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筒套的冲压成形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附件)【字数:7074】

摘 要本文的课题是对筒套的制作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其优良的成形工艺路线,并对冲压筒套的模具进行设计。从冲压工艺上来看,我们应该着重研究板料在各个工序中的受力情况。这是因为板料在冲孔、拉深和落料时,每一道工序的胚料有不同的变形区和非变形区。通过对变形区的受力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就可以掌握变形区的力学特点,对该道工序的力学特点进行对症下药,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冲压工艺,充分利用胚料和模具的各项性能来提高制件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设计时,因为我国模架标准化程度较高,因此着重分析凸凹模的使用性能要求。通过查阅相关的材料性能参数,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制定其成形工艺来制作凸凹模,最后镶嵌在模架之中,完成模具的设计。在这里需要着重注意的是选择合理的凸模类型、凸模和凸模固定板的配合精度以及凸凹模的配合间隙,最后计算出凸模的长度并进行校核。对于其他的标准件,像导柱、导套、卸料板、上模板、下模板和模柄等,我们只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参数,进行相应选择即可。 本文除了对筒套的制定工艺和模具设计进行说明,还对模具行业进行了一些简要介绍,其中包括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势,浅略分析国际竞争力,就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见解。其实,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受到多项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国际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从事人员的工作待遇是最主要的因素。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也会提出一些建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改变来迎接工业制造2.0,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2
1.1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
1.2我国模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
第二章 冲压工艺分析 4
2.1套筒零件图的分析 4
2.2筒套的材料性能分析 4
2.3筒套的尺寸精度 4
2.4筒套的工艺方案 4
第三章 套筒模具的工艺计算 5
3.1凸模的计算 5
3.2凸模的冲压力计算 9
3.3压力机设备的挑选 9
第四章 模具的设计 11
4.1凹模的相关设计 11
4.2凸模的相关设计 11
4.3卸料、出件的相关设计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4.4模架及导柱导套的相关设计 11
4.5模柄的相关设计 11
第五章 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速腾飞阶段,中国不仅加强本国的基础建设,还不断援助非洲,帮助非洲的基建工程。在这些基础建设过程中,工件的消耗量巨大,而筒套作为工业行业的基础工件,其消耗量也是非常可观。因此,国内筒套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和平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筒套功能在不断提高的时候,筒套模具设计也在不断改进。
因为本次设计是年产量为200000件的无底带凸缘的筒套,根据《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P302表124,初步判断模具类型可以选用级进模或复合模,设备类型可以选用专用压力机和自动压力机。因为本课题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制件筒套,虽然级进模和复合模都可以同时完成数道工序,但是复合模的工作效率远远不及级进模而且制件精度也不高,所以,选用的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冲压工艺与铸造、注塑等工艺不同,它对板材受力分析要求非常高。这是因为若是不进行受力分析,很有可能冲不出制件或者制件产生褶皱和裂纹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其实,就算我们对每道工序的受力分析非常完美,但仍不能冲出完美的制件。这是因为,模具组装误差、机械设备的误差和压力中心误差等各种不可抗拒因素共同组成,这样就使得制件每个区域变形度其实并不一致,但是这种细微的差别肉眼分辨不出来,也不影响制件的使用。虽然误差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可以减少的误差。生产调试是模具制造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模具在调试后会进行修整,这样是为了确保模具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达到设计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1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工业化转型,党的十九大着重强调,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模具作为工业之母,在最近几十年里,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个产品要想量产化、高效率生产和生产成本低,基本上只能用模具生产才能满足要求。
我国模具行业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却很缓慢。从市场环境来看,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虽然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对全球经济却是沉重一击,世界的制造业不断萎缩资产,这就使得中国被动受到一定影响。2012年钓鱼岛事件爆发,中日关系紧张,我国模具行业内的日系模具厂受到巨大影响,出口订单一下子少了很多。众所周知,国内出口模具的利润最高,但是中日关系的紧张以及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模具国际订单量急剧减少,导致国内关闭了很多中小型模具厂。
习主席上台后提出深化经济侧改革并加大推行力度,这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批先天性不足的模具厂关闭,一些竞争力强的模具厂得到发展机遇。当国家进行整顿行业时,就会大大削减行业恶意竞争带来的影响。当今模具行业的恶性竞争主要是价格战,价格低廉质量差,就长远角度看,这是百害而无一利。随着政策的实施,想要提高竞争力,我们必须像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模具强国学习。在一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上述以外,根据国际情况来看,未来的模具要求是个性化定制,所以我们将来生产的模具肯定是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新型模具。
1.2我国模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比我国模具行业和国外模具行业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限制我国模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国家工业化水平低、行业标准化程度低和该行业从事人员社会待遇差这三个主要因素。
国家工业化程度低。国家工业化程度低是限制我国模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欧美国家工业化程度相比,我国落后至少20年。这是因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刚需不足、技术标准制定不完善和行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共同因素造成。为了达到工业2.0的目标,我国应该举国上下加大对工业化的投资金额,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速度。
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我国模具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为20%左右,但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程度在60%80%之间,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模具的竞争力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标准化程度低,意味着制造成本增加,制造周期变长的同时也意味着生产效率低,同时利润空间更小。这一系列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模具行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标准化制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制定统一规格,提高行业的标准化程度。
行业从事人员社会待遇低。模具作为工业基础,其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模具行业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与服务行业差不多,有时甚至低于服务业。在社会压力大的背景下,很多人选择离开该行业,很多该行业毕业生毕业后也并不会从事该行业,这就导致了我国模具行业的技术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状。国际与企业应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促进模具行业的蓬勃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