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绿萝扦插苗生长的影响(附件)

用10g/L、12.5g/L、15g/L的萘乙酸对绿萝扦插苗分别浸泡30min和60min。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对绿萝扦插苗的根数、根长、叶绿素、呼吸速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根数、根长指标中,以浓度为15g/L,浸泡时间为30min处理组效果最好;不同萘乙酸浓度为12.5g/L,浸泡时间为30min的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最高,在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呼吸速率的指标中,浓度为15g/L,浸泡时间为30min处理组都呈现较好的水平。因此,本次实验最好的处理为浓度为15g/L,浸泡时间为30min处理

不同热处理对辣椒的保鲜的影响(附件)

辣椒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更为人们所关注的药用价值。但辣椒易腐烂变质,贮藏时容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蔬菜大棚新鲜采收的青椒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时间的设定处理,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新鲜青椒贮藏效果的影响,即热处理之后青椒果实的失重率、果实硬度、腐烂指数、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筛选出试验设定方案中的最优处理方案。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试验结果可发现,对新鲜青椒进行45℃热水处理10 min相对于其他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处理方案,它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附件)

为了分析和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江苏黄棕壤水稻田土壤性质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单施化肥处理作为辅助处理,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在等氮量条件下比较研究了秸秆炭化还田、秸秆发酵床垫料化还田、秸秆猪粪发酵还田三种还田方式的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有效养分、水稻生长以及水稻产量的变化。试验研究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提高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其中秸秆炭化还田与单施化肥持平,明显高于秸秆发酵床垫料化还田与秸秆猪粪发酵还田。此外,秸秆炭化还田还有一定的保肥功能。随着还田时间的延长,与发酵床垫料化还田相比,秸

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相关基因du1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构建(附件)

本课题从NCBI官网收索并获得Du1基因野生型和突变体序列,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基于CRISPR/Cas9对NGG特异序列识别特点,设计针对Du1基因的上下游靶序列。酶切连接,构建和扩增gRNA表达盒,将扩增产物边酶切边连的方式连接CRISPR/Cas9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通过转化大肠杆菌DH5α、质粒酶切检测与测序结果的分析,表明水稻Du1基因的CRISPR基因敲除载体构建成功。这为之后的水稻的遗传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 水稻,Du1,直链淀粉含量相关基因,CRISPR/Cas9

人工老化处理对辣椒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附件)

本实验将3个辣椒品种种子用纱网袋封装好后,在温度为(42±2) ℃,相对湿度为 100%的条件下分别处理0, 2,4,6,8 d,研究不同老化条件对辣椒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且相对活力指数下降最明显,其中,老化处理对日本朝天椒的发芽势影响最大,对韩育特大羊角椒的发芽率和活力影响最大。老化后种子活力先于生活力衰退;老化时间越长,种子的生理劣变越深,其中,人工老化处理对韩育特大羊角椒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影响最大。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MDA含

保水剂对基质性能及青椒生长的影响(附件)

SAP作为保水剂在土壤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对栽培基质的保水效果也初见端倪,然而,SAP作为保肥增效剂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方面的作用却少有报道。本次试验将SAP添加比例设置为0.8g/L和1.0g/L,以无SAP添加为对照,利用盆钵进行青椒栽培。共3(SAP添加比例)× 2(浇水处理)× 2(施肥处理)× 3(重复)= 36盆。测定青椒的果实、茎叶及根的鲜重及干重以及植株内的N、P、K各项指标。我们的研究表明所研究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SAP不仅具有水分保蓄作用,因其自身特殊的分子结构,可对基质养分起到

养猪发酵床垫料的蔬菜栽培基质配方研制(附件)

以台湾奶白菜为研究对象,在六合有机肥厂发酵床垫料基质配方(发酵床垫料:木薯渣:蛭石:泥炭=2:3:3:2)的基础上,采用电厂草木灰和/或椰糠替代原基质配方中的木薯渣和/或蛭石用于基质生产,考察其对基质理化性质尤其是基质疏松性能及蔬菜生长的影响,并根据草木灰替代效果进一步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椰糠替代发酵床垫料基质配方中的木薯渣(30%)能提高基质孔隙度,降低EC值,并能提高小白菜产量;电厂草木灰出厂后经过预处理后能运用到基质中,并通过养分调节后能替代发酵床垫料基质配方中的蛭石或木薯渣作为发酵床垫料基质的原材料

几种引发剂对黄瓜发芽及幼苗的生长的影响(附件)

本实验以津研系统黄瓜良种中的津盛品种的新种子和旧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硝酸钙浸种处理,研究水杨酸、硝酸钙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mmol/L浓度范围内水杨酸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鲜重等指标;浓度超过1mmol/L,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鲜重等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相应的降低。水杨酸处理的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和叶面积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硝酸钙在低浓度时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指标;硝酸钙处理的幼苗株高

凤眼莲净化系统对地表径流中水质指标的影响(附件)

本试验通过自主研发水槽中不同长度范围内的凤眼莲对各项水质指标,例如氮、磷、DO、叶绿素a等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去除率,得出最优质的净化范围或处理长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流的前进方向,各个指标的数值发生了变化,基本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中一级净化的效果最为明显,二三级净化趋于平缓,偶尔出现某些指标数值有回升现象,例如在三级净化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普遍出现了增长的现象,凤眼莲已经无法继续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水体在进入三级净化阶段时,通过外界因素影响再次产生叶绿素a,

利用pita和pib基因的功能标记检测抗稻瘟病的种质(附件)

本课题精选出来源于全国各地的436份水稻品种。利用已经发表的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功能标记采用PC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结合田间的抗感病表现,2个基因的功能标记与水稻稻瘟病抗感病表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这些供试材料中同时携带两个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水稻品种表现为极高的抗性,只携带抗性基因Pi-ta的水稻品种比只携带抗性基因Pi-b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只携带抗性基因Pi-b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并不理想;同时发现在这436份水稻品种中,抗性基因P

叶面肥喷施对温室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附件)

本研究以“法兰地”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叶夫”氨基酸肥及“明月”海藻肥,浓度分别为400倍液,600倍液,800倍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处理后分别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在三种试验浓度中,以400倍液效果最佳,在此浓度下对比两种叶面肥发现氨基酸叶面肥比海藻肥对草莓的影响更大,叶片大小、果实重量、叶绿素、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SOD活性酶、POD活性酶和CAT活性酶均较对照显著提高。关键词 叶面肥,草莓,生长发育,品质

好棒文