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端砚文化比较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唐代和宋代时期端砚的风格特点,结合与端砚有关诗词名人故事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等,分析这两个时期端砚之间的联系,同时了解端砚背后的人文精神,探索端砚风格变化和结构发展的痕迹,更加深刻地理解端砚从唐朝出现到宋朝的发展和演变,探索其更多的价值。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课题研究对象 1
1.2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3课题研究方法 2
1.4论文工作量 2
2 端砚由来 3
2.1端砚的起源 3
2.2端砚的特征和石品鉴赏 3
2.2.1端砚的特点 3
2.2.2端砚砚石的石品与鉴赏 3
2.3小结 5
3 唐宋端砚类型介绍 6
3.1唐代端砚 6
3.2宋代端砚 7
3.3小结 9
4 唐宋时期端砚的形态发展分析 10
4.1唐代端砚的形态 10
4.2宋代端砚的形态 10
4.3影响砚结构变化的因素 11
4.3.1唐宋时期砚台结构变化分析 11
4.3.2唐宋时期审美观对器型的影响 12
4.4端砚形制演变图解 13
4.5小结 14
5 唐宋时期关于端砚的诗词与故事 15
5.1关于端砚的诗词 15
5.2关于古代名人与端砚的故事 16
5.2.1 唐代名人与端砚 16
5.2.2 宋名人与端砚 16
5.3端砚文化比较 17
5.4小结 18
6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对象
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为唐宋时期的端砚文化。砚是研究的四大文房之一(其他三种是笔、墨、纸)端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相传,端砚起起源于唐初。而它在唐代一出现,就已经非常的有名气了,在当时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追捧。而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儒家学术再次兴盛,程朱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学思想兴起,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四大发明中有三个发明于宋)。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认为,宋是中国历史的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有不少人。而本文从唐宋时期的端砚文化为分析对象,对两个朝代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
1.2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砚本身是我国特有的且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设计理念,造型艺术是经过长期实用中积累沉淀得来的,中国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古代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才情,砚台有着十分悠久的使用历史,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观念的载体,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砚台早期以实用为主,装饰也少,后经过发展其造型也逐渐变得美观,雕刻更加精细,有些还在砚台上镌诗铭文,专门写砚的书籍也很多如:“苏易简所写的《文房四谱砚谱》;米芾所写的《砚史》;唐积所写的《歙州砚谱》;叶樾所写的《端溪砚谱》;高似孙所写的《砚书简》”[1] 但是单就研究唐宋时期的端砚来说,还是不多见的。
“宋唐是制砚业大发展时期,也是其文化昌盛的时代。”[2] 砚是一种书写工具,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并且砚的使用历史非常之久,而端砚又是众多砚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品类,其起源于唐发展于宋,我们通过对端砚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唐宋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并且现在的今学术研究大多是对端砚是比较笼统的从产生到发展的进行研究,或者是对其形制演变,装饰技法的研究,虽然也有对一个或几个特殊的有代表性的砚进行分析,但是对于一个时代来说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而本文通过对端砚相关文献,考古资料的分析,着重研究唐宋两个时期端砚的形制风格,装饰以及出土文物等进行分析对比分别得出两个时期端砚各自的特点,梳理其时代特征。
1.3课题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阅读了大量关于古代文物等文献后,认真分析了我国唐宋时期端砚的发展,分析端砚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要牢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方法,对砚台的生产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不会产生偏差。
2)比较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来分析唐宋时期端砚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时间跨度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形制风格的比较,也可以是审美风格,人文环境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它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最先进的造型艺术,并有助于准确理端砚艺术的特点。
1.4论文工作量
表 1.1论文工作量
内容
工作量
基本信息搜集
通过百科、词典、书籍等5种途径,进行了解砚台基本信息
图片搜集
搜集唐宋时期端砚图片20余张分析其演变过程
文献查找
查阅文献20余篇
诗词、故事搜集
诗词十一篇、故事四则
2 端砚由来
2.1端砚的起源
端砚的制作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所以其准确起源的时间在目前是存有争议的,“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武德年间”[3] 按这种说法来看,端砚出现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当真是历史悠久。当然这只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而已。还有“应该把端砚的历史从唐初提前三百年,上溯到东晋”[4] 的说法,马承源先生的观点是“流传了千年不衰的歙石端石的开采和发现,是唐朝中期以后的事情”[5] 至今流传下来有关唐朝端砚的诗文也有不少,例如奇己的《谢人墨》“正浮色端砚,精光动蜀笺”等等。这些文献说明唐代的文人墨客对端砚已经十分推崇并且有很高的评价,可见当时端砚已经流传的十分广泛了,也可见当时端砚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使用历史了,是经过很多人的反复实用才会对端砚有如此的好评。所以综上所言,清朝计楠所记载端砚始于唐代初期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笔者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事林广记》中记载“端砚出端溪”。端砚产于广州肇庆市端溪附近,所以有人把端砚叫端溪石砚。宋朝时期的苏易简曾言:“柳公权常伦砚,世传端州有溪,因曰端溪,其石为砚至妙,益墨而至洁。”清唐秉钧:“此砚石,产于广东端州治高要县之端溪,故曰端砚。”
2.2端砚的特征和石品鉴赏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课题研究对象 1
1.2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3课题研究方法 2
1.4论文工作量 2
2 端砚由来 3
2.1端砚的起源 3
2.2端砚的特征和石品鉴赏 3
2.2.1端砚的特点 3
2.2.2端砚砚石的石品与鉴赏 3
2.3小结 5
3 唐宋端砚类型介绍 6
3.1唐代端砚 6
3.2宋代端砚 7
3.3小结 9
4 唐宋时期端砚的形态发展分析 10
4.1唐代端砚的形态 10
4.2宋代端砚的形态 10
4.3影响砚结构变化的因素 11
4.3.1唐宋时期砚台结构变化分析 11
4.3.2唐宋时期审美观对器型的影响 12
4.4端砚形制演变图解 13
4.5小结 14
5 唐宋时期关于端砚的诗词与故事 15
5.1关于端砚的诗词 15
5.2关于古代名人与端砚的故事 16
5.2.1 唐代名人与端砚 16
5.2.2 宋名人与端砚 16
5.3端砚文化比较 17
5.4小结 18
6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对象
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为唐宋时期的端砚文化。砚是研究的四大文房之一(其他三种是笔、墨、纸)端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相传,端砚起起源于唐初。而它在唐代一出现,就已经非常的有名气了,在当时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追捧。而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儒家学术再次兴盛,程朱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学思想兴起,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四大发明中有三个发明于宋)。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认为,宋是中国历史的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有不少人。而本文从唐宋时期的端砚文化为分析对象,对两个朝代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
1.2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砚本身是我国特有的且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设计理念,造型艺术是经过长期实用中积累沉淀得来的,中国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古代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才情,砚台有着十分悠久的使用历史,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观念的载体,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砚台早期以实用为主,装饰也少,后经过发展其造型也逐渐变得美观,雕刻更加精细,有些还在砚台上镌诗铭文,专门写砚的书籍也很多如:“苏易简所写的《文房四谱砚谱》;米芾所写的《砚史》;唐积所写的《歙州砚谱》;叶樾所写的《端溪砚谱》;高似孙所写的《砚书简》”[1] 但是单就研究唐宋时期的端砚来说,还是不多见的。
“宋唐是制砚业大发展时期,也是其文化昌盛的时代。”[2] 砚是一种书写工具,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并且砚的使用历史非常之久,而端砚又是众多砚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品类,其起源于唐发展于宋,我们通过对端砚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唐宋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并且现在的今学术研究大多是对端砚是比较笼统的从产生到发展的进行研究,或者是对其形制演变,装饰技法的研究,虽然也有对一个或几个特殊的有代表性的砚进行分析,但是对于一个时代来说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而本文通过对端砚相关文献,考古资料的分析,着重研究唐宋两个时期端砚的形制风格,装饰以及出土文物等进行分析对比分别得出两个时期端砚各自的特点,梳理其时代特征。
1.3课题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阅读了大量关于古代文物等文献后,认真分析了我国唐宋时期端砚的发展,分析端砚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要牢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方法,对砚台的生产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不会产生偏差。
2)比较分析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来分析唐宋时期端砚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时间跨度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形制风格的比较,也可以是审美风格,人文环境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它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最先进的造型艺术,并有助于准确理端砚艺术的特点。
1.4论文工作量
表 1.1论文工作量
内容
工作量
基本信息搜集
通过百科、词典、书籍等5种途径,进行了解砚台基本信息
图片搜集
搜集唐宋时期端砚图片20余张分析其演变过程
文献查找
查阅文献20余篇
诗词、故事搜集
诗词十一篇、故事四则
2 端砚由来
2.1端砚的起源
端砚的制作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所以其准确起源的时间在目前是存有争议的,“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武德年间”[3] 按这种说法来看,端砚出现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当真是历史悠久。当然这只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而已。还有“应该把端砚的历史从唐初提前三百年,上溯到东晋”[4] 的说法,马承源先生的观点是“流传了千年不衰的歙石端石的开采和发现,是唐朝中期以后的事情”[5] 至今流传下来有关唐朝端砚的诗文也有不少,例如奇己的《谢人墨》“正浮色端砚,精光动蜀笺”等等。这些文献说明唐代的文人墨客对端砚已经十分推崇并且有很高的评价,可见当时端砚已经流传的十分广泛了,也可见当时端砚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使用历史了,是经过很多人的反复实用才会对端砚有如此的好评。所以综上所言,清朝计楠所记载端砚始于唐代初期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笔者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事林广记》中记载“端砚出端溪”。端砚产于广州肇庆市端溪附近,所以有人把端砚叫端溪石砚。宋朝时期的苏易简曾言:“柳公权常伦砚,世传端州有溪,因曰端溪,其石为砚至妙,益墨而至洁。”清唐秉钧:“此砚石,产于广东端州治高要县之端溪,故曰端砚。”
2.2端砚的特征和石品鉴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