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为例(附件)【字数:10897】
摘 要通过对《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例举,分析出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世说新语》、《搜神记》以及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对比中,得出其特质并且与后期的小说形象相比较,找出其不足之处。最后,从历史文化和文学演变等方面,总结出《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独特性的成因。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早期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2
1.1 概述 2
1.2志人小说中的多样女性形象 2
1.3志怪小说中的神异化女性形象 4
1.4唐传奇女性形象呈现多元化格局 6
第二章 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特质与不足之处 8
2.1女性形象塑造的里程碑 9
2.2与后期小说相比的不足之处 10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关于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文人作家都或多或少对其进行了解读分析,通过对于作品的研读来研究当时社会的女性形态或者利用文字来表达对于早期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理解。可以得知,女性历来就是在文学史上有着较多笔墨勾勒的群体,而封建社会女性本身的社会从属地位使得她们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长久的经受礼教束缚,女性就形成了卑下柔顺的性格,因此大多具有传统的依附心理。在面临国家动乱,社会不安,家道倾颓时就会落入无依无靠、任人宰割的地步。然而在《世说新语》、《搜神记》和唐传奇中却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一改往日娇柔懦弱的姿态变得镇定自若,有着逢危解难的大无畏精神,把女性的附庸地位逐渐提升到主体地位,弘扬了优秀的女性形象。本篇论文文将在此认知基础上对于《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得出当时女性独特性所在以及成因。同时与后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足之处。第一章 早期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1.1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交替。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但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它是政治混乱的时代,却也是精神上极为自由的时代。女性从被钳制的状态中得到了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暂的解脱,不再是仅仅作为男性权力的附属品或陪葬品而存在着。女性观在这一时代表现出了非同寻常,前所未有的状态。优秀的文学作品也相继产生,《搜神记》、《世说新语》得以登上文学舞台。而在这之后的唐朝,作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民风开放,在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的朝代,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六朝志怪小说的唐传奇也在应运而生。
1.2志人小说中的多样女性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人物之风盛行,记录人物琐碎轶事的小说便由此兴起,志人小说又或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因此产生。《世说新语》中女性人物的描写并不少,作者特别开贤媛一门主要用来讲述此类女性。在贤媛这类女性中,她们有的机敏有趣,有的才情洋溢,有的行为大胆开放,还有的风韵雅致。她们凭借着自己的特有的形象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和赏识,在当时的男性社会争得了一方天地。“贤媛”篇中的女性虽说风格多样,但是在作者眼中却统一的将其划分为一门,而在《世说新语》之中不仅仅存在着贤媛这一类女性,作者还在别的篇目中描写了妒妇这类与贤媛大相径庭的女性,所占比重较少却仍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首先,我们以《世说新语贤媛》中塑造的许允妇这样的贤媛女性形象为例。许允妇是卫尉公阮共的女儿,品行端庄,但是长相奇丑,在《贤媛》第六篇中记载到: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故事大概是说,许允与新娘行完交拜礼后,许允被他的朋友桓范劝进新房,许允见了新娘的容貌后立马想退出去。新娘觉得他这一走可能就再也不会走进来了,于是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就问她说:“妇女应该有四种品德,你有其中几个?”许允妇答:“我所缺的只有姿色而已。然而,君子应该有很多种品行,您有几种?”许允答:“我都有。”许允妇说:“君子的百种品行以德为首,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都有呢?”许允听完后面带愧色,在那之后夫妇二人便相互敬重。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出,许允妇并不遮掩自己不佳的容貌,在新婚之夜面对丈夫的发问能够从容的对答并且还能机智敏锐的反问,为自己争得了独立平等的人格,使许允从一开始傲慢看轻的态度,到后来的面露惭愧之色。成功地为她刚开始的婚姻生活赢得了丈夫的敬重。
许允妇的机智不仅体现在与许允的相处中,还在许允死后,对于他们孩子的教导上也有所体现。在《世说新语贤媛》第八篇中写道: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这则故事写的是,许允被晋景王所杀,他的门生走来告知许允的妻子。许允妇的妻子正在织机房中,脸上神色没有变化,说:“早就知道会这样!”门生想要将他的儿子藏起来,许允的妻子说:“不会涉及到我们的孩子。”后来,许允的妻子带着孩子搬到许允的墓旁居住,晋景王派遣钟会前来看望,如果才华及得上他的父亲,便杀了他。儿子前来询问母亲。母亲说:“你虽好,但才华及不上你的父亲,胸怀坦荡的说话给他听,便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不需要特别的悲伤难过,钟会止住了你们便也止住。还有要少问朝政上的事。”儿子听从了母亲的话。钟会回去后将情况如实禀告给晋景王,许允的儿子得以免于祸患。在《世说新语》中,许允的妻子并没有被刻画成一个只懂得三从四德的女性。表面上她虽然是一个相貌欠佳的女性,但是她在丈夫仕途遭遇危机时能够机智的劝谏丈夫使其免于皇帝的责难,在许允遇难后又能冷静理智的分析事态并且使自己的孩子避开祸患。由此种种,可以看出许允的妻子是个对事物有着非常冷静看法的女性,具有过人的才智和果断性,她能够化险为夷,改变危险局势,保住自己的家族。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早期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2
1.1 概述 2
1.2志人小说中的多样女性形象 2
1.3志怪小说中的神异化女性形象 4
1.4唐传奇女性形象呈现多元化格局 6
第二章 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特质与不足之处 8
2.1女性形象塑造的里程碑 9
2.2与后期小说相比的不足之处 10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关于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文人作家都或多或少对其进行了解读分析,通过对于作品的研读来研究当时社会的女性形态或者利用文字来表达对于早期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理解。可以得知,女性历来就是在文学史上有着较多笔墨勾勒的群体,而封建社会女性本身的社会从属地位使得她们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长久的经受礼教束缚,女性就形成了卑下柔顺的性格,因此大多具有传统的依附心理。在面临国家动乱,社会不安,家道倾颓时就会落入无依无靠、任人宰割的地步。然而在《世说新语》、《搜神记》和唐传奇中却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一改往日娇柔懦弱的姿态变得镇定自若,有着逢危解难的大无畏精神,把女性的附庸地位逐渐提升到主体地位,弘扬了优秀的女性形象。本篇论文文将在此认知基础上对于《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得出当时女性独特性所在以及成因。同时与后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足之处。第一章 早期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1.1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交替。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但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它是政治混乱的时代,却也是精神上极为自由的时代。女性从被钳制的状态中得到了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暂的解脱,不再是仅仅作为男性权力的附属品或陪葬品而存在着。女性观在这一时代表现出了非同寻常,前所未有的状态。优秀的文学作品也相继产生,《搜神记》、《世说新语》得以登上文学舞台。而在这之后的唐朝,作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民风开放,在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的朝代,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六朝志怪小说的唐传奇也在应运而生。
1.2志人小说中的多样女性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人物之风盛行,记录人物琐碎轶事的小说便由此兴起,志人小说又或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因此产生。《世说新语》中女性人物的描写并不少,作者特别开贤媛一门主要用来讲述此类女性。在贤媛这类女性中,她们有的机敏有趣,有的才情洋溢,有的行为大胆开放,还有的风韵雅致。她们凭借着自己的特有的形象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和赏识,在当时的男性社会争得了一方天地。“贤媛”篇中的女性虽说风格多样,但是在作者眼中却统一的将其划分为一门,而在《世说新语》之中不仅仅存在着贤媛这一类女性,作者还在别的篇目中描写了妒妇这类与贤媛大相径庭的女性,所占比重较少却仍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首先,我们以《世说新语贤媛》中塑造的许允妇这样的贤媛女性形象为例。许允妇是卫尉公阮共的女儿,品行端庄,但是长相奇丑,在《贤媛》第六篇中记载到: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故事大概是说,许允与新娘行完交拜礼后,许允被他的朋友桓范劝进新房,许允见了新娘的容貌后立马想退出去。新娘觉得他这一走可能就再也不会走进来了,于是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就问她说:“妇女应该有四种品德,你有其中几个?”许允妇答:“我所缺的只有姿色而已。然而,君子应该有很多种品行,您有几种?”许允答:“我都有。”许允妇说:“君子的百种品行以德为首,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都有呢?”许允听完后面带愧色,在那之后夫妇二人便相互敬重。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出,许允妇并不遮掩自己不佳的容貌,在新婚之夜面对丈夫的发问能够从容的对答并且还能机智敏锐的反问,为自己争得了独立平等的人格,使许允从一开始傲慢看轻的态度,到后来的面露惭愧之色。成功地为她刚开始的婚姻生活赢得了丈夫的敬重。
许允妇的机智不仅体现在与许允的相处中,还在许允死后,对于他们孩子的教导上也有所体现。在《世说新语贤媛》第八篇中写道: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这则故事写的是,许允被晋景王所杀,他的门生走来告知许允的妻子。许允妇的妻子正在织机房中,脸上神色没有变化,说:“早就知道会这样!”门生想要将他的儿子藏起来,许允的妻子说:“不会涉及到我们的孩子。”后来,许允的妻子带着孩子搬到许允的墓旁居住,晋景王派遣钟会前来看望,如果才华及得上他的父亲,便杀了他。儿子前来询问母亲。母亲说:“你虽好,但才华及不上你的父亲,胸怀坦荡的说话给他听,便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不需要特别的悲伤难过,钟会止住了你们便也止住。还有要少问朝政上的事。”儿子听从了母亲的话。钟会回去后将情况如实禀告给晋景王,许允的儿子得以免于祸患。在《世说新语》中,许允的妻子并没有被刻画成一个只懂得三从四德的女性。表面上她虽然是一个相貌欠佳的女性,但是她在丈夫仕途遭遇危机时能够机智的劝谏丈夫使其免于皇帝的责难,在许允遇难后又能冷静理智的分析事态并且使自己的孩子避开祸患。由此种种,可以看出许允的妻子是个对事物有着非常冷静看法的女性,具有过人的才智和果断性,她能够化险为夷,改变危险局势,保住自己的家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