凝料后对于工件的取出是否方便便捷,所以我们在设计是采用了圆锥形的设计,并且将其锥度设置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