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定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ologit模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经济保障状况及服务发展状况。在研究

基于AHP法的长三角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为研究区域,在回顾以往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比较优势基、产业关联基、技术进步、市场潜力等四个一般基准建立了一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并通过文献回顾与专家打分确立了指标相对权重。然后将长三角实际经济数据带入模型进行指标测算及综合评价打分,得到长三角16市主导产业选择计算结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建议。

基于GIS技术改进不动产估价中市场比较法的研究

摘要:应用GIS的数据管理功能和查询分析功能进行交易实例管理与初选,依据空间相关性提高房产估价中可比案例的选择精度,结合模糊数学应用模型计算,对市场比较法的可比案例的选择和因素修正这两个环节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该方法减缓了市场比较法在这两方面存在的主观性大和不确定性大的不足,并有了相应的改进。

耕地质量下降原因以阜阳市颍东区为例

摘要:针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相关问题, 本文参照国内外耕地质量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对阜阳市颍东区耕地质量下降原因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究。通过对颍东区耕地变化和资源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寻出颍东区耕地质量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通过颍东区耕地质量指数分析,得出全区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颍东区耕地质量现状分析,立足粮食安全,由浅入深,提出保护全国耕地质量、防治耕地质量下降的举措。

苏北地区城镇化现状与问题研究

摘要: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均处于前列。但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等五市在内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城镇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明确了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其次,整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苏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进展;然后,对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现状、问题和动力机制作出了分析;最后,根据苏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街政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以虞山镇兴福街道为例

摘要:公民参与是街政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公民参与得到了街政建设的广泛重视,街政治理建设努力拓展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我国公民参与街政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本文对我国公民参与街政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介绍公民参与街政治理相关理论的同时,分析我国街政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一步探讨公民参与街政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的启发,提出改进方法。

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主要从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参保情况、住房情况、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研究南京城郊被征地农民的征地安置现状,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被征地农民安置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获得征地补偿金情况、现有住房获得方式、征地后生活水平的变化、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对被征地农民安置总体满意度有较大影响。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区域划分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

摘要: 1
摘要: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本文提出了基于发展压力状态的监测思路和方法。以泰兴市为例,首先,构建发展压力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取相应的定量指标;最后,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研究区域各个单元发展压力等级,并进行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结果为: 泰兴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重点监测区面积为249.65k㎡,一般监测区面积为 1006.35 k㎡,分别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 19.9% 和 80.1%,结合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监测思路和方法,对促进土

基于SS分析法的苏北五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针对苏北五市服务业的结构和竞争力状况作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分类统计,利用14个服务业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依据所得的苏北地区各服务业的的区域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服务业总体虽然相对江苏省有一定增长,竞争力优势明显,但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在做具体行业分析和五个地市分析时,发现各个部分行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且不同地市发展状况迥异。因此,必须积极改变苏北地区的服务业现状,提升整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城市土地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对其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会涉及到很多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也被看成为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本文以杭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杭州市2006-2010年的农用地、非农业人口、人均绿地面积、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生产量、废气排放量、 GDP等15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该地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日渐合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能更好的协调;未来应加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评价南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现状,提出促进该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方法和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研究结果:(1) 南京市近年来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加剧,耕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见增长;(2)南京市2006-2009年以及2011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均属于第Ⅳ等级集约利用较差水平,2010和2012年两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属于第Ⅲ等级集约利用一般水平,总体来说,南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但处于一种波动上升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