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与X线联合诊断法的效果

在临床上,乳腺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及时地进行临床诊治.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X线.超声等均属于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均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本研究选取1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观察超声与X线联合诊断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的年龄为36~85岁,平均年龄(55.2±6.3)岁,病程为9个月~6年,平均病程(3.2±0.7)年.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1.2方法50例患者分别行超声和X线检查,同时需要联合应用超声和X线诊断法,其具体方法如下.1.2.1超声检查本研究使用ATL-HDI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其探头频率是11~15MHz;取患者的仰卧位,同时需要取其左.右侧卧位,然后选取多切面对患者的乳腺各象限进行扫查,全面地分析患者的声像特征,以做出临床诊断.1.2.2X线钼靶检查本研究使用MsmzX线钼靶机(飞利浦公司),检查中需要摄取患者双侧乳房的斜侧位,同时需要摄取轴位片,也可以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加摄侧位片,全面地分析其影像学资料.1.3观察指标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病理诊断结果分析50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为14例,浸润性小叶癌为6例,导管内癌为7例,黏液腺癌为13例,髓样癌为6例,癌肉瘤为4例.2.2超声检查法的诊断结果分析经超声检查,50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为13例,浸润性小叶癌为5例,导管内癌为5例,黏液腺癌为13例,髓样癌为6例,癌肉瘤为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2.3X线钼靶检查法的诊断结果分析经X线钼靶诊断,50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为10例,浸润性小叶癌为8例,导管内癌为4例,黏液腺癌为10例,髓样癌为4例,癌肉瘤为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80%.2.4联合检查法的诊断结果分析经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查,50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为14例,浸润性小叶癌为6例,导管内癌为7例,黏液腺癌为13例,髓样癌为6例,癌肉瘤为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100%.2.5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联合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2%,X线钼靶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为80%,联合检查法诊断符合率要显着高于超声检查法和X线钼靶组,超声检查法的诊断符合率要显着高于X线钼靶检查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乳腺癌的发病部位主要是以乳腺腺管上皮细胞最为多见,在这一疾病的临床诊断中,X线钼靶.超声检查等均属于常用的有效方法.X线钼靶的显着特点在于穿透力比较弱,对于人体乳房的组织之间的密度情况有着显着的区分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但是针对乳房较小的患者或者乳腺腺体的实际组织结构显着较为致密的患者,由于其肿瘤位置和患者的胸壁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导致乳房往往难以夹紧固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X线钼靶摄片便很难发现患者的肿瘤,这也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1].与X线钼靶诊断相比,超声诊断的分辨率要显着较高,可以有效地探查患者的乳腺恶性肿块内部的血管情况,有助于掌握血流的频谱特征,但在诊断过程中,超声影像学资料中的血流特征和显示率往往会出现重叠情况,所以也会影响其诊断效果[2].赵立新等[3]指出,联合应用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两种诊断方法能够互相弥补,相互促进,可以显着地提高诊断的符合率.综上所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超声与X线联合诊断法的效果要显着优于单一超声诊断法或X线检查法,可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盛洁,高洁,钱朋飞,等.X线钼靶与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3):206-208.[2]任红,于学林,崔进国,等.超声与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899-901,909.[3]赵立新,洪常华,孙德国,等.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94-489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