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清热泻火矿物药矿物学特征研究
摘 要本论文通过对两种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矿物药石膏、寒水石矿物学特点、药性的考究和属性以及全国分布、药物作用、机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前人对两种矿物药的动物实验、文献资料和产地调研等方法,推断寒水石和石膏具有相同清热泻火这一功效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都含有钙和硫酸根。
目 录
绪论 1
1 石膏 3
1.1 草本考究 3
1.2 真伪鉴别 4
1.3 矿物学特征研究 5
1.4临床上的应用 6
1.4.1 治疗分热症 6
1.4.2 治疗失眠 7
1.5 药理作用 7
1.6 小结 8
2 寒水石 9
2.1 草本考证 9
2.2 真伪鉴别 9
2.3 矿物学研究特征 9
2.4 临床应用研究 10
2.5 药理研究 10
2.5.1 促进肠内渗透压作用 11
2.5.2 消炎退肿作用 11
2.6 小结 11
3 石膏与寒水石的矿物学横向对比研究 12
3.1 石膏与寒水石的矿物学特征对比 12
3.2 相同之处 12
3.2.1化学成分中均含有硫酸根和钙 12
3.3 不同之处 13
3.3.1 产状与成因 13
3.3.2 形态 13
3.3.3 化学成分 13
3.3.4 结晶习性 14
3.4 小结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绪论
清热泻火药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能的药物。适用于心火炽盛高烧、谵语、舌体糜烂、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晕目眩;肝胆湿热之黄疸,胃火炽盛之消渴、齿龈肿痛、口疮等病症的患者为主要医治对象[1]。清热泻火类中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类的矿物药主要是生石膏和寒水石。通过刺激肠道的渗透压来达到清热泻火的功效。外用类的矿物药是煅石膏和寒水石,寒水石通过外敷可以治疗挫伤、蜂窝组织类和丹毒等疾病。邪火大部分在中医的眼中还是从自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体本身所导致的,外部原因只是一种诱因。归根结底还是身体本身的阴阳失衡所导致的。其中最容易见到的体现就是夏天中暑,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高温、身体缺水、灼热的外在环境下停留时间久造成发热的症状。这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因为外界环境炎热造成的身体上火的表现。通常情况下因为身体自身原因上火的症状要比外界环境影响上火的症状要多很多。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上有阻碍造成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在后半夜入睡、饮食上也大多都是不健康的食品等,身体内部运行紊乱导致上火的因素比外界环境导致上火的几率要大得多。很多人认为上火根本不算是病,多喝水、早点休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行。在上火有比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自身去调节的。可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引起自己的重视。上火不仅是一个表面意思,还有着更加深的意思,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就是这些,例如胃部上火会伴随着胃疼、大便干燥等一系列的症状,肺部上火伴随着有咯血、咳嗽、黄痰等一系列症状,肝部上火会伴随有烦躁、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女性则会有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由上火导致的牙疼让人精神不振,很多上火者都不是很注意,等到严重的时候就会很痛苦。所以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药物也被很多人所关注,所重视。
在经过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国外很少有人进行了一些对清热泻火的矿物药做过研究分析,国内的矿物药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矿物药的主要成分和微量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2.矿物药微量元素药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因为每种矿物药的产出和自身所含的成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会使得药效不一样,而且有的矿物药之间从外观来看还不是很好的鉴定,这样就让矿物药的鉴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矿物药的形成条件和它们产地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它们可能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以及组成成分的不同等。综合因素复杂造成了矿物药在技术鉴定上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随着日益精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对矿物药的鉴定有很大的帮助。在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下,人们的用药安全不断提高得到了保障。
虽然已经有了关于清热泻火功效的矿物药相关研究,但是笔者尚未发现有关于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矿物药的横向对比,所以笔者想通过对横向对比分析来进行初步确定其药物作用机制的异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对中药的兴趣和学习热度逐渐加深,矿物药的研究会逐渐被重视。矿物药的相关研究更能帮助人们解决清热泻火相关的疾病,同时对弘扬中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论文工作量: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笔者前往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瓦刀子矿进行石膏的取样和矿床考察,并跟当地矿主了解开采出来的石膏销售作何用处,前往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批发市场了解市售石膏和寒水石并取样。为了确保采样准确,特地找到当地中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确认并挑选比较透的样本进行红外光谱实验。在广州中维对在市场所购买的标本做了红外光谱的分析。
工作量如下表:
序号
内容
数量
1
西乡矿区取样
1
2
中药市场
2
3
查阅参考文献
20
4
红外光谱分析
2
1 石膏
石膏从古到今通常被用于中药,汉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中以石膏为主药组成的白虎汤(石膏三十克,知母十克,甘草三克,粳米十五克)是一个治阳明气和分热症的清热名方[2],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现已改称石膏汤:在全国解放后,中医用石膏为主药组成药剂,治疗乙型脑膜炎等热性病,效果颇丰。石膏味辛、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泻火,除渴止烦的作用,石膏虽有清热泻火,消炎退热除烦之功效,但是入药时得分生、熟。生石膏多内服,熟石膏只能外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记录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3],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现在临床医学上经常将石膏用在来治疗上火,去除心烦和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温烦渴,肺部出热哮喘咳嗽,胃部火气旺盛,头疼,牙疼。查找古今的书籍能够知道早在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就有石膏的记载。
目 录
绪论 1
1 石膏 3
1.1 草本考究 3
1.2 真伪鉴别 4
1.3 矿物学特征研究 5
1.4临床上的应用 6
1.4.1 治疗分热症 6
1.4.2 治疗失眠 7
1.5 药理作用 7
1.6 小结 8
2 寒水石 9
2.1 草本考证 9
2.2 真伪鉴别 9
2.3 矿物学研究特征 9
2.4 临床应用研究 10
2.5 药理研究 10
2.5.1 促进肠内渗透压作用 11
2.5.2 消炎退肿作用 11
2.6 小结 11
3 石膏与寒水石的矿物学横向对比研究 12
3.1 石膏与寒水石的矿物学特征对比 12
3.2 相同之处 12
3.2.1化学成分中均含有硫酸根和钙 12
3.3 不同之处 13
3.3.1 产状与成因 13
3.3.2 形态 13
3.3.3 化学成分 13
3.3.4 结晶习性 14
3.4 小结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绪论
清热泻火药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能的药物。适用于心火炽盛高烧、谵语、舌体糜烂、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晕目眩;肝胆湿热之黄疸,胃火炽盛之消渴、齿龈肿痛、口疮等病症的患者为主要医治对象[1]。清热泻火类中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类的矿物药主要是生石膏和寒水石。通过刺激肠道的渗透压来达到清热泻火的功效。外用类的矿物药是煅石膏和寒水石,寒水石通过外敷可以治疗挫伤、蜂窝组织类和丹毒等疾病。邪火大部分在中医的眼中还是从自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体本身所导致的,外部原因只是一种诱因。归根结底还是身体本身的阴阳失衡所导致的。其中最容易见到的体现就是夏天中暑,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高温、身体缺水、灼热的外在环境下停留时间久造成发热的症状。这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因为外界环境炎热造成的身体上火的表现。通常情况下因为身体自身原因上火的症状要比外界环境影响上火的症状要多很多。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上有阻碍造成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在后半夜入睡、饮食上也大多都是不健康的食品等,身体内部运行紊乱导致上火的因素比外界环境导致上火的几率要大得多。很多人认为上火根本不算是病,多喝水、早点休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行。在上火有比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自身去调节的。可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引起自己的重视。上火不仅是一个表面意思,还有着更加深的意思,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就是这些,例如胃部上火会伴随着胃疼、大便干燥等一系列的症状,肺部上火伴随着有咯血、咳嗽、黄痰等一系列症状,肝部上火会伴随有烦躁、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女性则会有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由上火导致的牙疼让人精神不振,很多上火者都不是很注意,等到严重的时候就会很痛苦。所以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药物也被很多人所关注,所重视。
在经过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国外很少有人进行了一些对清热泻火的矿物药做过研究分析,国内的矿物药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矿物药的主要成分和微量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2.矿物药微量元素药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因为每种矿物药的产出和自身所含的成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会使得药效不一样,而且有的矿物药之间从外观来看还不是很好的鉴定,这样就让矿物药的鉴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矿物药的形成条件和它们产地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它们可能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以及组成成分的不同等。综合因素复杂造成了矿物药在技术鉴定上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随着日益精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对矿物药的鉴定有很大的帮助。在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下,人们的用药安全不断提高得到了保障。
虽然已经有了关于清热泻火功效的矿物药相关研究,但是笔者尚未发现有关于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矿物药的横向对比,所以笔者想通过对横向对比分析来进行初步确定其药物作用机制的异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对中药的兴趣和学习热度逐渐加深,矿物药的研究会逐渐被重视。矿物药的相关研究更能帮助人们解决清热泻火相关的疾病,同时对弘扬中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论文工作量: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笔者前往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瓦刀子矿进行石膏的取样和矿床考察,并跟当地矿主了解开采出来的石膏销售作何用处,前往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批发市场了解市售石膏和寒水石并取样。为了确保采样准确,特地找到当地中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确认并挑选比较透的样本进行红外光谱实验。在广州中维对在市场所购买的标本做了红外光谱的分析。
工作量如下表:
序号
内容
数量
1
西乡矿区取样
1
2
中药市场
2
3
查阅参考文献
20
4
红外光谱分析
2
1 石膏
石膏从古到今通常被用于中药,汉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中以石膏为主药组成的白虎汤(石膏三十克,知母十克,甘草三克,粳米十五克)是一个治阳明气和分热症的清热名方[2],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现已改称石膏汤:在全国解放后,中医用石膏为主药组成药剂,治疗乙型脑膜炎等热性病,效果颇丰。石膏味辛、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泻火,除渴止烦的作用,石膏虽有清热泻火,消炎退热除烦之功效,但是入药时得分生、熟。生石膏多内服,熟石膏只能外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记录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3],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现在临床医学上经常将石膏用在来治疗上火,去除心烦和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温烦渴,肺部出热哮喘咳嗽,胃部火气旺盛,头疼,牙疼。查找古今的书籍能够知道早在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就有石膏的记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