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活性膜捕获和释放循环癌细胞的研究

电活性膜捕获和释放循环癌细胞的研究[20200614172602]
摘要:循环癌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or CTCs)主要存在于肿瘤病人的外周血中,尽管数量极其少,但它在血源性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CTCs为癌症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提供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因此,我们开发了基本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结合微电压(1.25V)响应释放的薄膜材料(CHI/PB)n 和EpCAM 抗体黏附分子,实现了对CTCs 的高达99%捕获效率。总之,这个系统呈现一个温和释放、便宜和多功能的平台,用于细胞分选和富集,而这使后期细胞分析变得容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CTCs;血源性转移;微流控芯片;EpCAM抗体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1.1 实验细胞与培养基 3
1.1.2 实验材料 3
1.2 实验方法 3
1.2.1 PB纳米颗粒的合成 3
1.2.2 聚电解质溶液的准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4
1.2.3 电活性膜的制造 4
1.2.4 电活性膜的特征辨别 4
1.2.5 电活性膜上的生物共轭 4
1.2.6 细胞捕获实验 4
1.2.7 捕获细胞可行性检测 5
1.2.8 细胞芯片的搭建 5
1.2.9 循环癌细胞辨认与计数 5
1.2.10 细胞复苏和传代 5
1.2.11 RNA提取实验 5
1.2.12 逆转录实验 6
1.2.13 PCR反应和电泳验证 6
1.2.14 血液样品收集与加工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智能材料体系的构建 6
2.1.1黏附-释放可控的智能材料层次的划分 6
2.1.2环境响应型智能材料构建的工序 7
2.2(CHI/PB)层多项特征的检测 7
2.3(PB/CHI)n膜上细胞的捕获与释放 8
2.3.1(PB/CHI)n膜上细胞的捕获情况 8
2.3.2(PB/CHI)n膜上细胞的释放情况 9
2.3.3死细胞和活细胞的鉴定 9
2.4 细胞分选微流控芯片 9
2.4.1 细胞分选装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9
2.4.2不同流速对细胞捕获率的影响 10
2.4.3不同细胞对捕获率的影响 10
2.5 乳腺癌病人血样的检测实验 10
2.6 PCR产物电泳检测 11
3、讨论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电活性膜捕获和释放循环癌细胞(CTCs)的研究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孙艳娣
引言
引言:癌症长期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目前对于癌症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了解,临床治疗没有切实可行的手段[1]。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癌细胞的血源性迁移。研究表明在实体肿瘤发生的早期,就有一些癌细胞以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方式脱离并进入血液循环(circulating tumor cells 即CTCs);CTCs还可以以间质-上皮转化(MET)的方式在其它部位形成微转移,由此对病人预后带来更不良影响[2]。因此,CTCs能为癌症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而且,它们也可以提供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相关生物学信息[3]。在癌症治疗中,CTCs对当前治疗手段的反馈信息可以为人们及时更新治疗方案提供线索和依据。另外,CTCs对人们理解癌症休眠机制和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展革命性的癌症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策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5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