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分段划分特点与典型分段的生产设计(附件)
摘 要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陆地能源不足的状况下,人们逐渐地参与到海洋能源的开发之中,其中深水海域的能源开发又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半潜式海工平台其自身特有的小水线面运动性能佳、排水量大以及甲板面积大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深海石油开发的主流装备之一。在几代人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下,半潜平台从建造之初不断地得到升级和改造,并且由最初的第一代产品发展到了目前的第六代。本文就半潜式海洋生活服务平台阐述分段划分的一些规范要求并主要就典型分段的生产设计作了详细的论述。在生产设计过程中介绍利用现代化与数字化造船理念运用计算机辅助造船软件Tribon M3对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典型分段的设计生产建造即计算机设计、零部件加工与施工建造等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关键词:半潜式海工平台; 分段划分; 典型分段; 生产设计;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1.2.1 国际研究状况 1
1.2.2国内研究状况 2
1.2.3 主要存在问题 2
1.3主要研究内容 2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5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 现代造船理念以及相关软件 4
2.1 现代造船模式 4
2.2 数字化造船 4
2.3 Tribon M3软件 4
2.3.1 软件介绍 4
2.3.2 应用领域 5
2.3.3 功能模块 6
2.4 本章小结 6
第三章 生产设计基础 7
3.1 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 7
3.1.1 生产设计的定义与性质 7
3.1.2 生产设计的特点 7
3.1.3 生产设计的作用 7
3.2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 8
3.2.1 生产设计的范围 8
3.2.2 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8
3.3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半潜平台的结构及分段划分特点和建造方案 10
4.1 平台要素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产设计的定义与性质 7
3.1.2 生产设计的特点 7
3.1.3 生产设计的作用 7
3.2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 8
3.2.1 生产设计的范围 8
3.2.2 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8
3.3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半潜平台的结构及分段划分特点和建造方案 10
4.1 平台要素 10
4.2 结构特点 10
4.2.1 下浮体结构形式 11
4.2.2 立柱的结构形式 11
4.2.3 撑杆的结构形式 11
4.2.4 平台甲板结构形式 12
4.3 半潜平台的分段划分特点与规范 12
4.3.1 从结构特点与强度方面考虑 12
4.3.2 从工艺和施工条件方面考虑 12
4.3.3从生产组织和劳动量方面考虑 13
4.3.4从起重运输能力方面考虑 14
4.4 半潜平台分段划分及建造方案 14
4.4.1分段划分 14
4.4.2平台各部位分段施工方案 15
4.4.3分段制造工艺基本原则 18
4.5 本章小结 19
第五章 典型分段的生产设计 21
5.1 平面板架的命名规则 21
5.2 分段模型的创建 21
5.2.1 创建板架 21
5.2.2 Scheme语句创建板架 25
5.3 生产设计出图 29
5.4 生产施工 31
5.4.1 建造工艺流程与加工内容 31
5.4.2 平面分段生产流水线及典型工艺流程 32
5.5本章小结 34
结 语 36
致 谢 37
参 考 文 献 38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汽车、飞机、轮船等燃油类机械的使用也越来越多,陆地的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海洋能源的开发逐渐被提上议程。海洋作为一个全新的资源库,其拥有的油气、矿产等资源的储量十分庞大。
到目前为止,已探明海洋石油储量达1000亿桶,而水深为200~6000米的海域大约占全球总海域的90%[12],因此开发深海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半潜式海洋平台有着极强的风暴自存能力、更大的甲板面积、优秀的运动协调性能、巨大的装载能力和很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在深水海域的开发比其他类型的海洋平台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半潜式海洋生活服务平台为例阐述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对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典型分段的进行详细的生产设计。
1.2 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际研究状况
1961年,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海工平台诞生,是根据座底式平台的形式演变而来,其作业水深为90~18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布局大多不大合理,自动化程度低;
19世纪70年代,第二代半潜式平台出现,作业水深为180~600m,采用锚泊定位,自动化程度低;
19801985年,第三代半潜式平台诞生,作业水深为450~150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较合理,自动化程度不高;
90年代末期,第四代半潜式平台出现,作业水深为1000~2000m,以锚泊定位为主,结构比较合理,自动化程度有所提升;
20002005年间,第五代半潜式海工平台出现,作业水深1800~3600m,动力定位为主,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
21世纪初期,第六代半潜式平台诞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海洋平台,其作业水深达2250~3600m,采用动力定位,结构更加合理,适应更多海况,自动化程度更高。
1.2.2国内研究状况
1984年,作为我国第一座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勘探3号诞生,其作业水深为35~20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较合理,自动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海工企业都接到了不少平台订单,以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为代表,建造了许多典型的、代表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半潜式海洋平台制造水平,这表明我国的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建造达到了国际高水平。
1.2.3 主要存在问题
就国外的一些海工建造企业而言,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建造方式较国内先进,其自动化制造水平、建造效率、资源利用率都很高,一些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其面临主要问题就是将半潜平台应用于更深、环境更恶劣的海域。
目前国内的海工企业主要是以半潜式海工平台的生产设计为主,技术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能够以某一成熟的平台为母型,自己制定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只能从国外的设计机构购买详细设计图纸,在此基础上制定生产设计。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建造效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低下、没有核心技术、所有设备都靠进口等。
1.3主要研究内容
1) 了解钻井平台的船型、特点;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466.html
第一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1.2.1 国际研究状况 1
1.2.2国内研究状况 2
1.2.3 主要存在问题 2
1.3主要研究内容 2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5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 现代造船理念以及相关软件 4
2.1 现代造船模式 4
2.2 数字化造船 4
2.3 Tribon M3软件 4
2.3.1 软件介绍 4
2.3.2 应用领域 5
2.3.3 功能模块 6
2.4 本章小结 6
第三章 生产设计基础 7
3.1 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 7
3.1.1 生产设计的定义与性质 7
3.1.2 生产设计的特点 7
3.1.3 生产设计的作用 7
3.2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 8
3.2.1 生产设计的范围 8
3.2.2 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8
3.3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半潜平台的结构及分段划分特点和建造方案 10
4.1 平台要素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产设计的定义与性质 7
3.1.2 生产设计的特点 7
3.1.3 生产设计的作用 7
3.2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 8
3.2.1 生产设计的范围 8
3.2.2 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8
3.3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半潜平台的结构及分段划分特点和建造方案 10
4.1 平台要素 10
4.2 结构特点 10
4.2.1 下浮体结构形式 11
4.2.2 立柱的结构形式 11
4.2.3 撑杆的结构形式 11
4.2.4 平台甲板结构形式 12
4.3 半潜平台的分段划分特点与规范 12
4.3.1 从结构特点与强度方面考虑 12
4.3.2 从工艺和施工条件方面考虑 12
4.3.3从生产组织和劳动量方面考虑 13
4.3.4从起重运输能力方面考虑 14
4.4 半潜平台分段划分及建造方案 14
4.4.1分段划分 14
4.4.2平台各部位分段施工方案 15
4.4.3分段制造工艺基本原则 18
4.5 本章小结 19
第五章 典型分段的生产设计 21
5.1 平面板架的命名规则 21
5.2 分段模型的创建 21
5.2.1 创建板架 21
5.2.2 Scheme语句创建板架 25
5.3 生产设计出图 29
5.4 生产施工 31
5.4.1 建造工艺流程与加工内容 31
5.4.2 平面分段生产流水线及典型工艺流程 32
5.5本章小结 34
结 语 36
致 谢 37
参 考 文 献 38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汽车、飞机、轮船等燃油类机械的使用也越来越多,陆地的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海洋能源的开发逐渐被提上议程。海洋作为一个全新的资源库,其拥有的油气、矿产等资源的储量十分庞大。
到目前为止,已探明海洋石油储量达1000亿桶,而水深为200~6000米的海域大约占全球总海域的90%[12],因此开发深海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半潜式海洋平台有着极强的风暴自存能力、更大的甲板面积、优秀的运动协调性能、巨大的装载能力和很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在深水海域的开发比其他类型的海洋平台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半潜式海洋生活服务平台为例阐述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对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典型分段的进行详细的生产设计。
1.2 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际研究状况
1961年,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海工平台诞生,是根据座底式平台的形式演变而来,其作业水深为90~18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布局大多不大合理,自动化程度低;
19世纪70年代,第二代半潜式平台出现,作业水深为180~600m,采用锚泊定位,自动化程度低;
19801985年,第三代半潜式平台诞生,作业水深为450~150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较合理,自动化程度不高;
90年代末期,第四代半潜式平台出现,作业水深为1000~2000m,以锚泊定位为主,结构比较合理,自动化程度有所提升;
20002005年间,第五代半潜式海工平台出现,作业水深1800~3600m,动力定位为主,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
21世纪初期,第六代半潜式平台诞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海洋平台,其作业水深达2250~3600m,采用动力定位,结构更加合理,适应更多海况,自动化程度更高。
1.2.2国内研究状况
1984年,作为我国第一座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勘探3号诞生,其作业水深为35~200m,采用锚泊定位,结构较合理,自动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海工企业都接到了不少平台订单,以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为代表,建造了许多典型的、代表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半潜式海洋平台制造水平,这表明我国的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建造达到了国际高水平。
1.2.3 主要存在问题
就国外的一些海工建造企业而言,半潜式海工平台的建造方式较国内先进,其自动化制造水平、建造效率、资源利用率都很高,一些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其面临主要问题就是将半潜平台应用于更深、环境更恶劣的海域。
目前国内的海工企业主要是以半潜式海工平台的生产设计为主,技术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能够以某一成熟的平台为母型,自己制定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只能从国外的设计机构购买详细设计图纸,在此基础上制定生产设计。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建造效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低下、没有核心技术、所有设备都靠进口等。
1.3主要研究内容
1) 了解钻井平台的船型、特点;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