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
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深入人心,这是一个机遇,非传统旅游城市应紧抓机遇,搭乘时代的便车快速发展。旅游形象设计应结合当地政治、经济,结合当地风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才能设计出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可以吸引旅游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能很好的宣传城市。
此次研究就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展开。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以及案例解析等方面着手,对德州段大运河旅游规划进行界定,分析其优缺点。其次,进行归纳总结,分清楚在设计过程中的主次关系,并设想如何做。最后归纳总结,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旅游形象设计。
关键词: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发展
目 录
一、 选题依据 1
(一)旅游形象设计的概述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德州段大运河形象分析 2
(一)德州段大运河发展历史 2
(二)德州段大运河水文分析 2
(三)德州段大运河的人文习俗分析 2
(四)与其他类似景观对比的优缺点 2
三、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的理论分析 2
(一)德州段大运河的现状 2
(二)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定位 3
四、旅游形象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实践应用 3
(一)旅游形象标志的制作和应用 3
(二)旅游形象设计导视系统的制作和应用 6
(三)海报设计 8
(四)旅游的衍生品的设计和应用 9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选题依据
(一)旅游形象设计的概述
当今社会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旅游业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旅游形象设计有利于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优秀的旅游形象设计不仅仅能宣传景区,更能使这个景点成为城市代表,提起这个城市就能想到这个景点,比如:提起巴黎就能想起艾菲尔铁塔,提起纽约就想起自由女神像,提起上海就不自觉的想起东方明珠等。可见一个好的旅游形象设计不仅仅可以提升景点的知名度,也能很好的促进城市宣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旅游形象设计是品牌形象设计的子集,主要以历史文化、资源设施为基础条件进行设计,以视觉感触、行为活动等方式为手段进行对自身区域理念的传达,从而进一步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促进区域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并且在八九十年代不断发展成熟,并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
国内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相关理论的提出,但发展较快。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梁明珠在《广深珠区域旅游品牌与区域旅游形象辨析》中提出“区域旅游系统的品牌形象应该包括旅游名称、宣传语、标识符号、图形及其组合构成等诸多因素”。以崂山为例,作为山东省著名景区之一,其在很长一个阶段始终无法突破200万的游客数量。而通过良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在品牌形象上引入市场化营销理念,以“海上仙山,越来越好”为品牌核心,创新并建立崂山风景区传播体系,提升景区旅游形象,在2015年,崂山景区游客历史性的突破300万,随之也推动整个青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德州段大运河形象分析
(一)德州段大运河发展历史
德州段运河最开始叫做汉屯氏河,隋朝时开挖大运河使之南北沟通,同时改名永济渠。元朝时为了方便漕运裁弯取直,运河不再经过洛阳,但对德州没有影响,这时候京杭大运河统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卫国,因此也称卫河。至清代始称南运河。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还有船舶通航,在上世纪70年代德州段大运河由于水量减少不再通航。现在武城段还能通航,而四女寺景区已建成,九龙湾再建中,天衢牌坊也在修缮。
(二)德州段大运河水文分析
德州段大运河,分为卫运河和南运河,自夏津流入德州地区到在德城区出德州地区共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上游有漳河、卫河。从河北省馆陶县到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三)德州段大运河的人文习俗分析
德州段大运河地处鲁西北,当地人有着山东人共同的特点好客,不管你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你来,他们都会热情的欢迎你。这里人虽没有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也不比江南水乡人温婉细腻,但这里人的热情也会感染你。德州还有不少名吃,除了闻名遐迩的德州扒鸡还有蜜三刀、灌汤包、馓子等,德州夏天最离不开的还是烧烤,几乎每个小区都会有烧烤摊,非常热闹。
(四)与其他类似景观对比的优缺点
德州段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多次驻跸德州,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驻跸德州,乾隆二十一年,山东巡抚在德州段大运河四女寺修建了“恩泉行宫”,康乾二帝在德州期间作诗词68首。德州段大运河有三个特点:(1)保持了原始风貌;(2)弯道多,因为自古有一弯顶三闸之说,所以弯道多;(3)满堤柳树,大家都知道,南京的路两边全是梧桐树,那是因为宋美龄喜欢梧桐树,所以蒋介石种了一城的梧桐树。而德州段大运河大地上的柳树并没有这么美丽的传说,而是明清时期当洪汛来临时方便砍下树枝捆成捆已加以堵塞,并沿用至今。因此德州段大运河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运河古韵和原生态特色。提防走向依河就势,提防植被草木繁茂,古树交荫。德州段大运河地处德州,并非传统旅游城市,但是却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景点,交通便利,乘坐高铁到北京只要一小时,到天津40分钟,到济南更是仅需25分钟。且有京福高速、315国道、316国道、105国道、106国道、107国道等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且德州市区,路况很好,街道宽阔很少堵车。加上景点较多,周边大城市的人可以在周末就可以来。且这里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代的风华。
三、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的理论分析
(一)德州段大运河的现状
德州段大运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断航后完全没有了曾经的辉煌,曾经使德州辉煌的大运河变得很鸡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90年代,人们在河道两岸建起了工厂,河道也成了两岸人天然的垃圾厂,河道受到了严重污染。随着当今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人们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德州段大运河正在完善规划,在保证不破坏原河道自然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治理,并关停沿岸诸多工厂。德州市市委市政府也意识到德州段大运河在德州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德州段大运河治理开发十分重视,希望建立属于德州特色的河流旅游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作为一名生在运河边的人,对曾经人们对运河犯下的过错感到抱歉,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补偿曾经欠下的债,我相信德州段大运河的将来更美丽。
(二)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定位
在如今各地旅游热火朝天的形式下,要想在诸多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树立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旅游形象设计。对于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定位,我认为她是一条有历史底蕴的河,对历史应浓墨重彩的描述,且当地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较慢,适合休假旅行。定位后,首先要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把景区发展的第一步打稳扎劳。
四、旅游形象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实践应用
(一)旅游形象标志的制作和应用
我的设计从旅游地标志开始,前期通过实地考察、审阅资料等方式,对德州段大运河进行了解,后将资料进行总结,确定做一个具有古典风格的标志,着手设计标志。首先,我以河流为主题进行设计,但没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又结合印章、水墨等做了以下几个标志。(如图1,图2)
通过标志绘制我发现我做出来的标志没有灵性,非常普通,设计感很弱,没有做出“古典德州,风韵之河”的优雅及神韵,缺乏厚重感,没有考虑到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环境等,没有达到预期想要表达的和谐传承。在制作过程中,我多次修改,但由于思维固化,设计出来的作品一直不能满意,既没能表现出古典风韵,又没有现代气息,创作堪称失败,于是我决定跳出固有模式,进行重新构思。
在实施第二套方案之前我找了很多旅游形象设计及城市标志设计,想从中获取灵感。可是忙完了才发现,这些景区及城市是本身就名气很大的旅游地,旅游形象设计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而我所做的是并不为大众熟知的非传统旅游地。所以想要设计出古典风韵的旅游标志还要从当地风土人情入手,结合大运河进行设计。于是着重设计水和德州的联系,设计形成了以下标志。(如图3)
经过第二次设计形成了最后所使用的标志。标志释义:(1)标志整体像一柄古代的如意,代表着吉祥如意。(2)三条蓝色波纹代表大运河奔涌而来。(3)右边类似D的图形是根据大运河和德州首字母D变形而来,代表着大运河与德州密不可分的关系。(4)两者交汇在一起代表着大运河与德州源远流长,大运河促进了德州的繁荣,德州的发展与大运河密不可分。(5)标志中灰色的一段代表着德州较著名的九达天衢牌坊,它代表着古代德州在交通、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标志造型抛弃了以往的传统造型,意在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希望德州段大运河旅游业有一个好的发展。(如图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深入人心,这是一个机遇,非传统旅游城市应紧抓机遇,搭乘时代的便车快速发展。旅游形象设计应结合当地政治、经济,结合当地风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才能设计出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可以吸引旅游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能很好的宣传城市。
此次研究就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展开。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以及案例解析等方面着手,对德州段大运河旅游规划进行界定,分析其优缺点。其次,进行归纳总结,分清楚在设计过程中的主次关系,并设想如何做。最后归纳总结,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旅游形象设计。
关键词: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设计;发展
目 录
一、 选题依据 1
(一)旅游形象设计的概述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德州段大运河形象分析 2
(一)德州段大运河发展历史 2
(二)德州段大运河水文分析 2
(三)德州段大运河的人文习俗分析 2
(四)与其他类似景观对比的优缺点 2
三、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的理论分析 2
(一)德州段大运河的现状 2
(二)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定位 3
四、旅游形象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实践应用 3
(一)旅游形象标志的制作和应用 3
(二)旅游形象设计导视系统的制作和应用 6
(三)海报设计 8
(四)旅游的衍生品的设计和应用 9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选题依据
(一)旅游形象设计的概述
当今社会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旅游业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旅游形象设计有利于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优秀的旅游形象设计不仅仅能宣传景区,更能使这个景点成为城市代表,提起这个城市就能想到这个景点,比如:提起巴黎就能想起艾菲尔铁塔,提起纽约就想起自由女神像,提起上海就不自觉的想起东方明珠等。可见一个好的旅游形象设计不仅仅可以提升景点的知名度,也能很好的促进城市宣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旅游形象设计是品牌形象设计的子集,主要以历史文化、资源设施为基础条件进行设计,以视觉感触、行为活动等方式为手段进行对自身区域理念的传达,从而进一步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促进区域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并且在八九十年代不断发展成熟,并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
国内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相关理论的提出,但发展较快。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梁明珠在《广深珠区域旅游品牌与区域旅游形象辨析》中提出“区域旅游系统的品牌形象应该包括旅游名称、宣传语、标识符号、图形及其组合构成等诸多因素”。以崂山为例,作为山东省著名景区之一,其在很长一个阶段始终无法突破200万的游客数量。而通过良好的旅游形象设计,在品牌形象上引入市场化营销理念,以“海上仙山,越来越好”为品牌核心,创新并建立崂山风景区传播体系,提升景区旅游形象,在2015年,崂山景区游客历史性的突破300万,随之也推动整个青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德州段大运河形象分析
(一)德州段大运河发展历史
德州段运河最开始叫做汉屯氏河,隋朝时开挖大运河使之南北沟通,同时改名永济渠。元朝时为了方便漕运裁弯取直,运河不再经过洛阳,但对德州没有影响,这时候京杭大运河统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卫国,因此也称卫河。至清代始称南运河。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还有船舶通航,在上世纪70年代德州段大运河由于水量减少不再通航。现在武城段还能通航,而四女寺景区已建成,九龙湾再建中,天衢牌坊也在修缮。
(二)德州段大运河水文分析
德州段大运河,分为卫运河和南运河,自夏津流入德州地区到在德城区出德州地区共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上游有漳河、卫河。从河北省馆陶县到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三)德州段大运河的人文习俗分析
德州段大运河地处鲁西北,当地人有着山东人共同的特点好客,不管你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你来,他们都会热情的欢迎你。这里人虽没有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也不比江南水乡人温婉细腻,但这里人的热情也会感染你。德州还有不少名吃,除了闻名遐迩的德州扒鸡还有蜜三刀、灌汤包、馓子等,德州夏天最离不开的还是烧烤,几乎每个小区都会有烧烤摊,非常热闹。
(四)与其他类似景观对比的优缺点
德州段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多次驻跸德州,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驻跸德州,乾隆二十一年,山东巡抚在德州段大运河四女寺修建了“恩泉行宫”,康乾二帝在德州期间作诗词68首。德州段大运河有三个特点:(1)保持了原始风貌;(2)弯道多,因为自古有一弯顶三闸之说,所以弯道多;(3)满堤柳树,大家都知道,南京的路两边全是梧桐树,那是因为宋美龄喜欢梧桐树,所以蒋介石种了一城的梧桐树。而德州段大运河大地上的柳树并没有这么美丽的传说,而是明清时期当洪汛来临时方便砍下树枝捆成捆已加以堵塞,并沿用至今。因此德州段大运河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运河古韵和原生态特色。提防走向依河就势,提防植被草木繁茂,古树交荫。德州段大运河地处德州,并非传统旅游城市,但是却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景点,交通便利,乘坐高铁到北京只要一小时,到天津40分钟,到济南更是仅需25分钟。且有京福高速、315国道、316国道、105国道、106国道、107国道等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且德州市区,路况很好,街道宽阔很少堵车。加上景点较多,周边大城市的人可以在周末就可以来。且这里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代的风华。
三、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的理论分析
(一)德州段大运河的现状
德州段大运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断航后完全没有了曾经的辉煌,曾经使德州辉煌的大运河变得很鸡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90年代,人们在河道两岸建起了工厂,河道也成了两岸人天然的垃圾厂,河道受到了严重污染。随着当今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人们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德州段大运河正在完善规划,在保证不破坏原河道自然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治理,并关停沿岸诸多工厂。德州市市委市政府也意识到德州段大运河在德州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德州段大运河治理开发十分重视,希望建立属于德州特色的河流旅游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作为一名生在运河边的人,对曾经人们对运河犯下的过错感到抱歉,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补偿曾经欠下的债,我相信德州段大运河的将来更美丽。
(二)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形象定位
在如今各地旅游热火朝天的形式下,要想在诸多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树立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旅游形象设计。对于德州段大运河旅游定位,我认为她是一条有历史底蕴的河,对历史应浓墨重彩的描述,且当地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较慢,适合休假旅行。定位后,首先要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把景区发展的第一步打稳扎劳。
四、旅游形象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实践应用
(一)旅游形象标志的制作和应用
我的设计从旅游地标志开始,前期通过实地考察、审阅资料等方式,对德州段大运河进行了解,后将资料进行总结,确定做一个具有古典风格的标志,着手设计标志。首先,我以河流为主题进行设计,但没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又结合印章、水墨等做了以下几个标志。(如图1,图2)
通过标志绘制我发现我做出来的标志没有灵性,非常普通,设计感很弱,没有做出“古典德州,风韵之河”的优雅及神韵,缺乏厚重感,没有考虑到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环境等,没有达到预期想要表达的和谐传承。在制作过程中,我多次修改,但由于思维固化,设计出来的作品一直不能满意,既没能表现出古典风韵,又没有现代气息,创作堪称失败,于是我决定跳出固有模式,进行重新构思。
在实施第二套方案之前我找了很多旅游形象设计及城市标志设计,想从中获取灵感。可是忙完了才发现,这些景区及城市是本身就名气很大的旅游地,旅游形象设计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而我所做的是并不为大众熟知的非传统旅游地。所以想要设计出古典风韵的旅游标志还要从当地风土人情入手,结合大运河进行设计。于是着重设计水和德州的联系,设计形成了以下标志。(如图3)
经过第二次设计形成了最后所使用的标志。标志释义:(1)标志整体像一柄古代的如意,代表着吉祥如意。(2)三条蓝色波纹代表大运河奔涌而来。(3)右边类似D的图形是根据大运河和德州首字母D变形而来,代表着大运河与德州密不可分的关系。(4)两者交汇在一起代表着大运河与德州源远流长,大运河促进了德州的繁荣,德州的发展与大运河密不可分。(5)标志中灰色的一段代表着德州较著名的九达天衢牌坊,它代表着古代德州在交通、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标志造型抛弃了以往的传统造型,意在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希望德州段大运河旅游业有一个好的发展。(如图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