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人工老化辣椒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附件)

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具有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本试验以辣椒种子(牛角,朝天,线椒)为试验材料,将三个品种的辣椒种子在温度约为(42±2) ℃,相对湿度100%的恒温箱中老化处理4d。将水杨酸(SA)配置成不同浓度(0mmol/L,0.02mmol/L,0.2mmol/L,2mmol/L)的水杨酸溶液,研究不同浓度下水杨酸对人工老化辣椒种子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可以提高老化辣椒种子的生活力,修复幼苗的细胞膜完整性,增加种子抗逆性;

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草莓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附件)

本实验以草莓品种‘红颜’的幼苗为实验材料,用无土栽培的实验及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草莓苗的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观察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以及施加0 mmol/L SA溶液(CK)、0.5 mmol/L SA溶液、1 mmol/L SA溶液和2 mmol/L SA溶液后这六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草莓的伤害与胁迫时间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胁迫时间越长,受到的伤害越严重。水分胁迫下,用不同浓度(0.5、1、2 mmo

水杨酸对羽衣甘蓝抗旱性的影响效应研究(附件)

水杨酸(SA)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被广泛研究应用。有研究表明水杨酸能提高植物抗旱性。为研究水杨酸对羽衣甘蓝抗旱性的影响,本试验在羽衣甘蓝定植缓苗后,用0mmol/L、0.5mmol/L、1.0mmol/L、1.5mmol/L、2.0mmol/L和2.5mmol/L 6个浓度的水杨酸进行叶面喷施,每隔一周喷施1次,共3次。之后测定羽衣甘蓝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等生长和生理指标。试验结果显示,羽衣甘蓝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降

水稻抽穗期基因osphyc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构建(附件)

抽穗期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决定着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与高产稳产密切相关。OsPhyc是水稻抽穗期基因之一 ,介导作物的生长发育。为进一步探讨水稻抽穗期基因OsPhyc的结构、功能和原理,本课题制备和扩增了gRNA表达盒,利用改良的Ⅱ型CRISPR系统与CRISPR/Cas9-MH载体进行连接,经大肠杆菌DH5α转化试验、质粒酶切试验验证以及测序结果比对分析,成功构建水稻OsPhyc基因的CRISPR基因敲除载体。这一载体将被用来深入开展OsPhyc基因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抽穗期调

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对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响应(附件)

为了探讨通过改善土壤的营养条件增强土壤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修复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和技术。本课题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变化为指标,探讨酒糟应用对酞酸酯在土壤中生态风险的影响,为利用农产品废弃物强化酞酸酯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采用室内避光培养模拟实验,设定污染物DEHP在土壤中的染毒的浓度为50mg/kg, 在培养时间为0天,7天,14天,21天,28天对培养的土壤重复进行相关测定。考察了DEHP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基础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DEHP 的胁迫

热处理对番茄保鲜效果的研究(附件)

本实验以番茄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处理番茄,研究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时间下对番茄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腐烂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维持8分钟的热处理能有效维持样品硬度,说明适当的高温处理能够减少水分的丧失,增加果皮的韧性,其次是40℃5min的处理。50℃维持5分钟的热处理能够有效保持番茄贮藏期间的可滴定酸含量,而40℃5分钟处理时间短,效果不明显。50℃5min和8min的处理有助于降低样品失重率。腐烂指数则与贮藏天数呈正相关性。总体来说,50℃8min热处理对番茄的保鲜效果最好。关键

用土壤脱氢酶与纤维素酶表征有机碳表征有机碳对钛酸酯污染的影响(附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高度集约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酞酸酯类化合物进入农田土壤中,易与土壤有机质结合,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土壤环境受到酞酸酯(PAEs)的严重污染,土壤脱氢酶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指标,因为脱氢酶不像其他的酶那样可以在细胞外显示它的活性,它只存在于活细胞的内部;而土壤纤维素酶的研究就相对较少。本实验设计酞酸酯以DEHP为代表,采用三个DEHP梯度,模拟土壤受到DEHP的污染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土壤脱氢酶的影响,并用TTC比色法进行脱氢酶的活性测定和蒽酮比色法进行纤维素酶的

用土壤蔗糖酶与脲酶表征有机碳对酞酸酯污染的影响(附件)

由于酞酸酯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评价需要参考依据,本实验采用室内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这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农田土壤脲酶与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影响。从实验结果分析看来随着DEHP浓度的增加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均表现明显的抑制效应,说明酶活性的恢复与DEHP污染程度有关。当加入有机碳后可改善土壤污染状况,但并不是加入的有机碳越多效果越明显。这两种酶活性变化能反映土壤受DEHP污染的程度,因此酶活性变化可作为DEHP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评价指标。关键词 酞酸酯,脲酶,蔗糖酶,有机碳

用土壤蛋白酶与过氧化氢酶表征有机碳对钛酸酯污染的影响(附件)

本研究是通过施用以酒糟作为有机碳于DEHP模拟污染土壤,从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着手,初步阐明DEHP污染程度及施用有机碳对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作用规律,并从两种酶活性变化的角度丰富DEHP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评价体系。结果表明,DEHP对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作用与其土壤浓度有关,随着土壤中有机碳的增加,在试验一开始时酶的激活反应也跟着增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DEHP对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在试验后期,土壤酶活性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所以有机碳的施用有助于减轻

盐胁迫过程中抗坏血酸对青叶绿萝的保护功能盐焗鸡(附件)

青叶绿萝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环境胁迫,本实验研究的是,在盐胁迫过程中,抗坏血酸溶液对青叶绿萝的保护功能。将青叶绿萝用砾石固定在花盆中并使用MS营养液进行栽培,至绿萝缓苗期过后开始进行实验处理,以正常条件下青叶绿萝为对照,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用0.3mol/L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分别加入0mmol/L、0.5mmol/L、0.75mmol/L和1mmol/L的AsA标准溶液,于第1d、3d、5d、7d和9d时分别取样,测量各项指标,结合数据变化,得到抗坏血酸与绿萝体内的活性氧能够反应

育秧基质中土传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研究(附件)

丝核菌和镰刀菌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原真菌,能够分别引起水稻立枯病和烂腐病的发生。为了对水稻立枯病和烂腐病进行防治,采用三种不同的生防菌和一种药剂在光照培养箱进行防治试验。和药剂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有无毒、无害、无污染且不易产出抗药性等优点,因此,为了筛选有效的防治水稻立枯病和烂腐病的生防细菌资源而开展了本研究。本文以水稻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生防细菌对水稻立枯病和烂腐病的生防效果,以期为这两种病害的防治提供借鉴。实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与对照组LB培养基相比均减轻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害严重程度,但是效果不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