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以里约奥运会为例(附件)

摘 要在当代新闻和电视产业中,出镜记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自媒体和直播时代的到来,对出镜记者的要求变得越发的严格与详细。在近些年的各大体育赛事中,赛事与媒体的链接变得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时代高效性与实时性的观众需求,使得体育出镜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解说与播报。这就要求体育出镜记者既要拥有一般记者的基本素质与职业技巧,也需要拥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与独到的体育见解,能够在快消化的互联网时代迅速并专业地为观众带来体育播报。但现今体育出镜记者质量良莠不齐,多数体育出镜记者是从普通记者或体育类主持人转型而来,并不能发挥体育出镜记者的独特性,也很难将出镜采访与主持与互联网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因此针对体育出镜记者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以里约奥运会为范本,针对体育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等进行研究,以期为以后体育出镜记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现实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体育出镜记者发展史 4
(一)体育出镜记者概述 4
(二)体育出镜记者的行业变迁及素养的提升 5
三、体育出镜记者的报道素养研究 8
(一)体育出镜记者报道的内容研究 8
(二)体育出镜记者报道的措辞素养研究 10
四、体育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素养研究 13
(一)比赛进程的描述报道 13
(二)出镜采访提问素养 14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电视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媒体产业的不断优化,出镜记者在新闻产业中发挥的作用就日益重要,出镜记者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既是观众的眼耳,又是现场的延伸,可以说出镜记者连接了观众与现场,是二者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出镜记者,现场的状况与实况得以真实全面的反应,同时观众可以接收到想要的信息,以此感受现场氛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对体育娱乐事业越发关注,而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运营变得更加完善,随着体育媒体报道手段的先进化,体育赛事与媒体的联系越加密切,现场媒体中心和报道点的设立,使得赛事与媒体的合作约架顺畅,如今,只要是相对规范的体育赛晒,都会有大量的媒体报道,而这些媒体的报道手段与技术也相对先进与完备,在数十年的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探索中,媒体人创造了赛场单边注入点连线、比赛的数案件采访、赛后混合区采访等方式,这些优秀先进的方式都给出镜记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媒体人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如今,体育出镜记者的报道设计的内容和拓展都很广泛,但是报道深度和质量都严重不足,出镜记者报道的最重要部分是内容,只有将报道内容质量提高,加强对出镜报道的研究,才能够成为优秀的体育出镜记者。
(二)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体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报道也迎来的产业化的转型,体育报道越发体系化全面化,多种手段都使得体育赛事能够更广更深的传播,互联网和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微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具有及时性、互动性、伴随性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单一固定化的报道,微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能够更加吸引体育受众的关注与参与。里约奥运会时,微博发布的女排夺冠赛事的食品,当日点击量超过1.1亿,其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实属惊人。而网络直播平台花椒视频,邀请了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进行直播,与观众互动两小时,个人吸进20多万,如章鱼TV等专业体育直播平台,邀请了前排球国寿作为主持人直播,与网友进行弹幕互动,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参与。
随着4G网络的覆盖和手机wifi的普及,体育记者对体育盛会的报道趋向于直播化,出镜记者的作用日益凸显,微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可谓开启了体育报道的新思路新方法,但传统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等的采访报道中,“专业体育记者不专业”的尴尬也因为网络视频点击量、网友评论吐槽等渠道,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放大凸显,但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体育记者的报道。
因此结合里约奥运会对体育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应呈现的必要内容的研究变得极有必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历史上最早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出境记者的是丹拉瑟,1963年 11 月 22 日下午,肯尼迪总统遇刺,丹拉瑟在遇刺发生不到10 分钟的时间里报道了这一消息,并一口气进行了 17 分钟的现场报道,带给了绝大多数观众更加真实的现场体验感。其报道在当时引起的反响甚至大于最早报道这一爆炸新闻的合众国际社。从这个过程来看,出境记者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其报道的受众效果角度来看,出镜记者的产生却是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在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更是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强烈的吸引观众。
我国的电视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开始尝试运用出镜记者的报道方式,但出镜记者在我国真正的发展是从 1996 年《新闻调查》栏目开始。而出镜记者一词则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官方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至今也没有被收录,同时也没有合理的解释。
我国对于出镜记者的研究,比西方国家晚了将近20年,所以出镜记者的报道方式以及对出镜记者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广泛进行的。从以发表的著作中看,我国对出镜记者的研究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主要是在一些新闻专业的行业书内被顺带提及,而关于出镜记者的专项研究是近些年才刚刚出现的,我国的研究从早期相关概念模糊,研究未有单独提及,没有专门研究,到逐渐深入浅出,研究扩大全面有单独著作出版,可谓是发展迅速。
而对于它的分类和研究,大多学者都倾向于采用百度百科上所给出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出镜目的、采访对象和节目时长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即,在新闻现场进行实时性报道,第一时间传回信息,沟通观众与现场,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即,与新闻人物正面接触,进行直接采访,沟通观众与新闻人物的记者。在1997年的时候,中国第一次采用媒体直播的形式来报道重大事件,经过几十年的磨练,中国出镜记者与媒体对于报道重大新闻时间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出镜记者的专业化,新闻的传播效率越来越高,媒体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痛,他们越来越代表媒体传播的质量与水平,同时对他们的研究,也成为研究当代媒体行业的缩影。
体育出镜记者,即在体育现场活动,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进行体育新闻现场报道同时进行体育赛事相关采访和评论的记者。而在体育赛事传播的发展史上,出镜记者报道啧由来已久,自从1968年美国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诞生以来,这档节目就多次安排出镜记者报道全美纸页棒球联赛决赛,全美职业篮球总决赛等重大体育赛事,这堪称是世界体育出镜记者的先驱。而中国体育出镜记者的记录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这几奥运会样式安排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到中国体育带白哦团驻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并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在电视上播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央视体育频道和上海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等专业的体育频道吕旭开办,真正的体育出镜记者也应运而生。
而我国对于体育类出镜记者的研究还比较落后,也并未建立专业的出镜记者培养机制。但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诸多学者结合重大体育事件对体育出镜记者的报道内容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包含对于现场报道采访定位研究,单边注入策略研究以及肢体语言和镜头内容研究等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